堡子壩鄉

堡子壩鄉

堡子壩鎮,是文縣第三人口大鄉,僅次於橋頭、中寨鄉。位於文縣北部,馬蓮河流域。東接橋頭、屯寨鄉,南鄰石坊鄉,西依石雞壩、馬營鄉,北靠甘南州舟曲縣。南北長21公里,東西寬17公里,地域面積28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鄉政府駐地堡子壩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1220米。2016年,撤鄉建鎮,改為堡子壩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堡子壩鎮
  • 外文名稱:buziba
  • 別名:無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文縣
  • 下轄地區:堡子壩、陶家壩、寺陡坪
  • 政府駐地:堡子壩村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區碼:746405
  • 面積:283平方公里
  • 人口:15190人
  • 方言:堡普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七十二艾溝 雄黃山
  • 機場隴南成州機場
  • 火車站隴南站
  • 車牌代碼:甘·K
基本介紹,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地理狀況,鎮村建設,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發展構想,風景名勝,

基本介紹

堡子壩鄉
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山大溝深,北部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堡子壩、屯寨兩鎮交界處,為文縣乃至隴南地區最高山峰。水利資源豐富,馬蓮河為文縣八河之一,發源於該鎮海拔3983米的五花山(俗稱窮藥山),由45條山澗小溪匯成,流經全鎮,經石坊鎮中排、東峪口村匯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年均流量3.43立方米/秒。該鎮弋家壩村有一“水池”,水面20多畝,是因地震搖塌山崖堵塞谷口而形成。交通方便,國道通往鎮政府,鎮村公路通往馬兒河壩、長草坪農場等地。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生漆等。還有雄黃、石膏、黃金等礦藏。全鎮轄16個行政村,76個合作社,87個自然村,3742戶,15190人(內有藏族275人)。耕地面積24414畝,其中水田370畝,水澆地5417畝,旱地18627畝,梯田17718畝,花椒等經濟林果3800畝,黨參1834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57畝。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2348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1171萬元,糧食總產642萬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1013元(是全縣25個鎮鎮中收入上千元的3個鎮鎮之一),人均有糧427公斤。
堡子壩鎮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後,當地農民民眾大力發展紋黨生產,成為全縣僅次於中寨鎮的第二大紋黨生產基地,年產量達20多萬公斤。每年紋黨上市時,本鎮和毗鄰鎮拉運黨參的拖拉機、農用車達數十上百輛,紋黨市場興盛不衰。全鎮教育、衛生、通訊事業不斷發展,全鎮中國小22所,其中獨立國中1所,國小13所,村學8所。還設有鎮衛生院、營業所、郵電所、供銷社、獸醫站、糧站。農民民眾充分利有水利資源豐富的優勢,興建起了11個小水電站,總裝機600多千瓦,建起了8個微型小水電站。堡子坪水電站300千瓦,八字河村民張鵠建有水電站和麵粉加工廠。境內有長草坪藥材種植場,是以其場部駐地在雄黃山角下的長草坡上而得名,始建於1958年,直屬農業廳管轄,1966年下放由文縣農牧局管轄至今,總面積3800多畝,其中林地1000畝,草場2200畝,耕地600多畝,主要種植黨參等藥材和糧食作物,2001年建起了400千瓦的水電站。

行政區劃

全鎮轄16個行政村(堡子壩、陶家壩、寺陡坪、中嶺山、月元、白崖山、朱家台、柏樹坪、八家河、新勝、季家堡、堡子坪、牌坊、馬兒河壩、德勝前、福場),76個合作社,87個自
堡子壩鄉
然村,3742戶,15190人(內有藏族275人)。耕地面積24414畝,其中水田370畝,水澆地5417畝,旱地18627畝,梯田17718畝,花椒等經濟林果3800畝,黨參1834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57畝。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2348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1171萬元,糧食總產642萬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1013元(是全縣25個鎮鎮中收入上千元的3個鎮鎮之一),人均有糧427公斤。

歷史沿革

堡子壩鎮,原名馬蓮鄉,因盛產馬蓮草而得名,其河水又稱馬蓮河。1949年,因鎮政府駐地堡子壩村,而名堡子壩鎮。堡子壩鎮開發較早,上世紀50年代初,文物考察隊已發現朱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遺址。此地原多系藏族同胞居住,明洪武28年,明王朝南京派兵鎮守,來將為王、郭二姓,王姓為世襲千戶長,有一叫王騰龍的任守御,郭姓為其先鋒,初到時稱“都司壩”。後子地多,王姓的王家堡,郭姓清泥灣叫“郭遍山”。到清代開始築起“城堡子”,故名堡子壩。六、七十年代,曾設季家堡鄉(政府駐地季家堡村),後合併為堡子壩鎮。
堡子壩鄉

地理狀況

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山大溝深,北部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堡子壩、屯寨兩鎮交界處,為文縣乃至隴南地區最高山峰。水利資源豐富,馬蓮河為文縣八河之一,發源於該鎮海拔3983米的五花山(俗稱窮藥山),由45條山澗小溪匯成,流經全鎮,經石坊鎮中排、東峪口村匯入白水江,流程29.5公里,年均流量3.43立方米/秒。該鎮弋家壩村有一“水池”,水面20多畝,是因地震搖塌山崖堵塞谷口而形成。交通方便,國道通往鎮政府,鎮村公路通往馬兒河壩、長草坪農場等地。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洋芋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生漆等。還有雄黃、石膏、黃金等礦藏。

鎮村建設

文縣堡子壩鎮搶抓農閒時節,廣泛宣傳動員,強化措施,確保質量,全鎮16個行政村,修通公路16條,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堡子壩鎮地處文縣北面,山高坡陡,大部分村社處在高半山地帶,加之長期以來,亂砍亂挖,植被破壞嚴重,導致公路建設難度大,建成的公路也是晴通雨阻,當地民眾還在過著驢馱馬載的日子,盼路通成為民眾最大的願望。2007年以來,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鎮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協調力度,落實建設責任,督促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發動民眾一鼓作氣,順利完成了全長7.1公里的季家堡公路和全長1.5公里的柏樹坪兩條全鎮最後通村公路建設項目。在公路建設中,該鎮廣泛宣傳和動員民眾,使廣大民眾認識到公路交通大建設是改變城鎮落後面貌的時代需要,把公路建設轉化成了廣大民眾的內在要求,轉化成了民眾的自覺行動。及時成立了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村組幹部全力抓,做到了層層靠實責任,層層抓好落實。採取了“六早”措施,即早宣傳、早介入、早溝通、早預防、早調解、早兌現。同時,協調配合施工單位,及時解決“拆遷占”問題,確保了通村公路建設的有序進行。把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嚴把施工備環節的質量關,加強施工現場管理,規範操作,確保了工程質量。
白崖山白崖山

特色產業

文縣堡子壩鎮按照“特色產業富鎮”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地域遼闊,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的地域優勢,以高樓山為基地,積極發展以核桃為主的特色產業,建成了高樓山萬畝核桃園,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5200畝。文縣堡子壩鎮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以核桃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以高樓山為基地發展核桃產業的總體部署。為了建成萬畝核桃示範園,該鎮成立了領導小組,下設苗木調運、現場栽植、技術培訓、督查驗收四個工作組。確定了各村責任人,與農戶簽訂了責任書,召開了鎮村兩級動員大會,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為了保證苗木種子質量,苗木調運組到劉家坪、上丹堡等地集中收購核桃種子11000多斤,於2008年8月份全面完成了青皮核桃直播任務。為了達到栽下一株,成活一片的效果,鎮上抽調24名幹部,在6個栽植村社蹲點負責,並協調林業部門派出12名技術人員現場技術指導。為了提高民眾種植核桃的積極性,該鎮結合本地實際,發動能人大戶和退伍軍人帶頭承包荒山荒坡,發展核桃4800畝,示範帶動了高樓山6個村社民眾積極參與到核桃栽植和青皮核桃直播中來。2008年入秋以來,鎮黨委、政府與縣林業、扶貧部門緊密配合,按照不漏一塊,不漏一窩的要求,對高樓山進行了拉網式的補植,並對核桃進行了地膜覆蓋。該鎮轄區內的高樓山6個村社已栽種核桃15200畝,真正實現了核桃全覆蓋。
核桃種植核桃種植

經濟發展

堡子壩鎮黨委和政府開拓進取,促進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全鎮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退耕還林勢頭良好,計生工作多次受到地縣表彰,文教衛生和其它各項事業都取得好成績。一是大搞農田水利和科技興農,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新增水澆地4100多畝,其中建起寺陡坪、柏樹坪2個集雨節灌群,新增水澆地1600畝;建起白崖山、八字河、馬兒河壩3處管引工程,新增水澆地1700多畝;新修和維修水渠23條,總長12公里,新增水澆地800多畝。三年新修梯田1200畝,推廣地膜玉米14658畝。二是加大了以紋黨為主的支柱產業開發,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新種紋黨1743畝,三年來紋黨銷售總收入495萬元,占全鎮總產值的22%。營造花椒、核桃、蘋果等經濟林9600畝,新植花椒26萬株、核桃9550株。種植蔬菜580畝,建日光溫室2座。全鎮多種經營收入由1998年的428萬元增加到2001年的507萬元。三是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嚴厲打擊了盜竊搶劫、抗糧抗稅、種植毒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開展收槍治暴,收槍382支。四是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投入資金43萬元,其中民眾捐資3萬多元、木頭86根,投工2860多個,新建牌坊、月元、八字河、馬兒河壩等幾所村學,建築面積680平方米,維修堡子坪、陶家壩等17所學校,打圍牆900多米,添置課桌凳320套,新聘23名教師,建成教學大樓,全鎮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創造了教書育人的良好環境。五是計畫生育實現“三為主”,全鎮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9%,2001年經驗收被評為全縣第一名。醫療衛生、廣播電視等其它各項社會事業都有新發展,建成13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多方籌資2.8萬元、水泥82噸,硬化鎮政府至學校全長420米的街道,改善了堡子壩集市環境。

發展構想

堡子壩鎮黨委和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為目標,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環境保護,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戰略;積極興建以經濟林為主的綠色企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進全民道德規範教育,大搞科技興農,突出扶貧攻堅,堅持開放搞活,搶抓各種機遇,推動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奮鬥目標是:整體穩定解決溫飽,糧食自給,大部分村通電、通路;力爭全鎮農業總產值增長11%,達到25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元,糧食生產總量增長8%,達到643.5萬公斤,人均占有糧460公斤。
著力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堅持“以水促農”方針,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住長治機遇,推動全鎮農田水利建設,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多方籌資,民辦公助,誰辦誰有”的政策,並對現有水利設施進行產權改革,形成“以水養水,有償服務,產權明確,責權利結合”的水利設施管理新機制。二是加大農業科技含量,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大力推廣適應的農作物良種、地膜栽培等農業實用技術,及時調整作物布局;加大農業科技培訓,真正實現科技興農,科技富民,科技興鎮。三是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支柱產業開發,由單一經濟向多種經營轉變。穩定紋黨面積,提高質量,加工增質,強化行銷,保住名牌。大力發展以花椒、核桃、油橄欖、杜仲為主的經濟林果,發展大棚蔬菜、水產養畜牧殖、野藥家種等多種經營。四是進一步加快路、電、水、通訊、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強化資源與環保意識,樹立憂患防範意識,加大對現有土地、植被保護力度,嚴厲破壞森林和植被行為,抓住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還草的機遇,加快退耕還林步伐,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六是抓好計畫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七是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八是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綜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步伐。九是求真務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風景名勝

堡子壩鎮風景優美,主要有福場村的艾溝風光,人稱“七十二艾溝”,原生態風光,山清水秀。長草坪風光亦是無限美好,一派草原風光。境內雄黃山是全隴南市最高的山峰,文縣八景之一的“素嶺奇花五彩秀”便是此山。終年積雪,風景優美。
雄黃山雄黃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