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堂堂,郭董羅王

堂堂堂堂,郭董羅王

“堂堂堂堂,郭董羅王”是史學界對甲骨文四大家郭沫若、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的合稱。這一合稱最早由著名學者陳子展先生提出。他在評價早期的甲骨學家的時候寫下了“堂堂堂堂,郭董羅王”的名句,這一概括已為學界所廣泛接受。四位先生的號分別是鼎堂、彥堂、雪堂觀堂. 這一合稱也僅僅是出於順口,而無以此區分其貢獻大小的意思。

堂堂堂堂,郭沫若,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甲骨四堂,甲骨五堂,

堂堂堂堂

王國維是羅振玉的學生,董作賓是王國維的學生,郭沫若則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蟄居日本千葉縣開始研究的甲骨文,可謂自學成材.

郭沫若

(1892年-1978年)字鼎堂。四川樂山縣人,原名郭開貞 .1928年2月,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緝捕,得內山完造幫助離滬,化名旅日,定居千葉縣, 行動受警方監視.通覽東京東漢文庫先秦史籍,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史學觀點研究中國古代史與甲骨文.1928年6月,在日本東京的一家書店,他拿到了王國維寫作的《殷墟書契考釋》,開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郭沫若幾乎訪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實物資料.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這以前,他出版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就已經收錄了他的《卜辭中之古代社會》一文.從此,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走上了巔峰時代.幾經周折,他的另一部著作《卜辭通纂》也問世了.郭沫若從事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十年流亡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前後.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起點高,方法新,因而一出手就高屋建瓴地超過了前人.1959年8月郭沫若來到了嚮往已久的甲骨文出土地——安陽殷墟.晚年,任大型甲骨文彙編《甲骨文合集》的主編.
郭沫若郭沫若

董作賓

(1895年-1963年)字彥堂,祖籍河南溫縣董楊村,生於河南南陽.1922年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師從王國維.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在廣州成立.董作賓被傅斯年聘為通訊員,受命到安陽進行殷墟調查.回到北京,匯報了在安陽的考察情況,立即得到蔡元培院長的重視.幾天后,董作賓再次來到安陽,中國文物考古史上首次對殷墟的科學發掘拉開了序幕!從1928年至1937年科學發掘15次,董作賓參加了前7次和第9次發掘.奠定了我國田野考古學的基礎,培養了一大批考古學專家.他1933年發表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公認是一部中國甲骨文史上劃時代的名著.他對甲骨學最大的貢獻,是創立了甲骨斷代學,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他第一個發現了殷墟甲骨卜辭中記“貞人”之名的現象(他把“卜問的人”稱為貞人).所著《甲骨文斷代研究例》
根據所記的商王對先人的稱呼、貞人之名以及卜辭字形、書體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了綜合研究,提出了甲骨文斷代的10項標準,建立了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學說,對甲骨文的斷代研究有開創性的貢獻.董作賓重視對甲骨的描摹,他的甲骨書法,為許多名家所收藏.

羅振玉

(1866年-1940年)號雪堂.祖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淮安.羅振玉自幼研讀古籍,對文物古董造詣很深.1902年羅振玉第一次在劉鐵雲家看到甲骨文字的墨拓本,認識了甲骨文字.1906年,他任學部參事官,不僅廣為收集古物,也著手調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他對甲骨學的重大貢獻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並考證其地為“武乙之都”;他將甲骨文中的人名與《史記.殷本記》中商王名相比較,發現其大部分相同;他在考釋文字的基礎上注意了對整條甲骨文卜辭的通讀;在考釋文字上,他提出“由許書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窺卜辭”的方法,對一詞的考釋,必求其形聲義的符合.他首創了對卜辭進行分類研究的方法.《殷虛書契考釋》一書將卜辭分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漁、卜征伐、卜禾、卜風雨等8類,為後世的甲骨分類研究開創了先例.
羅振玉羅振玉

王國維

(1877年-1927年)號觀堂.浙江海寧人.王國維世代清寒,幼年為中秀才苦讀.早年屢應鄉試不中,遂棄絕科舉.二十二歲起,他至上海《時務報》館充書記校對.利用公餘,他到羅振玉辦的“東文學社”研習外交與西方近代科學,結識主持人羅振玉,並在羅振玉資助下於1901年赴日本留學.
1917年,王國維登上了甲骨學研究的高峰.他寫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書,糾正了《史記》中記載的個別錯誤,證明了司馬遷的《史記》的確是一部信史.被譽為甲骨文發現19年來第一篇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科學論文.郭沫若曾評價說:“卜辭的研究,要感謝王國維.是他,首先由卜辭中把殷代的先公先王剔發了出來......王國維的業績,是新史學的開山.”他做學問的最大特點,不是就甲骨文字本身去研究,而把古文字學與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對照歷史. 可以這樣說,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王國維對甲骨卜辭的研究是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是使甲骨卜辭成為一種新的學問的奠基人之一.王國維對甲骨文研究的貢獻且看他的自述:“辛壬之交初抵日本,與叔言參事整理其所藏書籍,殆近一年,此時無書可讀,故得詩二三十首.嗣是以後始得重理舊業,數年零星纂述共得四十餘卷,皆系小品,且涉各方面,無足以就正宏達者.惟有一二事堪以奉告者,叔言前撰《殷墟書契考釋》,於殷先王之名已十得八九,維復於甲骨中考得王亥一人(即《史記·殷本紀》之振、《世本·帝系篇》之核、《作篇》之賅.)乃與《大荒經》稱正同.復考上甲微以後六世,系統與《世本》略殊.後復見一骨折為二者,合之,乃證明此事.”關於甲骨文資料的整理,王國維有《哈同氏之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其中“余亦有考釋”.“余復據此種材料作《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以證《世本·史記》之為實錄.作《殷周制度論》以比較二代之文化.”王國維對甲骨學研究的獨創性貢獻,主要在於用甲骨卜辭這種考古發現來探討和印證商周歷史和典章制度.其中主要文章有《殷墟卜辭所見地名考》、《鬼方昆夷考》、《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殷周制度論》、《古史新證》等.
王國維王國維

甲骨四堂

唐蘭曾評價他們的殷墟卜辭研究“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 羅雪堂功在甲骨溯源;王觀堂功在甲骨正史;董彥堂功在甲骨斷代;郭鼎堂功在甲骨證史。

甲骨五堂

近來又有學者提出把饒宗頤(選堂)列為甲骨文研究[堂]里,這樣[甲骨四堂]就變成了[甲骨五堂]。
饒氏主持編定的《甲骨文校釋總集》作為甲骨文研究的總結性大型漢字工具書,已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另饒氏還主編有《甲骨文通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