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效應

埃及效應

埃及效應,來自2011年2月11日埃及副總統蘇萊曼通過國家電視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經辭去總統職務,並將權力移交給軍方。穆巴拉克黯然離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有媒體預言,後穆巴拉克時代,埃及、阿拉伯世界乃至整箇中東都將充滿變數,地區動盪或許難以避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及效應
  • 穆巴拉克:已經辭去總統職務
  • 並將權力:移交給軍方
  • 地區動盪:或許難以避免
背景簡介,波及範圍,埃及演變,外溢效應,

背景簡介

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2011年2月13日晚發表聲明,宣布已經解散議會,暫停舊憲法運行,軍方將組織一個制憲委員會負責制定新憲法,新憲法隨後將付諸全民公決。最高委員會並號召在六個月內進行總統選舉。
在此之前,埃及總理Ahmed Shafiq也向埃及電視台表示,該國經濟穩定,新的看守政府的最主要任何是將安全重新帶回來埃及民眾。
但解放廣場上抗議人群並沒有因此而完全散去,埃及軍政府現在是以法令來執行新的權力交接路線圖,目前埃及主要反對派並沒有參與到政府重組的過程當中,有評論認為,軍方接下來的態度將成為這場運動能否最終成功的關鍵。

波及範圍

穆巴拉克2011年2月12日宣布辭職的訊息也引發了中東其他國家民眾大範圍的示威遊行,埃及民主運動的效應波及整箇中東。
在葉門與巴林,軍警與示威者產生嚴重衝突。 在阿爾及利亞,成千上萬名的示威者聚集在首都阿爾及爾的中心廣場,號召進行政治改革。控制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於13日下令解散其內閣,並表示將會在今年九月舉行延遲已久的議會和總統選舉。伊朗反對派計畫於2月14日進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反對政治壓制。德黑蘭的街頭已經出現民眾高喊“獨裁者必亡!”比利亞的反對派也在計畫新的運動,意圖施壓卡扎菲政權做出更多政治讓步。

埃及演變

埃及往哪裡走?
離職前,穆巴拉克將國家權力移交給埃及軍方。而軍方明確表示不會建立軍政府,擬在6個月後舉行總統選舉。而在之前的反政府示威中,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所扮演的角色令人關注。這個被視作伊斯蘭溫和勢力的宗教組織,雖屢遭穆巴拉克政府打壓與限制,但仍在中下層民眾中具有巨大影響力。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楊成緒研究員看來,穆斯林兄弟會是反對派中唯一有組織的力量,比世俗反對派強大許多。
埃及效應
於是問題出現了——誰將問鼎總統寶座,或者說,埃及未來將走世俗化還是宗教化道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安惠侯表示,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但在短期內實現宗教化的可能性比較小。一方面,穆斯林兄弟會勢力還在恢復過程中,能否立刻挑戰世俗權力還存疑問;另一方面,被稱作“穩定之錨”的埃及軍方是維護世俗統治的中堅,不會允許宗教力量過分得勢,這點與穆巴拉克的立場基本一致。而在國際上,美歐都對穆斯林兄弟會存在戒心,相信不會樂見其上台執政。
至於埃及中長期政局的演變,目前很難作出判斷。這必然是多個利益集團博弈與妥協的過程,或許將伴隨著這個尼羅河文明古國很長時間。

外溢效應

外溢效應有多大?
源自突尼西亞的反政府示威,在掀翻穆巴拉克政權後,外溢效應正向整個阿拉伯世界擴散。葉門、阿爾及利亞已出現反政府遊行,而約旦、巴林等國政府則先後對本國國民進行安撫。
客觀而言,一些阿拉伯國家確實存在著貧富差距懸殊、失業率高、政府不夠廉潔等弊端,這會導致局勢動盪,但究竟會對現政府影響幾何還需具體分析。有專家表示,阿爾及利亞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了近十年的社會動亂,直到現總統布特弗利卡執政後方穩定局勢,國內情況目前總體朝好的方向發展。而處在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行列的葉門情況則與埃及相似,總統薩利赫執政已達33年,媒體稱該國失業率達驚人的40%,此外還飽受恐怖主義與分裂勢力的襲擾,局勢比較嚴峻。
無論這場反政府示威最終邊界止於何處,但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已開始顯現。其中最明顯的便是阿拉伯國家在本地區的話語權與影響力減弱。埃及本是阿拉伯世界的領頭羊,在經歷這場劇變後,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元氣目前尚不明朗,而其他受到衝擊的國家則更是如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華黎明認為,此前埃及、約旦等國家在中東事務中已被邊緣化,未來這種趨勢將更不可避免。
此外,政局變動也影響到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未來發展軌跡。安惠侯表示,經歷動盪後,阿拉伯國家或許能夠找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但這一過程中充滿著變數與不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