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

對於土默特部的源流,史籍所載甚少,史學界主要有兩種看法:其一禿馬兀惕說,其二豁里·禿馬惕說。此外,也有人認為,土默特部形成於明代蒙古社會的動亂過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默特部
  • 土默特部為:右翼三萬戶之一
  • 時間:1571年
  • 世紀:15世紀
明朝時期,明末清初,西土默特,東土默特,席勒圖旗,

明朝時期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達延汗統一蒙古諸部,並重新劃分6個萬戶,土默特部為右翼三萬戶之一。達延汗任命其三子巴爾斯博羅特為統領右翼三萬戶的濟農。此後,其次子阿勒坦汗占據十二土默特之大部,逐漸強大起來。阿勒坦汗的領地以大青山南北為中心,東達宣化鎮邊外,西至烏拉山前後,甚至遠至甘肅、青海地區也有部落駐牧。阿勒坦汗強盛之後,與明朝中原地區和平互市,建立了密切的經濟、政治關係,發展了漠南地區的農牧業、手工業和小城鎮建設。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廷封其為“順義王”。
阿勒坦汗在開發土默川的過程中,還興建了一批城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造五塔和八大板升”,嘉靖四十三至四十五年(1564~1566年),他又在大板升的基礎擴建了大板升城,城內的建築自“朝殿及寢殿凡七重,東南建倉庫凡三重,城上起滴水樓五重”。到萬曆三年(1575年)工程竣工,明朝賜名為“歸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以後,逐漸成為右翼諸部政治、經濟、宗教的活動中心。

明末清初

17世紀初,林丹汗統領蒙古諸部時,土默特部因內部分爭激烈而趨分裂,一部分留住大同邊外豐州灘一帶,一部分東遷遼東地區,故有東、西土默特之稱。

西土默特

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調清兵及東部蒙古四子部落、烏喇特部落、茂明安部落,征討宣化、大同邊外林丹汗部、西土默特部,該二部戰敗降清。崇德元年(1636年)將西土默特部編為左、右翼二旗,設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等官以統轄旗眾,該二旗不設札薩克,也稱歸化土默特,直到民國,乃稱居於呼和浩特的土默特為“歸化城土默特”,土默特部蒙古族在呼和浩特市主要分布居住在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及達茂聯合旗。西土默特蒙古族人數約有15萬人。

東土默特

1629年,駐牧於滿桃一帶的土默特之溫布楚琥爾和兀良哈的善巴(歸屬土默特的兀良哈忙古岱之孫)二人因懼林丹汗勢力、投附了後金皇太極。1630年按皇太極的旨諭,率領各自的部眾東遷,溫布楚琥爾帶領土默特、蒙古貞部,從無愛的滿桃來到錦州邊外。稱遼東地區以喜峰口作貢道的東部土默特為“喜峰口土默特”。
土默特部落腳於今朝陽、北票地區。
蒙古貞部則落腳於今阜新地區(阜新縣府北7公里處阜新鎮 )。
善巴從征州淘金圖(今河北獨山北)帶領1620戶屬眾、東遷到今錦州義縣、北鎮邊外駐牧。
1635年,奉皇太極之命,詔編善巴、溫布楚琥爾的部眾為佐領,設土默特部扎薩克。授溫布楚琥爾為土默特右翼扎薩克(今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善巴為土默特左翼扎薩克(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當前屬於東土默特的蒙古族人數在20萬人左右。

席勒圖旗

附:席勒圖旗簡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軍西征噶爾丹時,為防禦外患,土默特右翼旗都統阿弼達遵旨,派一個蘇木的旗兵在大青山北麓希拉穆仁河一帶設卡倫(哨所)駐防。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詔準喀爾喀蒙古仁欽道爾吉為席勒圖召(延壽寺)第六世轉世呼圖克圖噶根,法名叫阿嘎旺羅布桑達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阿嘎旺羅布桑達瓦活佛進京拜見皇帝,被提升為札薩克達喇嘛。從京返回歸化城後成為掌握該地區宗教最高權力的活佛。六世呼圖克圖活佛從喀爾喀蒙古來漠南時,攜帶20餘牧戶侍從、奴隸總計100餘人,還帶來了許多牲畜和財產。為安置活佛帶來這些俗徒和牲畜,清政府將希拉穆仁河流域廣闊草場劃撥給席勒圖召六世活佛,做駐牧生息之地。
當時,希拉穆仁召牧地與四子部落旗、烏拉特三公旗、喀爾喀右翼旗,茂明安旗接壤,總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由於六世呼圖克圖活佛阿嘎旺羅布桑達瓦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使希拉穆仁地區的組織機構和執政方法與其它札薩克旗有所不同,從此,形成了一個政教合一的管理體制。
民國29年(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西蒙地區建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希拉穆仁獨立設旗,稱席勒圖旗,行政上隸屬烏盟。宗教體制上仍隸屬歸化城席勒圖廟。民國34年(1945年)撤銷席勒圖旗,劃入土默特旗。
新中國成立初,席勒圖旗歸屬綏遠省土默特旗管轄,到1954年,正式劃歸烏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