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42海上巡邏機

圖-142海上巡邏機

圖-95(俄語:Ту–95,英語:Tu-95),北約代號:Bear(熊),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所研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仍服役中的大型四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之長程戰略轟炸機、空射飛彈發射平台、海上偵察機,以及軍用客機。圖-95在冷戰期間大量服役於蘇聯空軍和蘇聯海軍航空隊,蘇聯海軍航空隊使用的機型改稱圖-14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142
結構特點,研製歷程,使用情況,型號演變,

結構特點

圖-95/圖-142“熊” 遠程轟炸機和海上偵察攻擊機具有較高的垂直尾翼;後掠式上單翼;四台薩瑪拉/庫茲涅佑夫NK一12MP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圖-95MS帶有機火雷達罩;圖-142M具有機身下雷達罩。

研製歷程

1951年開始研製,1954年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一批生產型於1956年開始交付使用。早期型生產300多架,除用作戰略轟炸機之外,還被用來執行電子偵察、照相偵察、海上巡邏反潛和通信中繼等任務。
80年代中期,圖-95轟炸機又開始恢復生產,主要生產可帶巡航飛彈的圖-95MC轟炸機和由圖-95改型的海上偵察/反潛機圖-142M3型。1992年停止生產。現約有150架圖-95M/K/MC仍在服役,與40架圖-160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程轟炸機和220多架圖-22M中遠程超音速轟炸機一起組成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機隊。

使用情況

1986年2月6日上午10時10分,台灣空軍發現一架蘇聯空軍所屬的圖-95轟炸機正由北向南飛行,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並派出2架F-5E老虎II式戰鬥機攔截及監視,直到該機飛離台灣防空識別區為止。直到1999年,俄羅斯空軍的圖-95轟炸機通常成對飛行,藉由北大西洋的冰島─格陵蘭航線和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白令海航線接近美國東海岸或者是阿拉斯加州沿岸。1999年6月,數架圖-95和2架Tu-160轟炸機在被美國空軍戰鬥機攔截後轉向飛回。相似的事件也發生在同年9月,但圖-95轟炸機是在未與戰機接觸的情況下自行轉向飛回。
2006年9月29日: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NORAD)派遣加拿大皇家空軍CF-18戰鬥機(從加拿大冷湖空軍基地(CFB Cold Lake)起飛)在加拿大亞伯達省中部和美國空軍F-15鷹式戰鬥機(從阿拉斯加州空軍基地起飛)一起攔截數架俄羅斯空軍圖-95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州海岸附近進行年度例行演習。這次演習的目的應是測試這些轟炸機穿透北美防空識別區的能力和收集相關資料
2007年5月:英國皇家空軍派遣2架龍捲風F.3戰鬥機(自Leuchars皇家空軍基地起飛)在蘇格蘭外海攔截一架圖-95轟炸機,當時其正在監視由英國皇家海軍舉行、代號為海王星戰士(Neptune Warrior)的演習。
2007年7月:2架挪威皇家空軍(Royal Norwegian Air Force)F-16戰隼式戰鬥機(自挪威Bodø空軍基地起飛)與2架英國皇家空軍龍捲風F.3戰鬥機(自英格蘭Leeming皇家空軍基地起飛)共同攔截2架圖-95轟炸機,當時這2架圖-95正從挪威海岸往蘇格蘭方向飛行。
2007年8月:2架圖-95轟炸機接近美國關島,稍後被派出的戰鬥機所攔截。俄羅斯空軍安德羅索夫少將(Maj Gen Pavel Androsov)告訴新聞媒體,“當2架飛機接近關島時,我們的年輕飛行員維持了傳統。我們與美國航母派出的戰機互相打招呼、交換微笑,然後回家”。然而,五角大廈否認有派出戰機一事,並說這些轟炸機並未接近航母到應該做出反應的距離。
2007年8月17日:2架英國皇家空軍颱風式戰鬥機起飛攔截並追蹤圖-95轟炸機,當時其正越過北海(North Sea)接近英國領空,稍後即轉向離開。
2007年9月6日:2架挪威皇家空軍F-16戰隼式戰鬥機追蹤8架飛越巴倫支海(Barents Sea)、接近挪威領空的圖-95轟炸機[16]。這些轟炸機飛越挪威後,持續飛向英國領空,稍後英國皇家空軍派出4架龍捲風F.3戰鬥機(自Leuchars皇家空軍基地起飛2波,每波2架)進行攔截,並迫使這些轟炸機轉向飛返俄羅斯[17]。同日,俄羅斯空軍圖-95轟炸機接近加拿大領空,加拿大皇家空軍CF-18戰鬥機緊急起飛進行攔截,兩方在伊努維克(Inuvik,加拿大西北方地區)附近接觸。
2007年11月22日:一架隸屬阿拉斯加第90戰機中隊F-22猛禽戰鬥機第一次展現他們攔截兩架俄羅斯圖-95MS 熊式H型,這也是F-22戰機第一次奉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之命執行攔檢任務。
2008年2月9日:俄羅斯空軍一架圖-95轟炸機飛入東京南方500千米伊豆群島的日本領空3分鐘,日本自衛隊出動24架F-15、一架E-767空中預警機戰機升空攔截,發出“一次提醒,與一次警告”以及“另一次提醒與警告”。日本外務省隨後向俄羅斯駐東京大使館提出嚴重書面抗議,不過俄羅斯官方反而宣稱“我國四架圖-95轟炸機於星期六當日完成長達10個小時的飛行任務”,“我國的戰略航空飛行器並未違反日本領空規定”("our strategic aviation planes did not violate Japanese airspace.")。同日,一架圖-95在西太平洋飛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以2,000英尺的高度飛越其上空“兩次”,另一架圖-95距離航母58英里處空中盤旋,四架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立即被派往升空攔截並進行追蹤。
2010年1月28日下午1時4分,台灣空軍陽明山雷達站發現一架不明機出現在台灣東北方向154海浬處南下,航速320海浬,沿台灣東北部防空識別區邊緣活動,並於1時15分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短暫停留,在實施全球共同緊急G波道廣播後,該機隨即轉向日本琉球方向,脫離台灣防空識別區。在後來兩三天的比對後,確認是TU-95長程戰略轟炸機,這型飛機曾在越戰期間經常出沒台灣東南方,又再度出現。加拿大當地時間2010年8月24日,兩架接近加拿大領空的圖-95被加空軍兩架CF-18型“大黃蜂”戰鬥機攔截。2011年5月,一架印度Tu-142幫助一艘中國商船免受海盜襲擊。

型號演變

  • 圖-95/1
    一號原型機。
  • 圖-95/2
    二號原型機。
  • 圖-95K
    空投MiG-19 SM-20戰鬥機的實驗機。
  • 圖-95M-55
    K-26(北約代號AS-6 "Kingfish", "王魚")飛彈搭載機。
  • 圖-95N
    搭載可空投的RS衝壓發動機實驗機的實驗機。
  • 圖-96
    高速轟炸機計畫,從未離開地面。
  • 圖-119
    核動力飛機計畫,類似Tu-96實驗機,但未曾試飛。
  • 圖-142LL(Letayushchaya Laboratoriya,意為飛行實驗室)
    發動機測試機。
  • Bear A(圖-95/圖-95M)
    長程戰略轟炸機型,唯一未裝設機鼻空中受油裝置的衍生型。
  • Bear-A(圖-95U - Uchebnyy)
    教練機型。
  • Bear B(圖-95K/圖-95KD)
    設計用於攜掛AS-3 Kangaroo式空對地飛彈。圖-95KD是第一架裝設機鼻莢艙的衍生型。
  • Bear C(圖-95KM)
    Bear B型的修改和性能提升版,主要強化偵察系統,後全部升級為Bear G構型。
  • Bear D(圖-95RTs - Razvedchik Tseleukazatel,意指海上偵察)
    由Bear A構型衍生而來,其任務是海上偵察和目標標定,裝備電子信號情報(electronic intelligence,ELINT)偵搜裝置,服役於蘇聯海軍航空。
  • Bear E(圖-95MR)
    由Bear A構型衍生而來,其任務是照相偵察(photo-reconnaissance),服役於蘇聯海軍航空隊。
  • Bear F(Tu-142/Tu-142M)
    原始設計任務為海上巡邏機,後擴充其任務型態,加入反潛作戰需求,冷戰期間大量服役於蘇聯海軍航空隊。可執行反潛作戰任務的機型包括Tu-142M2(Bear F Mod 2)、Tu-142M3(Bear F Mod 3)和Tu-142M4(Bear F Mod 4)。
  • Bear G(圖-95K22)
    由Bear A/B/C構型機改裝升級而成,可攜掛AS-4廚房(Kitchen)式空對地飛彈,並更換為現代化航電設備。
  • Bear H(圖-95MS/圖-95MS6/圖-95MS16)
    以Tu-142為基礎重新設計的構型,用以攜掛Kh-55空射巡航飛彈(即AS-15篙(Kent)式空射巡航飛彈)。在1980年代,美國軍事單位常將Bear-H與Tu-142混淆。
  • Bear J(Tu-142MR - Morskoy Razvedchik,意指通信中繼)
    Bear F的改良型,主要作為蘇聯領導人與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之間的通信中繼平台。
  • Bear T(圖-95U)
    教練機型,由Bear A型機改裝而來,現已全部退役。
  • 圖-95V
    其他尚有數種由圖-95/Tu-142改良、衍生或改裝而來的機型,但未被西方情治單位確認,或在蘇聯軍事單位從未進入實際操作狀態。其中一種改裝機型已知為圖-95V(目前這一架飛機正供奉在中央空軍博物館),用於投擲Tsar Bomba巨型高威力自由落體式核彈(蘇聯編號為RDS-2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