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足布

圓足布

圓足布是戰國後期在中國北方的晉地所鑄行的一種平首布幣。“圓足布”的特點是圓首、圓肩、圓襠、圓足,故稱之為“圓足布”或“圓首布”。“

清末的學者認為“圓足布”是由“方足布”演變成“圜錢”的過渡形式。現在經考古學家在實地發掘所獲的直接資料證明,“圜錢”早有出現,所以他們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圓足布”應該是晉國鑄幣者為改革方足布而創造的,其開鑄時間不會遠於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銳角布)。“方足布”、“圓足布”的誕生都是在“尖足布”產生之後。“圓足布”興於晉北,“方足布”則產生於河南,後來“方足布”流行於中原各地,“圓足布”則在黃河以東一帶流行,數十年無重大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圓足布
  • 外文名:Round foot
  • 定義:戰國後期一種貨幣
  • 時期:戰國
  • 區域:中國北方晉地
  • 分類:有孔,無孔
考古,分類,歷史,斷代,

考古

清末的學者認為“圓足布”是由“方足布”演變成“圜錢”的過渡形式。現在經考古學家在實地發掘所獲的直接資料證明,“圜錢”早有出現,所以他們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圓足布”應該是晉國鑄幣者為改革方足布而創造的,其開鑄時間不會遠於方足布中的有耳布(銳角布)。“方足布”、“圓足布”的誕生都是在“尖足布”產生之後。“圓足布”興於晉北,“方足布”則產生於河南,後來“方足布”流行於中原各地,“圓足布”則在黃河以東一帶流行,數十年無重大發展。

分類

“圓足布”中有兩種:一種無孔, 另一種有孔。
無孔的“圓足布”,鑄造較早,現今發現的有大陰、隰氏、晉陽、離石、藺等,前三者尚未見大型的,而離石與藺字則具有大、中、小三種,形制整齊,面文為地名,背面從肩至足有直文,稍傾斜,兩豎紋之間有數字,如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等。以“藺”、“離石”字布為例,其大型的長約8厘米左右,足距3。8厘米,重15克左右。中型的長5—6厘米左右,重12克左右,小型的長6—7厘米左右,重8克左右。一種錢幣分三等,是我國貨幣史上的創舉。
三孔布是有三個孔的圓足布,是戰國末期由秦鑄行的一種圓足平首布,其特點非常顯著:圓肩、圓首、圓襠、圓足,與圓足布特徵相似,不同之處是在其首部和兩足之上各有一個圓形的穿孔,因此而得名三孔布或稱三竅布。
三孔布正面鑄有地名,背面鑄有數字,如一、二、廿、四十、七十等,背的腹部鑄有記重文字。三孔布分大小兩種:大者背鑄“一兩”二字,小者背鑄“十二朱”三字,形制整齊。以南行易(唐)為例,大者約長7.2厘米,厚0.1厘米,重約15-17克。小者約長5.2厘米,足距約2.7厘米,厚0.07厘米,重7.2-8克。
已發現的三孔布錢文有上邲陽(一兩)、下邲陽(一兩·十二朱)、北九門(十二朱)、阿(十二朱)、上艾(上艾十二朱)、平台(十二朱)、渝陽(十二朱)、安陽(十二朱)應鄉(一兩·十二朱)、南行易(唐)(十二朱)、南行易(唐)(一兩)、家陽(一兩)、宋子(十二朱)等等。

歷史

三孔布是戰國時期的鑄幣。持秦國布幣來論者認為秦派胡陽通過韓的上黨攻趙的閼與,時為公元前270年,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西北)顯然是秦攻趙進軍路線上的一個戰略城市,三孔布有閼與布可以為證。
公元前236年,秦派王翦、桓齮、楊瑞和攻趙,取閼與、撩陽、鄴、安陽等城,三孔布中有安陽布可以為證。
公元前229年,秦又派王翦率上黨郡兵攻井陘(今河北井陘),派楊瑞和帶河間兵攻趙,這次進軍路線上的城邑終由秦占領,所以三孔布是秦占領趙邑時當地出現的鑄幣。有學者認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為趙地,三晉亦用“朱兩”為重量標度。也有學者認為三孔布為公元前四世紀中山國所鑄錢。中山國立國僅八十年,為白狄族(或稱鮮虞)所建,戰國時建都於今正定縣,後遷都至靈壽(今河北平山縣東北),至公元前三世紀為趙所占。中山國當時政治獨立,軍力強盛,工商及手工業都很發達。
據說1975年在平山出土了大量“成白”布幣證實“成白”非趙幣,並足以說明中山國所用之布幣即為三孔布。
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少。在新中國建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多達二十枚左右。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記錄之開始,極其珍貴。

斷代

三孔布斷代歸屬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趙國鑄;二、秦占趙地後鑄;三、中山國鑄。
三說中,以目前資料論證,似為戰國晚期鑄幣,可能屬於趙國所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