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山

圌山

圌(chuí )山又名洗山、誰山、譙山、瞿山、仙鶴山,距江蘇鎮江市區30公里,雄峙江滸,扼鎖大江。相傳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春暖花開時節東巡至西周宜侯封地(今江蘇鎮江新區)時,見長江之濱高山聳峙,形如巨龍,瑞氣升騰,心中大悅。為留住這份瑞氣,便賜名圌(音 [chuí])山。

圌山海拔258米,臨江壁立,峭崖突兀,是江南地區一座特徵顯著、地勢險要的名山,位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新區境內。聳峙大江之濱的圌山,山勢奇峻,形似巨龍,自古就有“逆流而障東逝之波”、“鑿石排南紀,連峰出大川”的美譽。自唐宋以降,有著長江鎖鑰之貌的圌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扼守長江之險的天然關隘。 圌山不僅自然風光奇秀雄美,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臨近圌山的煙墩山在20世紀50年代出土“宜侯夨簋”等一批西周早期重要青銅器,使得古城鎮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到三千多年,成為探尋中國西周時期分封制度罕有的實物佐證。

圌山有著豐富的古火山地質風貌,除自然景觀有所謂“三十六處懸崖、七十二奇洞”外,還有屹立主峰之上的萬里長江第一塔報恩塔,有著深厚的感恩報恩文化積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江市圌山風景名勝區
  • 外文名稱:Se-mountain
  • 地理位置:江蘇鎮江新區大路鎮境內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常年
  • 景點級別:市級風景名勝區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報恩塔、箭洞、紹隆寺、圌山天沐溫泉等
  • 節慶活動:黃明節(每年清明節氣的後一天)
  • 傳統民俗:黃明節登圌山健身祈福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區域位置,相關景點,報恩塔,箭洞,紹隆寺,圌山古炮台,圌山古剎,民俗風情,舞龍燈,挑花擔,盪湖船,踩高蹺,代表人物,李竟成,趙聲,

歷史沿革

圌山,古稱誰山、譙山,又名洗山、瞿山、仙鶴山,北濱長江,橫亘於鎮江新區境內,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海拔258.2米,為寧鎮丘陵東端最高峰。
圌山圌山
圌山位於江蘇鎮江新區境內,雄峙江滸,扼鎖大江。相傳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春暖花開時節東巡至西周宜侯封地(今江蘇鎮江新區)時,見長江之濱高山聳峙,形如巨龍,瑞氣升騰,心中大悅。為留住這份瑞氣,便賜名圌(音 [chuí])山。此後當地及周邊百姓相約清明節氣的後一天登圌山,沾瑞氣,祈福安,形成獨特的民俗節慶——“黃明節”。
圌山一峰突兀,五峰並列,五峰即五峰山,又稱五尖山,海拔208.7米。五峰山自西南向東北,依次為第三峰、第一峰、第二峰、第四峰、第五峰,層峰峭壁,奇石嶙峋,形勢險要。第五峰直插江邊,酷似暢飲長江的巨龜,此峰故稱為龜山頭,海拔76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清光緒《丹徒縣誌》稱:"舟行其間,僅通一路,矢石可及"。五峰山與隔江30里的三江營遙相呼應,自古為重要關隘,兵家必爭之地。《辭海》對圌山的險峻和地位的重要均有描述。圌山在歷史上即為軍事重地。唐代以前,圌山為海口。宋代在此建寨,稱"圌山寨"。宋建炎三年(1129)九月,名將韓世忠駐守圌山。山下的"韓橋"、"韓闕"、"營里"、"寨下"等地名,山上的韓營、烽火台遺址,都是韓世忠率軍駐紮、操練和軍事設施的蹤跡。明嘉靖年間,在圌山設"游兵廳",派遣"把總"率軍鎮守。清代改稱"圌山關",清道光二十年(1840)始設炮台,分別在大磯頭、二磯頭架設大炮。炮台在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中,曾抗擊過外國侵略軍。辛亥革命後,北洋軍和國民革命軍先後派兵駐守圌山。抗日戰爭期間,譚震林同志曾登臨圌山視察。60~7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部在圌山駐防,建立船廠(4822工廠)。

區域位置

圌山風景區地處鎮江新區沿江南岸,主體由五峰山及圌山組成,兩山既相互連結,又獨立成峰,宛若一條長龍俯臥長江之陰,距鎮江市區僅36公里。鎮江金港大道為城市一級主幹道結合一級公路標準建設,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使其與鎮江圌山風景區的行程僅需半小時不到,是鎮江市域風景旅遊最重要的風景區之一,它將與丹陽的六朝石刻、句容的茅山及寶華山一起,共同構築起鎮江市市域外圍旅遊圈。
同時,圌山風景區南可直接沿江公路及滬寧高速公路,使其與東南及上海、浙江等旅遊區便捷聯繫,北可跨江與揚州、泰州等地旅遊區相連。其獨特的區域位置,使得圌山風景區既可與鎮江三山及南山等風景區構成鎮江市風景旅遊體系,又可獨立與蘇南、華東旅遊網相連,成為其中一中繼樞紐。

相關景點

報恩塔

報恩塔位於圌山之巔楞嚴寺側,磚石結構,高七層,明崇禎年間陳觀陽所建。陳觀陽,鎮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貧寒,經懸樑苦讀,終於考中進士,官至明代吏部尚書。為報答家鄉父老養育之恩,鼓勵後輩認真讀書,傾其歷年積蓄建成此塔,命名“報恩塔”。後來,此塔竟成長江航道上的標誌。溯江而上,這是航行者見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塔”。《修圌山報恩塔記》拓本現身
報恩塔報恩塔
圌山
圌山
修圌山報恩塔記
今之塔由古之台也。勢高耴,觀雲物,察災祥。得因時謀所以保民。西竺氏謂為功德體重,舍利以塔用重塔。以舍利君陽燧取火而葉燋,方諸取水而癈祀。乃詡精造化,昊大神力,何禆於世哉!圌山據江海之交,塔其顛四無障礙,創自明季本邑陳觀陽吏部。儒家者曰:陳因父肖教弟子嚴,為門下宗孫達毒死。經三檢,歷十九年得瀝奏冤始伸。藉此資冥福報恩,所以篤孝也。形家者曰:氣象應當地尖主文鋒,世盡知之。且其下大小諸沙洲,得多漲少坍,所謂定海針也。固也而猷有未盡者。鹹豐粵亂遭毀,下層垣厚六尺,人取瓦祗余尺許。前令周公陶亝(齊)示禁,前守王公可荘,今令王公伯芳又同示禁。近代多賢士大夫,茲得復修行見體。
聖天子保民之意者必登此,以法古人次災。氣吞滄海,俯視東瀛,使鯨鯢避蹪,波不敢揚。即凖以俗情過客,覽古油然興。仁孝之思而仰止之,沙民耕讀,蠶桑終古,得安居無慮,豈非功德哉!是役也,請諸當衟(道) 募及。外方郡中紳士代主筆墨者吳南賓、潘蠡湖、曹琹峰,會董估工者劉紹臣、李隺珊,赴公稟請者趙聘山、柳少雲,收捐出條者葉丹崕。其於辛卯秌(秋)修於壬辰夏,成於癸已冬。捐資姓氏出入另石載。後光緒甲午里人,竭督修力者居士孫培之,始終厥事募欵(款)者僧濟南,監修者僧明鏡例得盡始。 周伯義撰並書。
朱方周兒伯義,焦東氏,子如父 。道光癸未中元後十一日生 。 陳榮清鐫

報恩塔遠景報恩塔遠景
報恩塔遠景報恩塔遠景

箭洞

箭洞位於主峰西南山脊,頂高百丈,遠看有如懸空而架的天橋,兩邊巨石突兀,中間山壁洞穿,傳說是后羿射日時一箭誤穿而形成的。
圌山上洞穴很多,但均非石灰岩溶洞,而是地殼運動的結果。譬如箭洞,地質學上稱為天生橋。圌山的洞穴都有很好聽的名字,什麼仙人洞葛仙洞滴水洞、鴿子洞、蝙蝠洞、盤藍洞、觀音洞、透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貓洞等等,數得過來的整整72洞。或分布在巉崖,或隱蔽於幽谷。有趣的是大多數洞門前均建有小庵,原系僧尼們孤影青燈修行的地方。這些洞穴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都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尤其仙桃洞和野貓洞,當年還是抗日游擊隊的紅色堡壘。
七十二洞天下奇-箭洞七十二洞天下奇-箭洞

紹隆寺

紹隆寺位於圌山北面,始建於宋紹興(1131—1162)年間,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燁首次南巡,駐蹕鎮江金山,賜紹隆寺為金山寺下院,後又賜為安葬祖師塔院。歷史上紹隆寺也曾叫做蓮覺寺、靈覺寺。
紹隆寺紹隆寺
紹隆寺在“文革”前有靈塔近300座。清代金山寺十四位高僧均安息此處。如《中國佛教史》中提及的鐵舟海大師、觀心大師等高僧。鐵舟海大師系康熙母親的師傅。 “鐵舟海和尚塔銘”的篆額出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手。安葬僧人的靈塔有普同塔和單塔之分。普同塔,顧名思義就是不擔任職務的普通和尚圓寂火化後的骨灰合葬處。單塔則是有功德的高僧世壽盡後的靈寢。原先那近三百座靈塔下絕大多數是一般佛門子弟的遺骨。
紹隆寺存有幾件稀世珍寶。如,明代弘治年間的一口銅鐘,從五台山移到金山寺後卻撞不響,置諸紹隆寺其聲則渾厚悠遠繞樑不絕。還有,寺內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勢的觀音像,上身半裸,肌膚豐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尊觀音像請自雪域西藏的寺廟,而最早則是從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引進的。
中國是崇尚龍的國度。儘管作為寺廟,但紹隆寺也不例外。
傳說紹隆寺本身就建在龍地上,而寺廟的整體造型則是一條臥伏深山幽谷的巨龍:寺門前的六十三級石階——龍鬚,寺門東牆呈“八”字——龍嘴,龍嘴正對數里路外呈饅頭狀的橫山——龍珠,寺前兩旁分別長著一棵血櫸和一棵皂角樹——龍角,進入寺門藏經樓下的殿堂中央有一塊約一平方米的凸地——龍舌,寺廟東西各有一口井——龍眼,寺廟西北角有一塊懸掛的巨石——龍鼻,龍身壓在圌山下,龍尾則藏於長江之中。確實似龍,且惟妙惟肖。
據說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臨幸於此,見狀大駭,不免擔心這塊“真象龍脈”孕育出真龍天子從而取代了大清的江山。謀臣建言道,該寺不宜住尼姑,理由是女人陰氣太盛恐難以壓陣。康熙頷首稱是,遂傳諭將紹隆寺賜給金山寺為下院,並賜葬乃母師傅鐵舟海塔院,因而,紹隆寺的天井院落遠不象別個寺廟那么寬敞,小巧玲瓏仍保持著清代以前比丘們在此修行的格局。

圌山古炮台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猶如一個巨大的神龜伸頸探入江中,與對岸的順江洲(現名高橋鎮),把兩公里多寬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這就是萬里長江聞名的"圌山關"。而圌山關炮台則由圌山炮台、順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營炮台組成。三足鼎立的炮台設定,是扼守長江的第二關(第一關是由江陰要塞和南通狼山炮台構成)。
圌山炮台圌山炮台
圌山炮台就設在突出江面的大磯頭、二磯頭上。一走進炮台遺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聳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遺址"紀念碑。炮台共有三處,眼前這一處保存比較完整。它雄峙在二磯頭上,暗堡式的結構,全長30餘米,炮口對著江面。分三個炮室,內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寬度6米,脊頂高3.6米,進深8米,炮台口寬2.5米,門寬5米。門側附小彈藥庫4個。堡壁厚3-5米。從塌落的頂部看,炮台系用黃泥、石灰、細沙分層澆築夯實。據史書記載,當時圌山炮台共有20門大炮,80餘名守軍。
站在炮台上,俯視腳下,只見磯峻流急,形勢十分險要。眺望對岸,大沙炮台遺址在灘頭隆起,蹲伏在炮台南西兩側的兩座彈藥庫還依稀可見。極目北望,三江營隱藏在迷漫的水霧之中……圌山關,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名不虛傳!憑弔古戰場,人們的思緒不由得不飛回160年前,仿佛看到了就在這荒僻險峻的崖頭上,就在那蘆葦叢生的江灘上,就在眼前這奔騰澎湃的大江里,中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外敵:
1840年,英帝國主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1842年7月14日,作為保衛鎮江的外圍戰在圌山關打響。
鴉片戰爭的戰火剛剛燃起,就引起了作為江防重鎮的鎮江人民的警惕。儘管當時清廷負責江南抗英的"威武將軍"奕經和兩江總督牛鑒等正向敵人求和,但鎮江全城官紳仍捐銀數萬兩,加固城池;民眾自動捐獻銅、鐵十八萬斤,鑄造大炮,圌山增設炮台。圌山周圍的鄉民,在各地人民抗英鬥爭的影響下,自動組織起來,準備抵禦外寇。圌山腳下的大港、大路人民組織了"鄉勇",積極配合炮台將士作戰。
在圌山關狹隘的江面上,地方民眾與守軍配合行動,用巨石木排沉江以阻敵艦。又徵用大糧船若干艘,船上滿載葦草,澆上桐油,做成"火筏",準備對來犯敵艦施以火攻。
1842年7月,英軍艦隊由英政府全權代表璞鼎查率領,侵入長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艦25艘,運輸補給船47隻,作戰部隊2000多人,到達三江營水面。次日,派偵察艦伯魯多號和復仇神號駛至圌山進行測量偵察。早已嚴陣以待的圌山炮台紛紛開炮,大沙炮台也協同作戰,激戰一個多小時,命中敵艦後艙,許多英軍掉落江中。敵艦嚇得退回三江營錨地。
圌山炮台首戰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歡欣鼓舞。7月15日,英軍調集9艘軍艦前來報復。面對來犯的英軍艦船,守軍和協助作戰的鄉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彈藥向敵前鋒還擊,打得敵艦在圌山關江面上亂轉,始終不能上行一步。雙方對峙許久,終因孤軍苦守,彈盡台毀,守軍將士才忍痛撤離。由於圌山關防線的失守,鎮江城軍民雖浴血奮戰,也終被英軍攻占。
恩格斯在《英軍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高度評價了鎮江軍民的抵抗。他說:"如果英軍在各地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就絕對到不了南京。"這是對鎮江保衛戰,也是對圌山關炮戰的高度評價!
抗日戰爭初期,英雄的圌山關再次為捍衛中華民族尊嚴作出貢獻。1937年11月12日,日寇攻陷上海後,即從水陸兩路同時向內地侵犯。11月28日,日寇海軍突破江陰要塞,並於12月初到達圌山關以北的三江營附近江面停泊,待機突破圌山關的炮火封鎖。
由於淞滬前線六十餘萬大軍倉皇撤退,潰不成軍,布防於南京周圍地區的十餘萬國民黨軍隊,也不戰自潰。這時,圌山炮台台長袁某奉鎮江要塞司令部命令,下令自毀炮台,棄陣逃亡江北。當時,一些已在當地農村娶妻安家的炮兵,出於愛國熱情,決心留下抗日。留下的12名炮兵組成敢死隊,修復大炮一門,嚴密監視敵情。
日艦隊到達三江營後,關閉燈光,乘夜幕掩護,悄悄向龜山頭駛來。敢死隊在隊長彭永義的率領下,派一人下山躲在江邊蘆灘中,發現敵艦靠近,當即用手電向炮台示意。彭永義見信號立即下令開炮,首炮過遠,二炮靠近。彭永義見連發二炮落空,推開炮手親自瞄準,轟的一聲巨響,第三炮命中日方一艘軍艦。日艦隊見首艦負傷,慌忙退向三江營。次日清晨,日軍出動大批飛機,輪番俯衝,轟炸圌山炮台,炮台基本被毀。第三天早晨,日軍認為圌山炮台不再有威脅,才敢重新啟航。圌山炮台雖被日寇飛機炸毀,但也有力地震懾了日寇艦隊,阻攔、推遲了日寇艦隊對南京的入侵。
江畔濤聲拍岸,山崖松濤陣陣,四野禾苗滴翠,到處野花溢彩……站在古炮台下,回眸望去,紀念碑聳立在山崖上,莊嚴、神聖、威武、凝重。這就是歷史。歷史使人們感受到屈辱的刻骨銘心和民族正氣的盪氣迴腸。而如詩如畫的現實又使人們萌發出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
圌山關古炮台,是鐫刻在圌山人民心中的豐碑,也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永存!
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鎮江圌(chui)山景區,其總體規劃今天(2007年08月7日)正式出台。這標誌著圌山風景區的建設工作全面拉開序幕。
鎮江圌山景區總體規劃理順了管理體制,將圌山風景區劃歸鎮江新區。將圌山風景區開發建設納入新區沿江開發的總體規劃。這樣,既有利於圌山風景區的統一管理和開發,也有利於解決圌山風景區在建設和管理上資金不足的困難,同時鎮江新區也可藉此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為新區建設增添人文色彩。
圌山最早由秦始皇定名,36處懸崖,72道險坡,一步一景。為進一步拓展景區功能,打造鎮江城東旅遊名片,出台的圌山總體規劃面積為1003公頃,由圌山和五峰山兩大板塊構成。其中圌山以報恩塔為中心,涵蓋奇洞、古寺、旅遊服務區等6大功能區;而五峰山景區則以體現大江風貌為主題,具體分為五峰山、橋頭、紹隆寺、運動休閒區4大功能區。

圌山古剎

鎮江新區大路鎮圌山東南山麓,有座古剎“極樂禪寺”,又名“茅篷”。始創建於清末民初,當時寺廟興盛, 朝山拜佛的人絡繹不斷,該寺惜於文 革初期被毀。1993年,丹徒縣佛教協會批准由副會長覺俊大師主持,全面負責恢復極樂禪寺事宜,擬將原地藏王殿和極樂禪寺合併。經過數年努力籌資建設,重修的極樂禪寺已初具規模,氣勢宏偉,佛業興盛不減當年,成為圌山重點宗教活動場所之一。為光大宗教文化,追敘前源,特勒石制碑以昭後人。

民俗風情

自古以來,圌山地區寺廟多,廟會廟戲也多,民間文藝十分活躍,大的廟會一年都演好幾場戲,這些戲都由民間藝人組班演出,一般演京劇、錫劇、揚劇。除此以外,民間娛樂活動也豐富多彩,表演形式有舞龍燈、舞獅子、盪湖船、唱麒麟、踩高蹺、挑花擔等。這些文藝表演在春節期間走村串戶,豐富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舞龍燈

舞龍燈自古有之,每逢春節,舞龍隊一進村,鞭炮迎接,鑼鼓喧天,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全村的大人小孩都來觀看。有時幾條龍同時進村,擺開陣勢,蛟龍上下翻騰,凌空飛舞,令人眼花繚亂,場面好不壯觀。龍用竹篾扎制,九至十節不等,長達十餘米。龍的身子以竹為骨,布為面,著色為鱗。龍身以黃色為多,亦有白色和青色。

挑花擔

花擔主要是兩隻花籃組成,飾以彩綢和各種花紙,由打扮俏麗的姑娘挑著花擔,走村串戶,翩翩起舞歌唱。

盪湖船

盪湖船參與人員多,感染力強,場面熱鬧,深受鄉民喜愛。花船用竹子扎船骨,用布或紙糊面、畫圖案、著顏色,貼上對聯,用綢布裝飾船身,花團錦簇。表演時,船內立兩位俊俏姑娘,握住船身,行走搖晃,如船在水中前行。船身左右各有一位船工來回撐篙,船首有一老翁手搖芭蕉扇,船尾有一老婦揮舞手絹前後竄跳。船內姑娘與老婦、老翁搭訕對白,風趣幽默,令人捧腹。還不時地演唱一些民歌或地方戲曲,悅耳動聽。演唱時船外有二胡、笛子等樂器伴奏。

踩高蹺

高蹺用2米長的木棍兩根,雙腳踩在離地50厘米左右高處橫棍上,雙手提棍行走。然後將高蹺綁在小腿上,騰出雙手表演。表演者裝扮成漁夫、樵夫、耕田者、讀書人或以《西遊記》、《八仙過海》中的人物造型,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演邊唱。

代表人物

李竟成

李竟成1881年生於圌山腳下的許弄村小橋頭。父漆工,曾任太平軍旗官。李少年時,因家貧一度輟學務農,後得大港名儒趙蓉曾先生賞識,免費收讀,與其子趙聲(號伯先)同窗,志趣相投。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應徵入新軍三十三標,歷任排長、隊官,加入同盟會,繼又考入南洋陸師學堂。
廣州起義前,李竟成奉趙聲召喚赴粵,潛往香港,被派策動新軍反戈,奔走於省港之間。起義失敗後,李潛回上海,參加同盟會上海地區的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後,在滬與同盟會同志共商光復鎮江、南京大計,銜命至常州、無錫等地,召集有志革命的退伍兵目,組織敢死隊,暗藏武器,分批潛入鎮江待機;將其親戚開設的三益棧旅館作為起義總指揮部,積極開展起義準備活動;與新軍管帶林述慶相互配合,爭取巡房營統領陸如仙中立,贏得各要塞及海軍官兵的支持;又得商界為起義籌集的糧餉巨款,遂兵不血刃光復鎮江,成立軍政府,李任軍務部長。蘇浙聯軍西取南京時,李渡江與徐寶山組成江北支隊,率隊抵十二圩,合水師營,克六合鎮,與柏文蔚所率鎮軍支隊,攻占頑敵張勛的輜重基地浦江,切斷南京守敵北逃之路。攻打浦口時,李臨時督陣,三日不食,為山炮震昏倒地,口吐鮮血。部下將其背下陣地搶救,甦醒後,強令左右送他到前線繼續指揮作戰,官兵深受感動,士氣大振,以一當十,終於攻克浦口。南京光復後,李任陸軍第十六師參謀長,後任鎮江衛戍司令,孫中山授予陸軍少將銜。任職期間,整頓社會秩序,為民除害,鎮壓了罪惡累累、民憤極大的惡棍七人,懸首四門,以儆效尤;槍斃了徐寶山的心腹團長、血債累累的邊振新;倡議修築了京畿路。民國4年(1915),袁世凱謀復帝制,李與黃興、趙馭六、馬貢芳等聯名通電討袁,遭袁通緝,被迫匿居上海租界,至袁死後返里。此後,大小、新舊軍閥爭戰不休,辛亥革命果實業已葬送。李痛悼林述慶遇害,受內部排擠,隱居故里種地、開窯坊度日,以書法自娛。鄰里每遇不平事則為調處,遇欺壓鄉民的地霸豪紳則不稍讓。民國24年(1935),李竟成病逝於故里,其墓葬於圌山東麓。

趙聲

在鎮江,提起趙伯先,很少有人不知道。因為鎮江有條馬路叫伯先路,又有一個公園叫伯先公園
趙聲,字伯先,1881年生於圌山腳下的大港鎮。青少年時期,就慨嘆清政府的腐敗黑暗,有拯民救世的大志。他精詩文,擅武事,體貌魁梧,性情豪爽,疾惡如仇,稱譽鄉里。1902年在江南陸師學堂畢業。次年,東遊日本,結識黃興,革命之志益堅。歸國以後,在家鄉大港舉辦閱書報社,宣傳救國主張,喚醒國民覺悟。不久去南京,任兩江師範學堂教員,創作七字唱本《歌保國》,秘密散發,宣傳革命。1905年任新軍三十三標標統。1906年加入同盟會。因為對士兵宣傳革命,被清政府兩江總督端方發覺而出走廣州,歷任督練公所提調,新軍第一標、第三標標統。1909年與黃興等醞釀廣州起義,次年廣州起義失敗。清政府獲悉趙聲為這次起義的主謀,懸賞捉拿,趙聲與黃興等化名匿居香港。1910年6月,孫中山先生到日本,趙聲應召會見。孫中山對趙聲親如手足,甚為器重,認為趙聲運動廣州新軍以來,成績卓越,雖經失敗,但新軍大部分力量仍在,遂醞釀仍於廣州再度起義。在此前後,趙聲曾去南洋,籌募革命經費,並任香港同盟會會長。
趙聲革命業績的光輝頂點就是組織並指揮1911年3月29日的廣州起義,亦稱黃花崗之役。1910年10月,趙聲參加了孫中山召集的檳榔嶼會議之後,首先回到香港主持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收容被清政府遣散的新軍戰士。1911年1月,黃興、胡漢民相繼來到香港,成立領導機關統籌部,後來又成立起義指揮部。趙聲以其統軍的資歷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被大家一致推舉為起義總指揮,黃興為副總指揮。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黃興先入廣州指揮,應變倉猝,等趙聲與胡漢民次日早晨率眾趕至城外時,起義已經失敗。趙聲痛不欲生,憂憤成疾,回香港後即大病,延至5月18日,臨終前大呼:"出師未捷身先死"、"吾負死難諸友矣,雪恥唯君等!"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了表彰先烈的功績,特於民國元年(1912)明令追贈趙聲為上將軍,將靈柩由其弟從香港迎遷故土,安葬於鎮江南郊竹林寺附近,營建烈士陵墓。遷葬之日,鎮江各界人士於琴園舉行萬人追悼大會,柳亞子冷御秋等到會致輓詩,表示對烈士的深切懷念。
趙聲一家是革命的一家。他的長弟趙念伯、二弟趙光也參加了趙聲的革命活動。黃花崗之役,他們都到了香港,在組織隊伍、運送槍枝彈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武昌起義以後,他們在上海參加陳其美領導的攻打製造局的戰鬥。辛亥革命成功後,趙念伯任獨立混成旅旅長,孫中山授予少將軍銜。趙光在趙念伯部下任團長。他們都參加了"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事敗後亡命日本。1917年孫中山建立"粵軍"以後,趙念伯、趙光都在"援閩"粵軍工作,1919年趙念伯不幸病逝於漳州總部。趙聲的妹妹趙芬、夫人嚴承志都是女中豪傑。在廣州3月29日起義之前,她們都在香港參加起義的準備工作。武昌起義以後,參加了光復南京的婦女戰鬥隊,嚴成志被任命為總指揮。至於趙芬,蔡元培先生在《趙芬夫人傳》中稱她:"慷慨愛國,既見於革命之不可以已,則急起直追之。""武昌起義,偕其兄率舊部轉戰於南京、上海之間,手制炸彈,躬冒槍刀,數瀕於危而不稍餒。"蔡元培先生將她與秋瑾相提並論,說:"夫人運動革命,與吾鄉秋君瑾同,豪於飲,工於文亦同。"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幾次撥款對趙伯先烈士陵墓和伯先公園進行修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在伯先公園重新整修時,親筆題寫了"伯先公園"四個端正秀麗的字,鐫刻鑲嵌於園門右側,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先烈的敬仰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