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圌山記

《豆圌山記》是唐代杜光庭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豆圌山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杜光庭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豆圌山記
綿州昌明縣豆圌山,真人豆子明修道之所也。西接長岡,猶通車馬;東臨峭壁,陡絕一隅。自西壁至東峰,石筍如圌,兩崖中斷,相去百餘丈,躋攀險絕,人所不到。其頂有天尊古宮,不知所制年月。古仙曾作繩橋,以通登覽,而縆笮朽絕已久。里中有言曰:“欲知修續者,腳下自生毛。”相傳如此。
鹹通中,山下有毛意歡者,幼而為道,常持誦五千言,著敝布褐,於市乞酒。醉而登山,攀緣峭險,以絕道為橋。山頂多白松樹,系之繩,橫亘中頂,布板緣繩上,善男女隨而度焉。數年,繩朽橋壞,無復緝者。鹹通歲,令與賓客醮山於西峰,時展禮毛師。他遊人謂令曰:“此峰之側,有小徑抱崖,才通人跡,無所攀援。”意歡常游此而去,逾旬不出,令疑其隱在穴中。座內有廣陵郭頭陀者,令請由此逕往探求之。頭陀驚眙不能語,久之而後言曰:此徑去約三十餘丈,然到一穴口,才三五尺,下去平地猶數百尺。穴內可坐十餘人,中有巨木櫃,緘鎖極固。意歡讀經處石面平滑,有足膝之痕,而經卷在焉。不知意歡之所,其家有一妻一女而已,疑其得道者也。歡每多持燈碗度繩橋,山側居人視之,以為常矣。山多毒蛇猛虎,里中人莫敢獨往。意歡夜歸,亦無所畏焉。常有二鴉,客將至,必飛鳴。意歡整飾賓階坐榻,未畢,客果至矣。

作者簡介

杜光庭(850--933)字賓至,京兆杜陵(今陝西長安)人,寓居處州縉雲(今屬浙江)。懿宗時應舉不第,入天台山為道士。僖宗至蜀,召為內供奉,出入禁中,充麟德殿文章應制。王建據蜀建國,任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進戶部侍郎。後主王衍以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後歸隱青城山,自號東瀛子。著有《諫書》、《廣成集》、《錄異記》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