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簡稱IAS)是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並公布的會計一般規範。其目的是促成國際範圍內的會計行為的規範化。它不直接約束各國的會計活動,而通過納入各國的會計規範系統來對各國 (主要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會員所在國) 的會計活動施加影響。現已公布的國際會計準則有“會計政策的披露”、“存貨估價”、“折舊會計”、“財務報表”、“合併財務報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會計對價格變動的反映”、“非常事項與前期事項的處理和會計政策的改變”、“研究和開發活動的會計”、“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以後發生事項的處理”、“建築契約會計”、“所得稅會計”及“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的列示”,等等。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主要規定,規定,制定程式,已頒發的準則,準則區別,

基本介紹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著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計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籍記載,早在西周時代就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並對財物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的方法。在西漢還出現了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用以登記會計事項。以後各朝代都設有官吏管理錢糧、賦稅和財物的收支。宋代官廳中,辦理錢糧報銷或移交,要編造“四柱清冊”,通過“舊管(期初結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實在(期末結存)”的平衡公式進行結賬,結算本期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及其結果。這是中國會計學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成就。明末清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出現了以四柱為基礎的“龍門帳”,它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各項收入)、“繳”(各項支出)、“存”(各項資產)、“該”(各項負債)中大類,運用“進-繳=存-該”的平衡公式進行 古代賬簿核算,設總賬進行“分類記錄”,並編制“進繳表”(即利潤表)和“存該表”(即資產負債表),實行雙軌計算盈虧,在兩表上計算得出的盈虧數應當相等,稱為“合龍門”,以此核對全部賬目的正誤。之後,又產生了“四腳賬”(也稱“天地合賬”),這種方法是:對每一筆賬項既登記“來賬”,又登記“去賬”,以反映同一賬項的來龍去脈。“四柱清冊”、“龍門賬”和”四腳賬”顯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傳統中式簿民的特色。

歷史沿革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14、15世紀,由於歐洲資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發展。其主要標誌:一是利用貨幣計量進行價值核算;二是廣泛採用複式記帳法,從而形成現代會計的基本特徵和發展基石。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環境的影響,使傳統的財務會計不斷充實和完善,使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更加標準化、通用化和規範化。與此同時,會計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成本會計的基礎上,緊密配合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會計體系,從而使會計工作從傳統的事後記賬、算賬、報賬,轉為事前的預測與決策、事中的監督與控制、事後的核算與分析。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從此,現代會計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著現代化生產的迅速發展,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電子計算機技術廣泛套用於會計核算,使會計信息的蒐集、分類、處理、反饋等操作程式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會計科學的根本變革。
從不同角度考察會計,可對會計本質得出不同的認識。這些認識可概括為:(1)會計是反映和監督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一種方法,是管理經濟的工具。(2)會計是一個收集、處理和輸送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3)會計是通過收集處理和利用經濟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組織、控制、 古時賬簿調節和指導,促使人們比較分析,講求經濟效益的一種以價值活動為對象的管理活動。早期的會計包括審計。習慣上,對擔任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簡稱為會計,有時把會計作為會計學的同義語。
2005年11月8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秘書長王軍先生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席戴維.泰迪爵士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了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實質性趨同。

主要規定

規定

國際會計準則主要規定:
①會計報表中的某些項目應如何計量;
②應提供報表資料的最低限度。

制定程式

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程式是: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理事會選定題目,提交籌劃組;
初稿經理事會2/3以上表決通過,作為徵求意見稿廣為分發,蒐集意見;徵詢期通常為6個月,期滿時由籌劃組根據各方面意見研究修改,修改稿交理事會審議,經3/4以上表決通過,用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名義頒發。在制定準則以前,還可能對某些題目發表討論檔案。從選題到制定頒發,一般約需3年。
國際會計準則

已頒發的準則

截至1984年4月止,除國際會計準則序言外,已頒發的準則有:
①“會計政策的表達”,
②“在原始成本制度下存貨的計價和呈報”,
③“合併會計報表”,
④“折舊會計”,
⑤“會計報表應提供的資料”,
⑥“會計對物價變動的反映”,
⑦“財務狀況變動表”,
⑧“非常項目、前期項目和會計政策的改變”,
⑨“研究和開發活動的會計”,
⑩“意外事項和發生於資產負債表編制日以後的事項”,“建築契約會計”,“所得稅會計”,“反映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方法”,“按部編報的財務資料”,“反映物價變動影響的資料”"財產、設備和廠場資產會計",“租賃會計”,"營業收入的確認",“僱主會計報表上的退休津貼”,“政府補貼會計和政府資助的揭示”,“外匯率變動影響的會計”,“企業合併會計”,“借款利息的本金化”,“關係方面交易的反映”等。

準則區別

國際會計準則與美國會計準則的比較
美國會計準則通常被稱為“公認會計準則”(GAAP),主要由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包括150多項財務會計準則(FAS)。按照美國法律,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或管理權力屬於美國證監會(SEC),美國證監會將制定會計準則的工作委託給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但保留了否決權。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成立於1972年,性質上是民間專業機構,由高等院校專家、會計師事務所專家等組成,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獨立性。
共同點:一是運作機制相似,二者均為民間機構,由企業、專業團體資助,專門制定會計準則,不過FASB獲得了SEC的授權。二是制定準則程式相似,如前所述,二者制定準則都經過大量的調研、徵求意見、投票批准等程式,且透明度非常高。三是準則內容相似。儘管FASB發布的會計準則數量多於IASB,但其對相同業務的會計處理原則、方法等基本相似。
不同點:一是出發點不同。IASB的出發點是制定全球通用的會計準則,FASB則主要根據美國國內經濟活動的需要制定會計原則,主要適用於美國。二是基礎不同。IASB發布的會計準則主要是原則導向(Principe-based)的,目的是在基本原則一致的條件下,兼顧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因而比較精練、粗線條,其核心思想是只要企業在編制會計報表滿足了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的要求,那么報表就是真實、公允的,IFRS體系更加看終於專業人員的內在以及主觀判斷;FASB發布的會計準則主要是規則導向(Rule-based),其準則數量多,內容具體、細緻,其核心思想是儘可能多的將規則細化,是的每一項業務都有具體的準則作為指引,只要企業在編制報表時候完全滿足了相關要求,那么報表就整體上滿足了GAAP準則的思想,故這種依據一條一條的準則去檢測企業是否規範操作也被稱為逐項核查(Box-ticki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