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學

國際政治學

國際政治學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是揭示國際社會中各種國際政治行為主體之間的政治關係及其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得一門新興學科;是以國際社會各個行為主體之間的政治關係及其運行機制和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它不同於國際關係學,側重於研究國家間的政治關係。

其內容分四個層次:國際社會、行為主體、政治關係,一般規律。它是國際社會和國際交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一戰後才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在社會科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它也是一門交叉學科,包括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史、當代國際政治問題三個基本成分,對國際政治有重要指導作用。其主要流派有理想主義學派、現實主義學派、新現實主義學派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政治學
  • 類型:政治學的一個分支
  • 揭示:揭示國際社會中各種國際政治行
  • 類型:一門新興學科
基本概念,學科定位,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領域,研究層次,實用方法,學科歷史,形成,發展,研究方法,階級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系統分析法,比較方法,實證方法,

基本概念

學科定位

由於對國際政治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對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範圍和方法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國際政治學是政治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應以政治學的一般概念、方法和原理為基礎,以國家之間的政治交往為主要研究對象;另一些學者強調國際政治學的跨學科性質,認為它與國際關係史國際法、世界經濟等學科密不可分;也有人說,國際關係學已經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覆蓋了國際政治學的內容;還有的學者認為,國際政治學研究的是跨國關係,而世界政治學側重研究各國國內政治發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世界性政治變化。在實際運用中,國際政治、國際關係、世界政治、國際問題等概念往往混用,很難嚴格區分。

研究對象

1、國際社會是一定歷史時期內各個人類共同體或國家間相互交往關係的總和,是國際政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2、國際政治行為主體是國際政治社會中最主要的構成要素,包括國家行為主體,即主權國家,和非國家行為主體,即國際組織、跨國政黨、跨國公司等;
3、第三, 我們主要研究行為主體之間的政治關係。 最後,國際社會各構成要素之間政治關係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

研究內容

主要是研究和認識國際社會中國家與國家集團的行為表現、結構體系、基本特點、政治思潮,並探討國際政治關係發展變化的規律。當代國際政治已發展為一種多層次、多方位的結構體系,國際政治參與者日益增多,各種矛盾與競爭日益深化,新科技革命影響不斷擴大,因而,國際政治學的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泛。它主要包括:
第一,國際關係理論。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其他各種關係的整體上,探索國際關係運行和演變的規律。特別在當代,應對國際多元政治中的國際關係及其種種表現,在理論上進行科學的探討和認識,對國家的對外政策決策和外交實踐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國際關係史學科。它主要是研究國與國(包括國際組織)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關係,而著重的是研究國際政治關係的歷史發展進程及其規律。
第三,國際關係現狀研究。它主要是探討和分析當前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戰略格局、重大國際問題的形成與癥結、國際形勢發展的態勢與特點、各國外交戰略和政策的調整變化,並預測國際關係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

研究領域

國際政治學一般包括這樣一些研究領域:
①國際體系。當代國際體系由190多個主權國家組成。與國內社會不同的是,國際社會中不存在一個凌駕其上的政府,也缺乏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對國際體系的研究,集中於國際政治的結構,即各種國際政治力量的對比及分化組合、集團政治、政治均勢與格局、權力中心或“極”的形成與演變。
②戰爭與和平。防止國際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一直是國際政治學的中心課題。這方面的研究包括尋找國際衝突的根源、爆發戰爭的具體原因、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途徑、國際危機處理、軍備控制與裁軍、集體安全、核武器的作用、核戰略的演變等。有的學者還著重研究各國的對外政治戰略軍事戰略
③國家對外政策。國際政治的主要行為體是國家。如國家對外政策的國內根源、外交決策過程、國家領導人的個人素質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國家力量的綜合分析、國力對外交的制約、意識形態和宗教在外交中的作用、民族心理和傳統文化所形成的不同外交風格等諸多方面,都可以納入國家對外政策這一研究領域。
④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的相互作用。隨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以及科技革命的巨大衝擊,國際政治越來越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各國對外政策也越來越受到本國經濟實力和對外經濟需求的制約。諸如能源、人口、環境、糧食、禁毒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問題,單靠個別國家的努力無法解決。在國際合作趨勢加強的同時,南北矛盾加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摩擦的範圍擴大,孕育著新的國際矛盾和衝突,許多學者致力於這方面的專題研究,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問題。
⑤國際關係中的準則和法規。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聯合國憲章》原則等都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而它們的具體實施,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等則是國際政治學者面臨的重大研究課題。
⑥國際組織。世界性組織和地區性組織在當代國際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同主權國家一起構成國際政治的行為體。20世紀80年代後,政府間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乃至有政治影響的跨國公司急劇增加,其功能、結構、決策過程、運行機制、政治作用、發展方向等,都成為專門的研究課題。

研究層次

按照研究層次,國際政治學可分為全球性研究、地區性研究和國別研究;還可分為國際政治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等。

實用方法

1、國際政治系統論。50年代後期,系統論被引入政治學研究領域,國際政治學家開始運用系統論來研究國際政治問題,特別是研究國際政治社會和國際政治體系的形成、發展和變革。
2、國際政治溝通論。60年代以後科學行為主義方法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人物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卡爾·多伊奇。溝通論源於控制論,強調政治系統與其他諸系統一樣,是一個借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利用而實現維持、變化和控制的過程。
3、博弈論,又稱對策論。原是一種數學的運籌學方法,20世紀40年代被套用到經濟學中,用來分析經濟和貿易競爭。50 年代以後被廣泛套用於國際政治研究領域,最常見的國際政治博弈論模型有“小雞遊戲”、“囚犯的困境”等。
4、國際合作機制論。最早在國際問題研究中提出“國際合作機制”概念的是約翰·魯傑,他把國際合作機制定義為已經被一部分國家所接受的一系列相互期望、規則和規定、計畫、組織的能量和財政義務。
5、公共選擇範式。公共選擇被稱為“新政治經濟學方法”,主要是運用現代的或古典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政治過程和政治與經濟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新現實主義的研究方法之一。公共選擇範式主要是通過運用現代經濟學方法來對政治過程和政治與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
6、比較政治經濟方法。主要用來對國際政治經濟進行比較研究,其研究的重點是各種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的運行對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影響。

學科歷史

形成

形成條件
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確立和發展,為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國際分工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把世界各國從經濟上聯結成為一體,使得彼此間的聯繫日益密切,相互之間的依存關係不斷加深,從而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國際關係,構成了當今世界的國際政治社會。
2、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逐漸取代自由競爭而占據統治地位,自由資本主義發展成為壟斷資本主義。在這個階段,帝國主義國家為攫取高額的壟斷利潤而在經濟上和領土上將世界瓜分完畢,同時,也使整個世界形成為經濟和政治上的整體,形成了統一的資本主義全球國際關係體系。
3、國際政治學或國際關係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在西方國家迅速發展起來,並逐步形成較為專門和系統的國際政治教科書和理論著作。
理論淵源
對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學的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學科:
1、哲學。哲學是社會科學中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在東西方哲學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性論”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歷代哲學家都從人性的“善”或“惡”的角度出發,來分析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2、政治學。國際政治學作為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受政治學的影響最為直接。政治學說中的國家主權理、自由、平等和天賦人權理論,以及國家意志論、社會有機體論、功利主義和實證主義等等,都對國際關係理論具有重要的影響。
3、世界史學。世界史學對世界歷史中具體史實的研究,大量涉及到國際關係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而國際關係史的研究本身就是國際政治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4、國際法學。國際法是調整國家間相互關係,規定其權利與義務關係的原則和制度的總和,與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直接相關。國際法學自近代以後逐步完善,先於國際政治學而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
5、地理學。地理學與政治學的結合,早在古代就已出現。近代以後,隨著政治學的發展,出現了政治地理學和地緣政治學。地緣政治學從國家的地理狀況,以及不同的地理空間和位置的角度,論及了不同國家所應採取的國家戰略和對外政策。在國際政治學形成以後,成了國際政治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6、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起源於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的重商主義。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是政治與經濟、國家與市場的關係。早期的政治經濟學從一開始就將其套用於對國際問題的研究,論述了國際關係中的政治經濟互動,為後來國際政治學中的現實主義理論、新現實主義理論,特別是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發展

發展演變的四個階段
1、國際政治學的創立階段。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國際政治學處於初創階段。首先是在組織機構的發展。其次是各國大學、學院中的國際關係教學研究機構大量湧現,國際關係的課程有了明顯的發展,一些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教科書和論著作陸續出版。
2、西方完整的國際政治學的確立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至20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勝利對整個世界面貌的變化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3、國際政治學在全球範圍內大發展的時期(20世紀70-80年代)。首先,西方國際政治學有了新的發展。 其次,在西歐,與西歐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關係的實踐相適應,西歐主要國家的國際關係理論也有了很大發展。 第三,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際政治學相繼建立起來。
4、冷戰結束後的新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首先,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在理論體系、子學科的擴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均趨於完善。其次,當代馬克思主義取得新的進展。 第三,世界範圍內圍繞世界新秩序而進行的理論探討逐步深入。
隨著國際政治的發展,許多國家的政治家和學者對國際政治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從古代到近代都有許多關於對外關係的歷史記載和文稿、文集等。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學者寫出了一批有價值的著作,如國際關係史、歐洲外交史、中國對外關係史、世界大戰全史,以及國際法方面的著作。在革命戰爭年代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十分重視對國際形勢的觀察和分析,他們創造性地運用В.И.列寧關於帝國主義和殖民地的理論,寫出了一批有關國際政治的理論著作,並把它運用到制定中國革命戰略上來。其中毛澤東周恩來的著述在國際上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許多外事幹部和新聞工作者進入國際問題研究領域。50年代初,有幾所大學已開始了國際關係史、外交史的研究和教學,有一些較優秀的中外關係史著作問世。60年代初,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了加強外國問題研究的座談會,指導成立了一批國際問題研究機構,又在幾所大學裡設立了國際政治系,並創辦了幾種外國問題研究刊物。當時由於資料等種種條件的限制,國際問題的研究和教學多側重於國際動態以及對中國的對外政策進行解釋和宣傳方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國際政治學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遭受了嚴重干擾和破壞。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國際政治學的研究與教學才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有關研究單位、學會、研究會、大專院校的專業系科紛紛成立,國際政治理論與實際問題的研究成果,從數量到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究範圍也擴大到國際政治的許多重要領域。同時,注意了解和借鑑國外的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強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提出了建立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體系的構想。
中國的國際政治學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理論指導,提倡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的對外政策和國際鬥爭服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學科特點。如有關世界基本矛盾、時代特徵、國際統一戰線、三個世界的劃分、反對霸權主義、國際戰略格局、“東西南北”關係、在國際關係中求同存異、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等概念,都具有中國的特色。然而這一學科在中國起步較晚,學科基礎還不夠雄厚,許多分支領域的專門性研究尚待建立,對於國外有關該學科的發展及主要流派、觀點,還需進一步加深了解,作出更高水平的評介。

研究方法

國際政治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者的政治立場密切相關。對紛繁複雜的國際政治現象,需要從各個不同的觀察角度進行理解。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問題,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往往不盡相同。

階級分析法

它是馬克思主義學者研究國際政治的主要方法。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歸根結柢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國際政治的發展變化,也是受多種因素互動作用影響的,研究分析國際政治問題時,必須全面把握制約發展的各種因素。而在各種紛繁複雜的國際政治現象中,隱含著一定的階級關係。以階級分析方法看,在社會主義國家登上國際舞台後,國際政治鬥爭的本質特點則表現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即集中表現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殖民主義是階級壓迫的擴大和延伸,它形成以階級壓迫為基礎的殖民制度;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是爆發世界大戰的根源。
在社會主義國家以外,也有一部分學者試圖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觀察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學者提出的依附論。他們認為由於世界資本主義的擴張,許多開發中國家被迫參與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其結果是形成了“中心-外圍”的格局。“外圍”(指開發中國家)受“中心”(指已開發國家)的剝削,資源的剩餘價值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中心”,成為資本擴張的犧牲品,陷入難以逆轉的依附狀態。還有人指出跨國的資產階級在當代世界範圍內取得了統治權,跨國公司在其“整合”世界經濟的過程中,造就了一個“國際資產階級”,這個階級的成員將本人所屬民族的利益置於次要地位,相互勾結,並同跨國公司所在國的統治者結成特殊的聯盟。從世界範圍內看,存在著國際資產階級和國際工人階級的對立;在一個國家內部,又存在著國際資產階級的代理人同被剝削人民的矛盾和對抗。

結構分析法

國際政治體系不是各種政治現象雜亂無章的混合體,它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並按一定的規律運動。這種內在聯繫和規律的具體體現,就是國際政治的基本結構,或稱格局。分析國際結構的要旨,是找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組合或權力中心和國際舞台上最活躍的主角,分析它們之間的力量對比、相互關係和表現形式,以及政治後果。認清世界總體的和各地區的政治、戰略、經濟的基本結構,不僅有助於理解國際政治的發展變化,也可以為國家對外政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依據。

系統分析法

國際系統或體系是比國際結構含義更為廣泛的一個傳統概念。國際政治研究中的系統論,是西方學者在行為主義流行的60年代首先採用的。在西方國際政治學界影響較大的相互依賴論和一體化理論,是在系統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產生的。系統分析方法所研究的,可以是由所有主權國家組成的全球系統,可以是某一個國家的外交決策系統,也可以是某一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經營網路系統。全球系統包含若干個地區系統,後者是前者的子系統;某個國家的政治系統是地區系統的組成部分和子系統,這個國家的外交決策系統又是該國政治系統的子系統。每個層次的系統都有其特徵,可能是鬆散的、嚴密的、穩定的、不穩定的,但都力圖保持某種均衡,針對內外變化進行調整。每個系統都有其邊界,使它與活動環境相區別。每個系統又有其一定的開放性和適應性,有信息網路和輸入、輸出。某一系統(如國家政府)的輸出(如執行政策造成的後果)都會形成反饋,作為輸入重新進入該系統,如此循環往復。
系統分析方法強調大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把國際關係中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因素,看成一系列相互聯繫、相互作用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其中任何一個或一部分變數若發生變化,其他變數或變數組合就會同時變化或接連發生變化。國際系統是由無數個國家的和非國家的社會系統組成的。它們之間又有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因此,每個國際事件都必然有兩個根源,一個來自參與事件的社會系統,另一個來自有關係統之間的一連串相互作用。同樣,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一方面是國內政治的繼續,另一方面也是該國家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

比較方法

系統的比較方法主要描述國際關係史或外交史,對歷史經驗教訓進行總結。研究者力圖揭示在類似的國際條件下,某種現象的重複發生,告誡人們重視國際政治發展的歷史規律。
80年代後期,國外一些學者熱衷於“案例研究”,他們按照一般的調查方法設計出調查提綱,帶著同一組問題去考察許多不同的案例,希望通過案例的比較分析,建立一些模式,得出一些有啟發性的結論。如在國際衝突的研究中,一些歷史學家同政治學家合作,分析歷史上的若干事例,企圖找出哪些因素容易將國際矛盾和危機激化為大規模武裝衝突。其他形式的比較研究包括國際政治同國內政治的比較、各國對外政策的比較、決策過程的比較、國際人物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的比較、對外交產生影響的政治文化的比較等。這些方面的專題研究使國際政治學同比較政治學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

實證方法

在西方國際政治學中,實證方法是傳統的規範方法的對立面。所謂“規範方法”指的是強調價值判斷和道義原則,堅持對歷史和現實政治進行主觀上的定性分析。實證方法的特點是著重從客觀事實中取證,通過數據、公式、圖表、模擬等方式顯示國際關係的規律性,認為定量分析在國際問題研究中不但可行,而且必不可少。最常見的定量分析見於對各國綜合國力的評估。模擬方法則常用於軍事戰略的研究。80年代後期,中國學術界也出現了一些有關綜合國力的量化研究和戰略模擬分析方面的成果。但是,定量方法有其局限性,需要同定性方法相結合,這已經成為國際政治學者的共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