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戰區(國民革命軍抗日戰區)

抗日戰爭戰區

國民革命軍抗日戰區一般指本詞條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軍事部署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各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占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一般來說,抗日戰爭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戰爭戰區
  • 主體國民革命軍
  • 重心:第三戰區
  • 劃分時間:1937年至1945年 
  • 最初所轄範圍:山西,河北、山東、江蘇
  • 目的:為了應對戰爭形勢
初期部署,戰區劃分,首次劃分,二次劃分,三次劃分,四次劃分,戰區簡表,

初期部署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威脅,中國國民政府逐步開始準備對日本軍隊作戰。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戰區劃分示意圖抗日戰爭初期中國戰區劃分示意圖
193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1934年度國防計畫大綱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衛計畫大綱,將全國劃分為三道防衛區域線:第一線有察晉綏、魯、江浙、閩、粵桂區;第二線有察冀、魯、豫、皖、贛、湘區;第三線有晉綏、寧、甘、陝、鄂、川、滇區。同年春夏,蔣介石在對川、黔、陝等省視察後說:“對日應以長江以南與平漢路以西地區為主要陣線,以洛陽、襄陽、荊州、宜昌、常德為最後陣線;而以川、黔、陝三省為核心,甘肅、雲南為後方。”
1936年初,軍委會具體規定了當年的國防軍事主要任務。首先,確立了“以四川為作戰總根據地,大江以南以南京、南昌、武昌為作戰根據地,大江以北以太原、鄭州、洛陽、西安、漢口為作戰根據地”。其次,確立了對日作戰總方針,即“為保全國土完整,維持民族生存起見,應拒止敵人於沿海岸及平津以東與張家口以北地區,不得已時逐次占領預定陣地,作強韌之抗戰”。再次,在持久戰略思想和對日本作戰總方針的指導下,全國劃分為四個國防區:抗戰區為察、綏、冀、豫、蘇、浙、閩、粵;警備區為皖、贛、湘、桂;綏靖區為甘、陝、川、寧;預備區為陝、川、鄂、湘、桂、贛、滇、新、青、藏、康。軍委會為最高統帥部,在抗戰區內分別設六個國防軍總指揮部;在其它區域內設立一個由八省組成的預備軍總指揮部,並進一步劃出五道自北向南的抵抗線,以淮陰、徐州、歸德、開封、新寧、鄭州、洛陽一線為最後抵抗線。此外,還規定了預定戰場的陣地設定,將全國戰場劃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北正面,轄山東、冀察、河南、徐海區;二是晉綏側面,轄山西、綏遠區;三是東正面,轄江浙區;四是南海岸,轄閩粵區;五是警備區,轄陝甘寧青、湘鄂贛皖、桂、滇黔、川康區。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是時局轉變的關鍵。蔣介石被迫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初步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並在停止“剿共”的內戰政策後,開始集中精力對付日本的侵略。
1937年1月,國民政府擬訂了《民國廿六年度國防作戰計畫》甲乙兩案,1937年3月修訂完畢。該計畫不但取消了繼續內戰的內容,而且在上年度國防作戰計畫的基礎上,對中日兩國的形勢作了較為確切的分析和預測,明確提出了戰略上的“持久戰”和“消耗戰”的方針,要求於不得已時實行持久戰,逐次消耗敵軍戰鬥力,乘機轉移攻勢。根據預定作戰需要,全國劃為魯、冀察、豫、晉綏、徐州、江浙、閩粵七個國防區及陝甘寧青、湘鄂贛皖、川康、滇黔、桂五個警備區,分別置於第一線和總預備隊的位置上。同時,還部署了第一至第五方面軍分別在魯、冀察、江浙、閩粵各地的戰鬥任務。這次國防區的劃分,不僅體現了國民黨從內戰轉向抗戰的開始,也與七七事變後的戰區劃分大體接近。

戰區劃分

首次劃分

“戰區”的編制原為軍事委員會為抗日所作的軍事作戰部署,抗戰初期為五個戰區,至1945年增至十二個戰區。這些戰區分別受到各地行營指導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最高統帥部,以蔣介石為陸海空軍大元帥,統一指揮全國陸、海、空軍。行政院所屬的軍政部、海軍部,歸軍事委員會兼管。
抗戰時期,蔣介石一度集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等要職於一身。
自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至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的戰略防禦階段,國民政府主要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戰區劃分。此時,中國陸軍共170萬人,絕大部分兵力投入各戰區。
1937年8月7日,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了最高國防會議,制定了抗日戰略,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區劃分。根據抗日以“持久戰為作戰指導之基本主旨”的作戰指導方針,抗戰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程潛為參謀總長,將南北戰場劃分為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八路軍);
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司令長官為馮玉祥(後改由蔣介石兼),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後改為李宗仁),下轄第三、五集團軍;另將西南各省部隊編為、二、三、四四個預備軍,隨時聽候調遣。
第五戰區為連線南北兩戰場而設,具有“中樞”地位,作戰區域為蘇北及山東,司令長官為李宗仁,韓復集副之,轄韓復集、顧祝同2個集團軍。
直屬部隊
第一預備隊司令長官李宗仁;
第二預備隊司令長官劉湘;
第三預備隊司令長官龍雲;
第四預備隊司令長官何成濬;
第十七集團軍司令長官馬鴻逵;
第十八集團軍司令長官朱德;
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
空軍
(共九個大隊,各式飛機305架)
總司令蔣中正(兼);
前敵總指揮周至柔
海軍
(各種艦艇共66艘,總排水量五萬九千餘噸)
總司令陳紹寬
1937年9月17日,軍事委員會劃津浦路北段為第六戰區,以馮玉祥為司令長官。
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游沿岸布防。

二次劃分

1938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戰區劃分。此時華北幾乎全部淪陷,華東的上海、南京及長江下游幾乎全部失守,中國軍隊主力集中於華中地區。氣勢洶洶的日軍企圖進一步南北對進,合擊徐州,打通津浦路,然後沿隴海線西上,切斷平漢線,占領武漢。
隨著戰役中心向華中地區轉移,1938年1月17日,國民政府決定改組後的軍委會(蔣介石為委員長,何應欽任參謀總長)統率全國陸海空三軍,重新劃分了戰區,並任命了司令長官。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為程潛,在平漢路作戰;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在山西作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為顧祝同,在蘇浙作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為何應欽,在粵桂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為李宗仁,在津浦路作戰;
第六戰區、第七戰區撤銷。
第八戰區新增設,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守備甘寧青地區。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三次劃分

自1938年10月27日武漢失守至1945年初的戰略相持階段,國民政府只作過一次大規模的戰區劃分變動,其間進行過若干次調整。
這次戰區劃分於1939年初完成。因日軍占領武漢、廣州後,其戰線過長,兵力日益分散,便把“確保占領區”作為主要戰略目標,並將進攻重點轉向了敵後戰場。同時,由於戰略相持階段到來後,蔣介石於1938年至1939年先後在長沙、南嶽、西安等地召開軍事會議,檢討了第一期作戰的得失,制定了第二期作戰的戰略指導方針。方針指出:“國軍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之游擊隊,加強敵後方之控制與襲擾,化敵後方為前方,迫敵局限於點線,阻止其全面統制與物資掠奪,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調部隊輪流整訓,準備總反攻。”根據這一方針,軍委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何應欽為參謀總長,以陝、甘、青、川、湘、桂、黔、滇、康等省為抗戰基地,重新劃分了戰區並任命了司令長官: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1947年3月改編為西安綏靖公署);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1948年改制為太原綏靖公署);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後改制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另設魯蘇戰區、冀察戰區兩個游擊戰區,分別以于學忠、鹿鐘麟為總司令。因南北戰區相距數千里,難於統一指揮。
1938年12月,軍事委員會設立桂林行營、天水行營,分任西南、西北各戰區的作戰指揮。
桂林行營統轄第三、四、九戰區,天水行營統轄第一、二、五、八、十戰區及魯蘇、冀察戰區。
1939年2月,撤銷重慶行營,改在成都及西昌分別設立成都行轅和西昌行轅。10月,恢復設定第六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12月,增設昆明行營。
1940年4月,撤銷桂林行營、天水行營。5月15日,撤銷第十戰區。

四次劃分

1945年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失利,其敗局已定。日軍在中國戰場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戰役上的勝利無法改變其戰略上的失敗。同時,為接受美援,配合盟軍對敵展開攻勢,國民政府決定重新劃分戰區,準備戰略反攻。
這次戰區劃分始於1944年冬在昆明成立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軍委會參謀長何應欽兼任司令,負責統一指揮及整訓西南各戰區諸部隊,並將兵力縮編為四個方面軍及昆明防守司令部。盧漢、張發奎、湯恩伯、王耀武依次任四個方面軍的總司令,雲南、粵桂邊界、黔、湘西分別為其作戰地區。此外,陸軍總司令部還有直屬部隊6個軍。
1945年4月,為了進一步適應對日反攻作戰的需要,最高統帥部調整了戰區的劃分,並公布了三大行轅、十大戰區及六個綏靖區的戰鬥序列:軍委會委員長贛州行轅主任為顧祝同(轄第三、七、九戰區),漢中行轅主任為李宗仁(轄第一、五、十戰區及冀察戰區),昆明行轅主任為龍雲(轄23師等)。十大戰區的司令長官是:
第一戰區胡宗南代,轄陝甘寧及豫西,計6個集團軍;
第二戰區閻錫山,轄晉西,計5個集團軍;
第三戰區顧祝同,轄浙南、贛東、閩北,計3個集團軍;
第四戰區張發奎部,改編為第二方面軍;
第五戰區劉峙,計2個集團軍;
第六戰區孫連仲,轄鄂西和湘西,計3個集團軍及長江上游江防總司令吳奇偉部、湘鄂川黔邊區清剿總指揮傅仲芳部;
第七戰區余漢謀,轄贛南粵北,計1個集團軍及閩粵贛邊區總司令香漢屏部;
第八戰區朱紹良,轄陝甘寧青綏,計4個集團軍;
第九戰區薛岳,轄贛西南,計2個集團軍又4個軍(含新四軍);
第十戰區李品仙,轄鄂豫皖邊界,共3個集團軍。
六個綏靖公署分別為:川陝鄂邊區、川康、廣西、太原、粵東、滇黔綏靖公署,主任依次是劉文輝、潘文華、鄧錫侯、李宗仁(兼)、閻錫山(兼)、余漢謀(兼),此外還設中國駐印軍司令長官部、重慶衛戍司令部、河南省警備司令部及軍委會直屬部隊。
1945年6月26日,增設第十一戰區(後來的保定綏靖公署)、第十二戰區(後來的張垣綏靖公署),分別以孫連仲、傅作義為司令長官,準備接收華北。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蔣介石中國戰區為15個受降區,由中國國民黨所屬部隊分別接收侵華日軍128萬餘人投降。其中,第十一戰區接收平津和冀魯,第十二戰區接收熱河綏遠察哈爾。軍事委員會於1945年9月設立北平行營(也就是後來的華北剿總)、東北行營(後來的東北剿總)。10月,撤銷昆明行營。12月,設立武漢行營(後來的華中剿總)。1946年3月,設立西北行營(後來的西北軍政長官公署)。4月,撤銷成都行轅,改設重慶行營。

戰區簡表

戰區
所轄地區
(1937年8月底)
司令長官
(1937年8月底)
所轄地區
(1938年初)
司令長官
(1938年初)
所轄地區
(1945年2月)
司令長官
(1945年2月)
第一戰區
河北北部、山東北部
蔣介石
河南、安徽北部
衛立煌
陝西南部
胡宗南
第二戰區
山西、察哈爾、綏遠
閻錫山
山西、陝西北部
閻錫山
閻錫山
第三戰區
江蘇、浙江
馮玉祥
(後由蔣介石兼)
浙江、福建
江蘇、安徽南部
顧祝同
顧祝同
第四戰區
廣東、福建
何應欽
廣東、廣西
何應欽
張發奎
第五戰區
山東南部、江蘇北部
蔣介石
(後由李宗仁任)
安徽、湖北北部
河南南部
李宗仁
劉峙
第六戰區
重慶、湖北西部
陳誠
湖北西部
孫連仲
第七戰區
蘇南、皖南、浙北
劉湘
廣東
余漢謀
第八戰區
綏遠、寧夏
甘肅、青海
蔣介石
(兼)
朱紹良
第九戰區
湖北南部
湖南、江西
陳誠
(薛岳代理)
薛岳
第十戰區
陝西
蔣鼎文
安徽
李品仙
第十一戰區
北平、天津
華北
孫連仲
第十二戰區
傅作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