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之精神

國小之精神

《國小之精神》匯集了作者近30年來對成都師範附屬國小和其他國小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作者研究了成師附小100年的發展歷程,並以成師附小為樣板,從系統科學、思維科學、教育建模的新視點來研究國小之精神,提煉出“國小精神”。《國小之精神》將成師附小的國小精神概括為兩點:科學人文精神和樂觀自由精神;將成師附小的學校精神具體細化為五點:赤誠與信心,健康與使命,智慧的養成,期望與創新,幸福的願景。《國小之精神》提出一個鮮明的口號:“感恩母校”。一所學校的每一位校友,如果分別以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情力回報母校,則有利於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小之精神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
  • 頁數:210頁
  • 開本:16
  • 定價:28.00
  • 作者:查有梁
  • 出版日期:2008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849153
  • 品牌:四川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國小之精神》理論結合案例,有較多的創新,論述簡明,可讀性強,有啟發性。發揚國小之精神,每一位公民都有責任。《國小之精神》適合廣大國小教師和校長們閱讀參考,師範學院的學生以及廣大學生家長讀了《國小之精神》也會受到啟迪。

作者簡介

查有梁,1942年1月生於四川成都。1963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管理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理論組成員(1987~2002)。北京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學術顧問。出版專著《系統科學與教育》、《牛頓力學的橫向研究》、《恩格斯與物理學》、《大教育論》、《教育建模》、《新教學模式之建構》、《給教師的20把鑰匙》等二十餘種,出版詩集《教育詩:童心》和《教育詩:創新》,發表論文一百多篇。有多項研究成果獲得政府獎。獲韓素音中國/西方科學家交流基金資助。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物理系高級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科學史系高級訪問學者。
1980年以來,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從事研究,致力於套用系統科學方法研究教育學和物理學。被評為四川省先進工作者、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圖書目錄

上篇:獻給母校的老師
第一章 簡論國小精神,
成師附小的“科學人文精神”
成師附小的“樂觀自由精神”
成師附國小校精神具體細化

第二章 成師附小百年歷程考
成都師範學校始建於1904年
成師附小創辦於1908年
1914年有了“附屬國小”的名稱
1949年以後,成師附小愈辦愈好
成都師範學校及其附屬國小的歷史沿革圖
成師附小百年歷程的反思

第三章 感恩母校
感恩母校是優良傳統
為什麼要感恩母校
我們怎樣感恩母校
同學們都在感恩母校

第四章 老師與學生
老師的愛心
我們的夢
學老師的方法教女兒
學老師的方法教兒子

第五章 教師的生命與使命
生命可貴,使命更為可貴
熱愛學生,一視同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四大支柱”與“四大素質”
“四大理念”與“四大支柱”
兩位偉大的教師:李冰與文翁
“星星”、“氣球”、“大園丁”
教師的使命光榮而又艱巨

第六章 從情知教學到高效教學
情感與認知“水乳交融”
教書育人,貴在融合
教書育人,科研興校
靈活選擇教學原則
高效教學模式的探索

第七章 成師附小的辦學模式
國小的辦學模式應選擇“素質模式”
關鍵在於提高教師素質
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個性發展
要不斷提高家長素質

第八章 成師附小的教學模式
以情促知,以知促情
以行促知,以知促行
以群促知,以知促群
國小語文教學的創新

第九章 成師附小的課程模式
課程的科學分類
正規課程,核心課程
非正規課程
非正式課程
非正常課程
活動課程

第十章 成師附小的管理模式
辦學模式決定管理模式
管理的科學分類
情感管理是以人為中心
科學管理是以事為中心
情感與科學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四種基本的管理模式
實際套用大多是基本模式的組合

第十一章 國小教育科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國小教育的科學模式的提出
科學發展觀是繼承的創新
“大學之道”的人才觀
“道法自然”的自然觀
“小康大同”的社會觀
“天人合一”的科學觀
人民教育,終身教育,素質教育
黨的教育方針與素質教育
和平發展,和諧教育,素質教育
個人本位,社會本位,素質教育

第十二章 教育模式研究與創新人才培養
素質教育與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與教學模式
可供選擇的多種教學模式
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創新教學模式

下篇:獻給國小的老師
第十三章 國小教育的和美模式
建構有特色的辦學模式
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去
內化給每位師生,外化為社會認同
建構辦學模式的功能
辦學模式需要操作規程配套
辦學模式要物化為成果
和美教育模式有強大的生命力
從“五朵金花”到“百朵金花”

第十四章 國小課堂的新教學觀
教學的目的觀
教學的過程觀
教學的評價觀
和諧教學觀

第十五章 一所國小的大教學研究
用思維模式分類重新認識教學行為
課堂案例分析方法的歸類
課堂案例分析的思考問題
課堂案例分析的模式建構

第十六章 美國國小的蒙台梭利模式
蒙台梭利法
米星灣蒙台梭利學校
對蒙台梭利法的評價
蒙台梭利法的發展

第十七章 吟誦童謠,身心健康
熱愛家鄉,歌頌祖國
培養品德,開發智慧
增長知識,豐富想像
參與遊戲,快樂生活
矯正發音,推廣國語
姚嗣芳老師的鼓勵
《詩意語文學本》序

第十八章 熟讀經典,受益無窮
熟讀經典,學會做人
熟讀經典,學會創新
學會繼承,學會發展
怎樣教兒童熟讀經典

第十九章 為12節語文課“教學建模”
“句型-遊戲”教學模式
“圖畫-啟發”教學模式
“表述-試改”教學模式
“詩文-審美”教學模式
“讀講-情感”教學模式
“觀察-作文”教學模式
“讀書-審美”教學模式
“體語-表演”教學模式
“角色一體驗”教學模式
“寫作-交流”教學模式
“朗讀-審美”教學模式
“品讀-感受”教學模式

第二十章 為9節數學課“教學建模”
“遊戲-感知”教學模式
“遊戲-比賽”教學模式
“展示-遊戲”教學模式
“項目-活動”教學模式
“操作-嘗試”教學模式
“問題-編寫”教學模式
“活動-探究”教學模式
“實驗-歸納”教學模式
“操作-發現”教學模式
教學建模的10條建議
教學策略的16條建議
後記

文摘

要實現素質教育的上述信念,做到教學有系統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需要創新教學模式,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創新人才。我認為,必須要讓教師有創新教學模式的自由。絕不能自上而下用行政推動的方式,用一些不合實際的框框、形式、教條限制教師的創造。少數的幾種教學模式不可能包打天下。每一個具體的教學模式都有它的套用條件和它的局限性。同理,每一個具體的教學模式都有它的實用性和它的必要性。
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是很不相同的。在基礎教育中,不可能用一種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去作普遍要求。學習科學時,應該強調探究問題,理解規律。學習文學時,學習的特點是熟讀經典,領悟發揮。學習技術時學習的特點是設計方案,操作試驗。學習藝術時,學習的特點是模仿鑑賞,審美立美。文學、藝術的學習方式與科學、技術的學習方式是很不相同的。有效的接受性學習、生動的啟發式學習,在基礎教育中仍占主要地位。研究性學習只能是適當滲透,不能喧賓奪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發揮主體性。由教師與學生之間關係“耦合”的強與弱,或者說由教學過程的“重心”偏向教的方面還是偏向學的方面,可以引申出五種教學模式:問答模式、授課模式、自學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在基礎教育階段(國小和中學),問答模式、授課模式、自學模式仍是主要的教學模式,而合作模式和研究模式只能是滲透其中,孕育其中,而不可能作為一種普遍實施的教學模式。這是由青少年的認知水平所決定的。
新課程改革中,有人要求教師每一節課僅有的40分鐘中,一定要落實“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要求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有“三維”共七個方面的目標,這是不合理的。“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的總體目標,而不是一節課的目標。在基礎教育中,一節課的教學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抓住主要矛盾。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必須專一,不可能完成太多的目標,目標過多,其結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標都落空。教學是藝術,要在全國範圍推行一種作法,不可能成功。
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方式的套用是有條件的。自主方法並不完全適合基礎教育。自主的學習方式在基礎教育中常常容易導致課堂學習中的放任。這不利於兒童成長。探索、探究的方法適合於自然科學的課程,但並不太適合於其他課程。語文和外文的主要學習方法是閱讀和背誦,而不是探索;數學的主要學習方法是思考與練習。

後記

人們都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受到優質教育,特別是受到優質的基礎教育。在我們中國,這種優質教育是有的,而且愈來愈多。已建校100周年的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國小就是優質教育的代表之一。1947年至1953年,我是這所國小的學生。一進學校就感到快樂,老師從來都是鼓勵學生,啟發學生。我們的老師大多是當時的“四川省立成都女子師範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我們所有同學在做人、做事、做學問等方面的基礎都不錯;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等學科都學得較好;學校要求很嚴格,但學生學得比較輕鬆。我們真正享受了“輕負擔、高質量”的國小教育。老師們在快樂地教,學生們在快樂地學。同班的同學經過升學考試,分到了不同的中學,在中學的成績和表現都很好,很多同學還上了大學。同學們在工作中都對社會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大家一致認為,國小的基礎是關鍵,是人生的重要起點。
在國小五年級時,開始學“自然常識”,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影響了我的職業選擇。學校定期舉行科學實驗演示,有老師演示,也有同學演示。例如演示大氣壓的存在,演示日食和月食,演示光的折射,演示發電機和電動機,還有許多有趣的化學實驗和生物學實驗。1951年,學校新來一位叫晏以心的年輕男教師,他教我們的“自然常識。”我問他:“太陽系有哪九大行星?”他能一一地說出來。2007年,晏老師還對我說:“你想考我,我剛到附小,你就問我太陽系有哪九大行星。”我想,當時不是考老師,而是愛問問題。這都是成師附小的老師們提倡的。前兩年,世界天文學家召開大會,表決同意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1963年,我成為一位中學物理學教師。我在教國中學生時,幾乎把高中物理學的有趣的實驗都給國中學生演示了,目的是讓學生對學科學有很大的興趣。這完全是從成師附小的老師們那裡學來的。

序言

《國小之精神》這本書,是作者獻給母校的一本書,是為紀念成都師範學校附屬國小(以下簡稱成師附小)建校100周年而作。《國小之精神》這本書,也是獻給天下所有國小老師的一本書。《國小之精神》這本書,也是獻給曾經是小學生,而今是小學生的家長們的一本書。
經我們國小同年級同學們的批准,《國小之精神》這本書,代表成師附小1953年畢業的同學,即成師附小69班和70班的全體同學,獻給母校的所有老師。感謝他們對學生們滿懷赤誠的耐心教誨,是老師們教我們學會做人,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作者積四十多年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之經歷,認認真真地完成這本書的寫作。在寫作過程中,作者的心情一直非常愉悅,像製作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一樣,期望早些將這一件藝術品贈送給母校,贈送給同學,提供給天下的老師們和家長們,讓他們分享優質教育的成果。
我們要感謝成師附小的創始人陸慎言校長,他的教育思想是先進的。100年前,他就提出“勤、潔、公、實”的校訓,要求全校師生要遵循校訓,努力做到勤奮學習、潔身自好、公而忘私、實事求是。這為成師附小的“科學人文精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100年前,陸慎言校長在四川較早創辦“女子學校”、“女子中學”、“女子師範學校”、“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國小”。這種辦學的精神,就是提倡婦女解放、婦女自由的精神,提倡兒童解放、兒童自由的精神,提倡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樂觀自由的精神。
作者從系統科學、思維科學、教育建模的新視點來研究國小之精神,將成師附小的“國小精神”概括為科學人文精神和樂觀自由精神;將成師附小的學校精神具體細化為赤誠與信心、健康與使命、智慧的養成、期望與創新、幸福的願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