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

為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高效率、高水平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20年4月25日發布《關於設定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的通知》,決定在現有國家醫學中心規劃的基礎上,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為主體設定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以期提高新發突發傳染病處置能力,強化科研攻關力量,培養骨幹人才梯隊,全面提升我國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基本介紹

中心簡介,成立背景,發展歷史,科研成就,

中心簡介

為提高新發突發傳染病處置能力,提升全國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和醫療救治水平,4月25日國家衛健委下文,決定在現有國家醫學中心規劃的基礎上,增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該中心將落戶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是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為主體,致力於防控機制、保障隊伍、平台構建、管理模式、網路體系等方面的研究與建設,打造集預防、預警、救治、管理、教學、研究等一體化醫學中心。

成立背景

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對疫情預警預測機制、早期檢測評估能力、公共管理和社會治理能力、科技創新與防控救治協同等問題也在進行反思與探索。
此次以武漢同濟醫院為主體設定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將致力於防控機制、保障隊伍、平台構建、管理模式、網路體系等方面的研究與建設,打造集預防、預警、救治、管理、教學、研究等一體化醫學中心,以期實現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效防控與救治,保障民眾生命健康與安全。

發展歷史

2020年7月,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動工開建。截至目前,致力於疑難危重症的平戰結合醫療救治中心已動工建設,總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6月底主體機構封頂,明年6月竣工。

科研成就

在2020年疫情期間,同濟醫院全力投入、主動擔當,中法新城院區和光谷院區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危重救治定點醫院,開創了綜合醫院整院區收治新冠肺炎布局,牽頭制定並發布新冠肺炎重症診療指南和管理流程,同時接管了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領導和指揮下,42支援鄂醫療隊與同濟醫院醫療隊擰成一股繩,落實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累計接診發熱患者42414人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538人次,其中重症患者累計2332人次,危重症患者868人次,接管的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992人。在“武漢保衛戰”中,同濟醫院在開放重症的床位數、救治重症的病人數、發熱病人接診數均為全國之最。“同濟經驗”受到國務院應對新冠病毒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2021年1月14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發布了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院管理實踐》,詳細介紹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代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醫院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