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瀾鎮(四川什邡市回瀾鎮)

回瀾鎮(四川什邡市回瀾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回瀾鎮地處川西平原北部,德陽市域西部,什邡市域東南部,距成都40公里,距德陽20公里,距什邡市區1公里,是什邡市的南大門重鎮。全鎮幅員面積28.72平方千米,平均海撥為507米,西北稍高,東南略低,地勢平坦。轄7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6676人(2017)。共有耕地面積2.2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回瀾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什邡市
  • 地理位置川西平原北部
  • 面積:28.72平方千米 
  • 人口:26676人(2017) 
  • 耕地面積:2.48萬
歷史,地理環境,行政規劃,社會,交通,經濟,地圖信息,

歷史

回瀾原名回瀾鄉,清朝時期便設鄉,時謂方二圖。民國二十四年設聯保,稱上興聯保。民國二十九年復置為鄉,因鄉府所在地有洛水支流迂迴曲流,清邑令有一塊“洛水回蘭”字碑,遂改名為回瀾鄉。1950年6月,為便於管理,分設回瀾、慧劍兩鄉。1956年兩鄉合併還原為回瀾鄉。1958年6月改鄉為人民公社,1984年又恢復鄉名。1995年撤鄉建鎮改為現在的回瀾鎮。

地理環境

全鎮系第四紀全新統和上更新統(即“廣漢層”)的新沖積、洪積物混合地質,故土地肥沃。全鎮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暖夏熱,雨量充足。年平均溫度15.8℃,無霜期約280天。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菸葉、川芎、蔬菜等。全鎮小麥、水稻已基本實現機播、機收。近年來,堅持種養結合,鞏固基地建設,突出特色,實施產業帶動,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通過政府引導和扶持,已建成了優質糧油、蔬菜、中藥材、畜禽養殖為主的四大農業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特色。西芹協會成立以來致使西芹暢銷成都、甘肅、陝西、重慶、雲南等地。目前,回瀾蔬菜已成功註冊為“瀾豐”牌優質蔬菜商標,產品信息便在四川農經網上廣為發布,為回瀾經濟農作物贏得了更為廣闊的市場。今年,全鎮雙低油菜達到了6000餘畝,常年蔬菜達到了8900餘畝。實施稻鴨共作工程3000餘畝,養鴨達45295羽。

行政規劃

合村並組工作全面完成,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目標管理考核機制健全,幹部作風建設成效明顯,“鄉風文明十進村”、“十大惠民行動”活動有序開展,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穩步推進。
當前,鎮黨委、政府正帶領全鎮各族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和擴權強縣兩大發展契機,緊緊圍繞建設新型工業強鎮、改善民生、維護穩定,深入紮實開展“黨員先鋒”和“衝刺全國百強,促進什邡新跨越”主題實踐活動,開拓創新、攻堅破難、銳意進取,為實現回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團結奮鬥。

社會

3個社區:李子園社區 ,雀柱社區 ,柏樹社區
7個行政村:玉皇村,石羊村 ,慧劍村 ,魚橋村 ,回龍村 ,龍橋村 ,萬豐村

交通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廣什、廣青(正在建設或擴建)高速公路、廣青鐵路、60米乾道、百米大道貫穿鎮轄眾多村居,基本實現七通一平。全鎮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組組通水泥、瀝青機耕道,村村已通公車。修建U型渠30餘公里,全面實現抗旱灌溉。共建成了沼氣池1400餘口,達到“三改”要求360戶。已村村實現開通光纖電視、廣播與電話網路。

經濟

全鎮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足。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菸葉、川芎、蔬菜等。龍橋村魚腥草種植的GAP認證,建成全市第一家魚腥草有機種植基地。全鎮現有協會和專業合作社18個,其中西芹協會被中國科協和財政部授予“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因工作突出回瀾鎮先後被德陽市委、市政府授予“蔬菜種植專業鎮和養殖專業鎮”“金橋工程”優秀組織單位等榮譽。同時,堅持政府引導、民眾參與的原則,全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鎮東西兩翼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產業互融、共榮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全鎮年度國民生產總值實現36690萬元,工業增加值實現22434萬元,第三產業實現40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5000元。2003年以來,由於什邡市城南新區工業園區入駐回瀾,帶動了鎮域二、三產業的迅猛發展,鎮引企業崇泰、洛水機械、合陽機電、龍騰、慧丰采油機械、硝酸鉀廠等相繼入駐,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又相繼引進宏力、同佳機械等4家企業,以及海棠花園、檀香館等一批上檔次餐飲服務業落戶,實現招商引資4000餘萬元,初步形成了機械加工與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現代工業城鎮發展格局。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回瀾鎮委(文興路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