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無量心
  • 主要內容:慈、悲、喜、舍 
  • 出自:《大般涅槃經典》
  • 類別:佛教用語
  • 梵文: Caturapramāṇāḥ
釋義,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實例,內容,四無量心介紹,什麼叫四無量心,佛教,慈悲喜舍,

釋義

基本解釋

所謂慈無量心,即友愛之心,能與眾生安樂之心。悲無量心,即同情他人的痛苦,救拔眾生脫離苦境。喜無量心,即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歡喜之心。舍無量心,即如上三心亦不執著,又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對待之,故又名等心,或者均心、平心。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

引證解釋

大大般涅槃經典中的解釋:
《大般涅槃經典》卷十五佛解釋說: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 我心怡悅
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 住平等舍
隆慧法師的解釋:
慈悲喜舍,顧名思義,是以維護佛教的修行、弘法、教育以及慈善事業為主體。為了更好的發揚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發揮佛教在構築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下,並繼承中國佛教歷代濟貧救苦的優良傳統,延續太虛大師主張佛教積極入世的思想和民國時期佛教救世利人的慈善事業。發揚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理念,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惡、不分親疏,對一切苦難的民眾予以誠摯、平等的關懷和救助。“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行願,以人為本,積極入世,展開扶貧救濟、醫療治病、賑災克難、敬老恤孤、助學扶教等各項慈善事業,並在隆慧法師積極引導廣大社會民眾和佛教信徒參與佛教慈善事業,使社會民眾內心充滿慈悲和仁愛。教富濟貧,讓富有的人們能奉獻自己的愛心,引發內心的慈悲善根,修積陰德,廣種福田,富而好仁;救困安貧,使貧困的民眾得到救助,心生安樂,貧而感恩;自利利他,為佛教弟子提供一個弘法修行的渠道,積功累德,回向淨土成為資糧,往生極樂,圓成佛道。
通過濟貧教富的各項慈善事業,化解社會階層的差別和對立,淨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諧社會;使廣大的社會民眾接觸、了解和正確認識佛教,覺悟人生。歡迎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積極參與,共築東林慈善社會公益平台。用慈悲愛心,完善自我,奉獻人生,讓青史留名,讓子孫效賢;用菩提心,修福修慧,弘法利生,讓他人解脫,讓自己成就。

實例

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不顧生命,救落水者,是為慈悲;
汶川玉樹大地震,舉國民眾慷慨解囊,是為喜舍。

內容

四無量心介紹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悟入佛的知見,解脫生死煩惱,降服其心最為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降服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的心,降服其心,則不執我、法二見,能心生平等,口出愛語,身入正道。為何要斷除我法二執呢?心生執著,必能引生煩惱,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痛則不通”。身體不通,會生身病;心裡不通,會生心病。身心失衡,不生輕安,必然成為障道因緣。
我執又名人執,妄執人有實在的我體。眾生身體原為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如妄執具有主宰作用、實在不壞的我體存在,進而就會產生“我”與“我所”等妄想分別。人生誰也無法避免生、老、病、死,還有什麼執著可存?法執,又名法我執,執著一切法實有。將所有存在的法認為本質是固定不變,進而就會產生“實法”與“定法”等妄想分別。應知一切法皆是方便,不能“得指舍月”。
所以,我們要具備四無量心,讓心平等,才能斷除煩惱,與佛道相應。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心能夠引導行者普緣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智功德,稱為四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不執而舍離如上三心,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讓行者的內心充滿慈愛、大悲、歡喜和舍離,得以遠離煩惱,自在解脫。

什麼叫四無量心

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的眾生,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名為無量。再分釋於下:
一、慈無量心: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世人多隻知自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悲心似海的宏願,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只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裡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裡則暗暗歡喜。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歡樂的事,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
四、舍無量心: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為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捨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存著,正以一澤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舍無量心。
昔佛在世時,曾授提婆達多鹽湯,因提婆達多好酥膩食物,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堪忍受,呻吟稱念:“南無佛,南無佛!”那時佛在其住處禪定中,聽到此音聲,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達多頭腹,授與鹽湯,令其服飲,得到病癒。而提婆達多叛佛害佛,佛不記冤而救之,以慈使其樂,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親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無量心。佛所成就的四無量心,不與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眾生之樂為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為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舍心無住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
談到這裡,不免有人會問:在生活中如何用四無量心去對治六根本煩惱呢?是用慈心對治貪心,還是用悲心對治嗔心呢?法無定法,四無量心中任何一個無量心都能對治六根本煩惱中的任何一個煩惱。如果將四無量心和六根本煩惱的對治用相應方法的來排列,難免落入牽強,難免產生機械。佛在經典裡面明示,如能明了一經、一偈,解行並重,法無高下,平等皆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應該明了其內在的含義,落到實際生活中才是關鍵。
靜中得見佛法妙,萬緣放下才知道,緣分就是福,健康快樂就是福,隨念法行,正念分明,處處覺悟,不捨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步入佛法,早日消除業障,按佛陀的八正道去生活,從心靈散亂、無聊、痛苦的黑暗中,走向自在,法樂,智慧的光明!借凡心,立聖志,老實念佛信願行證,力求精進,與佛契合、 成就淨業
2.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即大、大、大、大的心,是佛菩薩偉大胸襟與人格的表現。所謂‘大’就是給予眾生無邊的樂,而且衷心希望別人自在、歡,更難能可貴的是,自己力行實踐給予別人快樂,而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就是‘無緣大’的道理。因為菩薩深刻體會:‘眾生即自己’,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譬如宇宙萬有的根源,本是從善良的‘真如本性’所生的,我們尋到根時,方才真正明了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樹枝,樹枝生樹葉,雖然有很多的枝葉(如不同的宗教、種族),但這些全是一個自己,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由於菩薩體會到眾生一體,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盡義務,不享權利,這樣的胸襟的確令人動容啊!
所謂‘大’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眾生永遠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離苦得樂,永脫生死輪迴之苦。然而眾生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痛苦,乃是由於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待人、處事、接物。語云:‘人不學,不知義’,所謂‘義’就是要了解那些是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眾生因為迷惑顛倒,是故胡作妄為,因而要承受苦的果報。菩薩見到眾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盡心盡力從事教學的工作,從觀念上開啟眾生的智慧,並且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期徹底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這就是‘同體大’的真義。
‘大’就是菩薩於行菩薩道中,以財務、勞力、智慧為眾生服務,並且見到眾生離開了無邊的痛苦,內心感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與法充滿。此外,菩薩在服務別人的過程當中,能夠‘甘願做,歡受’,即使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誤會,皆能夠欣然接受,毫無怨言。語云:‘人逢事精神爽’,我們如果能學習菩薩,從工作當中,利益一切眾生,並獲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會心生歡
‘大’就是菩薩‘一切皆’的不執著精神與氣魄。所謂‘大大得,小小得,不不得’,以一句‘阿彌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盡虛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個真正能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越得下,就越能看得開,也就越能為眾人服務,並且積功累德,所擁有的就更多。我們須知,要棄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是違反菩薩道(即己為人)的一切,統統都要,這樣的人才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擇,故大亦不離智慧,大是完全放下一切的執著。如此,方能漸漸破除我執,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
總之,‘是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存心,我們實應效法菩薩此種‘無私無我’的精神,來使自己心地清淨,進而達到心靈淨化的目標。

佛教

佛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舍,於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無量,指無有限量。這是佛教高尚的道德觀念,也是大乘佛教十分重要的自利利他的菩薩法門。
佛教信眾們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修行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可以淨化身心,高尚、完善人格,
廣利大眾,造福國家、社會。
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喜是法本淨喜,舍是離一切執。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
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
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
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的密切。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
《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
”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盤,
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
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輪。
例如:佛陀因地割肉餵鷹、捨身飼虎
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
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愿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
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
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
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
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
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
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
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
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
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
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
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
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
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
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
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
。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
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
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舍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
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舍,是一種無上的智慧型。所謂:“捨得,捨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
同樣地,
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
更要舍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舍,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納異己,
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虛。
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拚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
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
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慈悲喜舍,本為一體

慈悲喜舍

慈——關愛世間一切眾生
悲——憐憫世間一切受苦的眾生
喜——對一切善舉悉皆隨喜
舍——爭取眾生與眾生之間的平等
慈悲對治痴
喜對治嗔恚
舍對治貪愛
慈悲喜舍,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
(梵maitrī),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愿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梵,巴利karunā〕,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與樂,悲名拔苦”。
〔梵muditā〕或作“隨喜”,謂對眾生歡喜友愛的態度,尤其是對眾生的幸福快樂慶幸、喜悅,即為“我為你高興”之喜。
〔梵upekṣa,巴利upekkhā〕,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