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臨邛鎮

臨邛鎮現有耕地面積57995畝,是邛崍市的主要糧食生產基地;有工業企業124戶,形成了果蔬加工、肉食品加工、醫藥及醫藥包裝、林竹紙、白酒五個產業集群;臨邛鎮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巴蜀建城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有千古傳誦的文君井、邛窖遺址,有山清水秀的白鶴山、竹溪湖、幽居寺、盤陀寺等旅遊景點,天台山旅遊線貫穿全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臨邛鎮
  • 所屬地區:四川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人口:141979人
臨邛鎮-地理概況,臨邛鎮-歷史沿革,臨邛鎮-特色資源,臨邛鎮-社會環境,臨邛鎮-經濟概況,臨邛鎮-招商環境,

臨邛鎮-地理概況


臨邛鎮臨邛鎮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部,是邛崍市城區所在地,是邛崍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幅員面積13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62.7米,最低海拔488.7米,壩內海拔高度平均約500米,地貌為山、丘、壩俱有。臨邛鎮轄6個辦事處,23個村,18個社區,435個村民小組,249個居民小組,總戶數17145戶,常住人口141979人,其中農業人口80246人,非農業人口61733人,是四川省特大鎮之一。臨邛鎮對外交通便捷,連線成溫邛高速公路和成雅高速公路。
邛崍,古稱臨邛,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位於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幅員1384平方公里,轄24個鎮鄉,人口64萬,其中,城鎮人口26萬。距成都國際航空港50公里,成溫邛高速公路和成新邛高等級公路橫貫其境,規劃中的邛名高速公路即將啟動,公路網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
邛崍築城置縣已有2300餘年,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是西漢才女卓文君的故鄉,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演繹的中國經典愛情故事“鳳求凰”就誕生在這裡。“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千古佳話,為這片土地平添了浪漫動人的色彩。 “舟船爭路、車馬塞道、商旅斂財”。歷史上的邛崍,工商興盛。而今,“國家級生態示範市”、“省級衛生城市”、“成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市”、“中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市)”、“國家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中國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和四川省唯一以“食品飲料”命名的生產基地和成都市規劃重點發展的食品飲料工業基地等眾多沉甸甸的殊榮,則是“臨邛自古稱繁庶”的現實寫照。
臨邛,一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正以營建文化生態休閒旅遊的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實施“工業強市,開放富市”戰略,打造“三區一基地”(工業集中發展區、城區和重點鎮、生態休閒旅遊區和特色資源加工基地),強力推進工業集約化、農業產業化、鄉村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
四川臨邛鎮

臨邛鎮-歷史沿革


臨邛鎮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臨邛鎮揚起了奮進的風帆:1988年成為本縣的第一個“億元鎮”,1993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評為“四川鄉鎮200強(名列97)”,1995年獲“中國鄉鎮企業投資環境100強”稱號,2002年獲“四川鄉鎮經濟實力100強”稱號。
臨邛鎮西依邛崍山麓,東瞰川西平原,為邛崍市所在地。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守張若在此築城,迄今2300餘年,先後為郡州、縣、市治地,軍、鎮及道署駐地,曾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成都西出第一重鎮,一直是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天府南來第一州之美譽”。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邛人從事漁豬和農業生產,形成了早期的農耕聚落。開明氏遷成都以前,古稱“蜀身茸道”的南方絲綢之路即已存在,其西道經過臨邛。“臨邛自古稱繁庶”。作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鎮,蜀地同滇藏的要線,悠悠二千餘載,生息繁衍於斯土斯地的臨邛人民辛勤耕耘,為巴蜀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西漢時,有卓王孫冶鐵鑄錢而“富甲天下”,有臨邛絲綢——“邛州貢布”入貢宮廷。並經南方絲綢之路遠銷域外。唐時,有邛酒“卓女燒春濃美”;“臨邛茶”為茶之珍品。作為中國彩繪瓷的故鄉。興於晉,盛於唐宋的邛腰。所燒制的邛陶製品,造型釉彩均屬一流。“酒縣”、“茶鄉”、“陶都”、“綢城”之美譽,自漢唐以來即遠播八方。
漫長的歷史歲月,社會動盪,民難安寧;為爭生存、爭自由。臨邛民眾多次奮起抗戰。唐僖中和二年(882年)春,邛州牙官阡能聚萬眾造反。明思宗崇禎五年(1632年),臨邛民眾開展“五蠹”鬥爭。清宣統三年(1911年)6月,川省起保路風潮,臨邛民眾積極參與爭“川漢路權”。民國16年(1927年)冬,中共地下黨特別支部在城關建立。民國17年(1928年)秋冬,地下黨在城郊區組織秘密農會,反對軍閥預征糧款。民國23年(1934年),組織開展武裝鬥爭,在鎮域建立川康邊中國工農紅軍游擊大隊第五中隊和第四中隊。民國38年(1949年)秋,中共地下黨域廂支部組建川康邊人民游擊縱隊臨邛直屬大隊。此後,配合人民解放軍消滅國民黨李文兵團,平息土匪叛亂,進行了血與火的鬥爭。
江山更迭,新章譜寫。獲得解放的臨邛鎮域人民民眾,投身“四大任務”運動,土地改革以後,廣大農民民眾互助組農業生產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從工副業起步發展社隊企業,區域民眾自1951年興辦機器打米廠始,多年間興辦街道企業。域鄉發展之路曲折而艱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吹到臨邛,揚起了改革的風帆。鎮區農業和農村經歷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到了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值達2.9億元。鎮區工商企業達6563家,實現總產值30億元,工業產值23.9億元。
“兩千年秦漢文化,九千里綠色風情”。臨邛鎮域有白鶴山、九里泮、竹溪湖、磐陀山、天台山等風景名勝區鑲嵌其間。有西漢“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文君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十方堂、邛窯遺址等眾多歷史文化瑰寶,旅遊資源豐富且特色鮮明。

臨邛鎮-特色資源


臨邛鎮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邛崍獨特而豐富的資源優勢。
邛崍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天然氣的地方,川西地區最大天然氣供氣基地,2008年已探明儲量400億立方米,並伴生豐富的石油和鉀鹽,承擔著向成都及周邊區(市)縣供氣任務,日供應量達250萬立方米。
境內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氣候溫和,適宜種植各種蔬菜,是成都市無公害蔬菜二線生產基地,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年出欄生豬200萬頭;國家級秸稈氨化肉牛生產示範縣,年出欄肉牛3.5萬頭;邛崍還躋身成都市優質羊生產基地和肉鴨生產加工基地。
邛崍林木蔥鬱,生態優良,森林覆蓋率達42%,為成都市最大的竹源基地,面積達28萬畝;邛崍種植中藥材更是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藥材公司常年收購的就有250多種;邛崍是巴蜀最早的栽桑養蠶、生產絲綢的地方之一,我國古代遠通西亞、南亞各國的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還享有“萬擔茶鄉”的美譽,擁有茶園5萬多畝,年產乾茶1800多噸。
青山連綿,江流縈繞,邛崍旅遊資源頗具特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雲媚”而聞名於世;以古樹、古寺、古坊、古橋、古街、古驛道、古民居為特色的平樂古鎮,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鄉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2004年,來邛旅遊人次超過11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逾億元。正著力構建特色引力強,市場優勢大,經濟效益佳的“川西旅遊強市”。

臨邛鎮-社會環境


臨邛鎮在比較中定位,在定位中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中,邛崍統籌規劃,突出交通建設為重點,帶動了能源、通訊和水利等建設突飛猛進。
拓展交通運輸體系,實現邛崍市村村通水泥路。建成220KV和110KV變電站各一座,供電能力達10萬KvA;有具有環狀供水系列的現代化自來水廠兩座,年供水量達10萬噸;程控電話達10萬門,移動通訊基站覆蓋全境……一系列的江河治理、農業綜合開發水利等工程建設,電網、氣網和水網改造,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亮點,深掘文化內涵。邛崍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發展,寫下一部部精彩之作。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一幢幢高樓不斷崛起,一片片小區相繼落成,打造秦漢風情的文君街,興建寬闊的五彩廣場、城北廣場。在舊城改造的同時,邛崍又將城市建設向縱深拓展,啟動城市新區建設,啟動寬闊、氣派的城北幹道建設,文脈堰引水入城工程,進一步增添與自然融合的古街風貌,開展城市生態系統建設。
放眼邛崍,綠樹鬱鬱蔥蔥,草坪青翠欲滴,公園四季如春;古樸的民風、宜居的城市、和諧的社會……邛崍,一流的人居環境已初顯風華。

臨邛鎮-經濟概況


臨邛鎮審時度勢,運籌帷幄。邛崍按照“大手筆、高起點、高標準、新跨越”的要求,提升核心競爭力。依託特色資源,著力工業集中發展區,最佳化發展布局,全力打造工業集中發展區,營造投資發展“窪地”,構建商客財富的聚合平台,形成食品工業為龍頭,醫藥及藥用包裝業與化工業為支柱,商貿、旅遊、現代農業為增長點的特色經濟新格局。
作為千年“酒鄉”,邛酒在全國酒業以及酒文化的發展史上舉足輕重。得天獨厚的釀造條件,精湛的傳統工藝,湧現了一批資產過億元的邛酒生產企業集團。酒類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東南亞等地。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工業正在崛起。一批科技型、成長型製藥企業正在壯大。這些企業科技含量高,發展勢頭好,前景廣闊……
高起點的規劃、雙贏的政策、誠信的城市、高效益的回報……成都海普平原藥業、四川振鵬達食品、四川金利實業、成都崍山紙業、高宇化工、宇源化工、長江科技等20多家大型企業相繼落戶。
工業集中發展區的崛起,一大批重點企業的引進,助推了邛崍經濟的快速發展。
樹牢科學發展觀,注重理念創新、機制創新。邛崍實施“強畜牧、興竹業、優茶桑、重特色”的戰略,農業資源得到整合與提升。
用發展現代工業的思路、理念和方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科研、生產、加工、行銷一條龍服務,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綠色食品加工示範園區。園區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格局初步形成,畜牧、竹業、茶葉、蠶桑為主的四大特色產業和生豬、肉羊、糧油、水果、制種五個特色產業帶相互連動。
文君米業集團投資3000萬元從日本和四川大學引進米業深加工項目,先後成立了國田農業、國田科技、國田連鎖等公司,實現多元化擴張,帶動15萬農戶增收1000多萬元。
生豬產業鏈條不斷加粗延伸,繼四川金利實業投資2600萬元建設的新廠竣工後,春源集團也興建年加工100萬頭生豬的新廠,武漢恩彼公司更斥巨資新建血粉加工廠;制種企業集群發展,嘉禾種業、綠丹種業、蜀龍種業、德龍正成等企業紛紛投資建廠、從事制種,制種面積發展趨近萬畝;從深圳引進的振鵬達公司刀豆種植基地和果蔬基地,規模不斷擴張,帶動農戶就業、增收明顯;崍山紙業啟動了總投資達3億元的20萬噸紙板遷建擴產工程,進入了全國500家最大造紙企業行列。
“文君”、“花秋”等綠茶、花茶和傳統川茶,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蠶桑市場前景可觀,竹林產銷欣欣向榮,糧油、水果、蔬菜源源不斷運往省內外……
邛崍,在希望的原野上托起了新的太陽。

臨邛鎮-招商環境


臨邛鎮搭建招商平台,最佳化投資環境,全方位推進對外開放,邛崍成績喜人。
“人人都是招商環境,個個都是邛崍形象”。邛崍進一步提高開放意識,在邛崍市範圍營造了更加優越的招商環境,再造了更加合理的服務流程,制定更加了“惠人利己”的政策。在項目用地、規費收取等方面為投資者提供極大優惠,搭建廣闊的招商平台,拓寬對外合作通道。
邛崍堅持開放富市,不斷完善招商服務機構,組建了高素質的招商工作隊伍,在上海、寧波、紹興、東莞和成都等地設立駐外招商辦事處。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融為一體,邛崍採取項目招商、網上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積極組織、參與富有成效的招商引資活動,先後多次組團遠赴港澳和沿海各大城市舉行招商活動,加強與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大力建設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強化投資軟環境建設力度,建立和完善了“親商、安商、富商”的工作機制,構建了項目投資的“綠色通道”。嚴格實行“一站式”辦公、“一門制”收費、“一口清”告知的“一條龍”服務,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熱情、高效、快捷、優質的服務。
創業熱土,商機無限。邛崍鼓勵在高新技術、食品飲料、醫藥、化工以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等領域投資開發,願為優秀人才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提供廣闊的空間。
邛崍,城市經濟發展推動工業良性循環,工業結構最佳化帶動農業產業化騰飛,招商引資實現了雙贏。邛崍,正朝著全省資源利用強市、現代農業強市和文化生態強市邁進。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過去,邛崍敢為人先,創造了驕人的業績;今天,邛崍將一如既往開拓奮進,再鑄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