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小提琴曲)

用音樂最早抒寫"四季"的,是義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莽莽穹蒼的萬生萬物,都有可現的情態。唯有時光——那晝夜平分的歲月,四時更迭的季節,卻無形地運行著,猶若流雲逝水,去不復歸。但是,時光的無形妙手卻在大自然這塊有形的巨大畫幅上,繪出了自己的四季輪迴、春夏秋冬的壯美英姿。四季不僅是大地人間的動人傑作,也是藝術家筆下誘人的題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季》
  • 外文名稱:Le quattro stagioni
  • 所屬專輯: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
  • 譜曲:維瓦爾第
  • 音樂風格:巴洛克,古典
  • 作者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 類型:室內樂
  • 屬於:音樂
作者簡介,作品簡介,導聽,春,夏,秋,冬,樂器,原版,室內樂,版本評論,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約1675-1741)
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自幼學習小提琴與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貧女音樂學校教師及樂長。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樂隊來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兩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樂器來演奏的協奏曲和實為管弦樂重奏曲的大等,以富於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著稱。此外,還作有歌劇十餘部,以及康塔塔、經文歌、三重奏鳴曲、奏鳴曲等。他的音樂天才啟迪了後來的巴羅克大音樂家,尤其是他豐富的作品和新穎的、科學的歌劇創作方法,刺激了現代義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作品簡介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作品大約作於1725年,是維瓦爾第大約五十歲時發表並獻給波希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共十二部協奏曲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
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長盛不衰。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在維瓦爾第之前,還沒有人以標題音樂的方式譜寫過協奏曲。
由於維瓦爾第的《四季》屬於標題音樂,所以從形式上看,自然較其他協奏曲顯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這樣反而更能表現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這四部作品畫意盎然,激發出人們對巴洛克時代音樂的濃厚興趣。
《四季》的標題分別為:
《春》E大調、《夏》g小調、《秋》F大調、《冬》f小調。
其中以《春》的第一樂章(快板)最為著名,音樂展開輕快愉悅的旋律,使人聯想到春天的蔥綠;
《夏》則出乎意料之外,表現出夏天的疲乏、炎熱、惱人;
《秋》描寫的是收穫季節中,農民們飲酒作樂、慶祝豐收的快活景象,這個樂章歡快而又活潑;
《冬》描寫人們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態,以及由爐旁眺望窗外雪景等景象,其中第二樂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編為輕音樂而廣為流傳。

導聽

《四季》只是維瓦爾第於1725年以《和聲與創新試驗》為總名的一套十二首協奏曲(作品第8號)中的第一首。他在每首協奏曲前加了一首解釋音樂的十四行詩,這些十四行詩(可能是維瓦爾第本人所作)並非驚人之筆,但音樂顯然確實用來極為詳細地描寫十四行詩中所說的一字一句。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發生的誤解,維瓦爾第把十四行詩的每一句印在它所解釋的樂曲各句的上方;甚至還印了進一步說明的句。 我們從四首十四行詩中摘印‘春“與“秋”兩首,以說明維瓦爾第如何套用描繪性詩歌。
E大調,作品第8號,第一首:春光重返大地。
鳥兒歡快鳴囀,熱情迎接春天。
微風輕拂泉水,細聲密語潺潺流。
烏雲籠罩天空,電光閃閃,雷聲隆隆。
雲散雨止,小鳥又唱起動人的歌曲。
在鮮花叢生的牧場上,
在簌簌作響的枝葉下,
牧童和他的忠實的狗正在入睡。
在春光明媚的燦爛天空下,
應著農村風笛的歡歌,
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
1、Allegro
開始的副歌確定整個樂章的標題“春光重返”的意境。義大利原文的節奏就幾乎可以使人聯想到這一興高采烈的曲調,或反之,這一曲調暗示了語言的節奏:
第一個形成對比的小提琴獨奏插部的樂隊中的另兩把小提琴獨奏作為伴奏,這裡標有“鳥之歌”,由輕柔的顫音和細緻的獨奏跑句組成.這一插部的中途繼續著十四行詩“鳥兒歡快鳴囀,熱情迎接春天”。
開始的副歌很快地重複之後,小提琴中的輕聲絮語組成第二個插部(相當於十四行詩的C字部分),它先現了一個半世紀後華格納的《齊格弗里德》中的森林的喃喃細語。 副歌的第二次再現(字母D)後是“電光閃閃,雷聲隆隆”,由小提琴聲部迅速跑動的音階相隨後整個弦樂組中低音上的碎弓加以描繪。
2、Largo e pianissimo sempre
慢樂章於字母F處開始,樂隊描寫牧羊人小睡(獨奏小提琴的徐緩而流暢的旋律)外加一個顯然不能納入十四行詩的描繪性片段。 牧童的“忠實的狗”顯然在清醒地守衛著,因為中提琴被要求以“非常響亮而短促”的重複音符來模仿狗的叫聲。聽眾可以感覺到這一天真的細節給維瓦爾第帶來的心情愉快,因為狗在整個樂章中自始至終吠叫不停 。
3、Allegro
鄉村舞曲開始的曲調(十四行詩中的字母G)令人想起農村的風笛。小提琴中的輕快活潑的曲調,和模仿風笛嗡嗡聲的低音弦樂器中的持續音都造成這樣的印象。

為了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曲意,維瓦爾第在這部小提琴套曲《四季》的總譜扉頁上曾相應地題寫過一首14行短詩,用以簡單描述每一樂章的音樂內容,以文字形式描繪每個樂章所力圖表現的主題,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在維瓦爾第之前,還沒有人以標題音樂的方式譜寫過協奏曲。在這裡,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詩句吧。
《夏》
一、夏日炎炎,畜群睏倦,松林似火燒。斑鳩和金翅雀在聲聲歌唱。清新的微風迎面吹來,轉瞬間陣陣北風勁吹。牧人驚恐,為自天而降的厄運而哭泣。
二、睏倦的病體輾轉難眠,更懼怕那電閃和雷鳴,畜群也為蒼蠅所困擾。
三、啊!他的恐懼才剛開始:傾盆而降的冰雹,毀壞了他的莊稼。
賞析:
第一章樂隊輕弱斷續地奏出音調,象是烈日下人們揮汗喘息。它懶散地蠕動著,缺乏生氣。接著,獨奏小提琴飛湧出急馳的音流,在高音八度上點點閃爍的音響,就象是杜鵑在啼叫。隨後,樂隊也加入了杜鵑小合唱。在樂隊長音背景下,獨奏小提琴奏出婉轉的音調。小提琴齊奏的輕盈音似陣風徐來。轉瞬之間,炎熱又咄咄逼人了。熱風與涼風的對抗,醞釀著暴風驟雨。獨奏小提琴唱出悲調,表達了牧人沮喪和擔憂的心情。
慢板的第二樂章傾訴了炎夏惱人的情景。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輕奏出同音反覆的單調音型,模擬蚊蠅的嗡嗡聲。在這個煩擾的背景下,獨奏小提琴奏出一支不安的旋律。它時時被樂隊齊奏的隆隆雷聲打斷,然後,又以急切的音調祈求獲得身心的片刻安寧。
暴風雨在第三樂章降臨。樂隊以急板速度奏出飛動的音符,象是大雨傾瀉而下,低音區發出雷鳴,更催來幾乎尋覓不到旋律線的急馳音符。樂隊的五次齊奏和獨奏小提琴的四次獨奏,毫無例外地融匯於暴風雨的橫虐進發之中。作曲家在這個樂章卷會注釋上寫著:“夏天,劇烈的季節”。這首樂曲人們也常稱為“夏日的雷雨”。作曲家充分發揮了小提琴華美的演奏技巧,取得了精彩的藝術效果。

F大調,作品第8號,第三首。
A、農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 B、許多人痛飲美酒,興高采烈。 C、結束慶典,昏昏欲睡。D、眾人遠離歌舞,呼吸清新空氣。時間已到,大家去享受美夢。 E、黎明破曉,獵人出發。 F、號角、獵犬和槍枝,隨身攜帶,人們追捕,獵物逃竄。G、槍聲和犬吠,一片嘈雜,獵物惶惶不安,精疲力竭。 H、受傷而逃。奄奄而死。
1、農民載歌載舞:A1iegro第一樂章相當於十四行詩的頭四行(A—B—C)。開始時的剛勁有力的副歌上標有頭兩行的字句(字母A)。以後的兩行(B和C)是一個有補充標題“醉漢”的插部。酗酒者狂飲,腦子越來越不清醒,步履蹣跚,東倒西歪,這些都由那位技巧輝煌的小提琴獨奏者擔當,醉漢的天昏地轉變得更為狂野,與此同時,比較清醒的慶賀者的歌曲以副歌的形式一再重現。
醉漢們終於癱倒,沉入夢鄉,這時維瓦爾第突然離開第一樂章的正常急速,頓時慢下來,進入Largetto。
2、沉睡的醉漢:Adagio緩饅的第二樂章越來越輕,表示睡得越來越熟,它與十四行詩的第二個四行(字母D)相應。
3、狩獵:A11egro自有記錄以來,音樂家們部很喜歡用狩獵號角聲,但是這一樂章的副歌中以小提琴所模仿的原始獵號聲,必定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用這樣一個主題作為管弦樂曲整個一個樂章的基礎的最早範例。幾個插部仍然主要是由小提琴獨奏奏出,說明獵物的奔逃和逐漸衰竭而死。

維瓦爾第《四季》十四行詩的中文譯本:《冬》
第一樂章:北風凜冽,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戰慄不止,頓足奔跑路途艱,牙齒咯咯直打戰。
第二樂章:熊熊爐火暖身心,室外雨雪下不停。
第三樂章:冰上溜,慢慢行,謹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轉而摔倒,爬起身來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邊。
第一樂章是一首不過份的快板樂章。維瓦爾第為此樂章音樂所做出的文字提示是這樣的:“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人們簌簌發抖,牙齒打顫,渾身凍僵。”在這一樂章中,維瓦爾第用極其形象的音樂語彙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冬天北風凜冽、大雪紛飛的嚴寒景象。
第二樂章是一首廣板,題詩中寫道:“壁爐旁度日,舒適又滿足。”與第一樂章相比,這段音樂富有著很溫暖的氣息與恬靜的氛圍,它仿佛是辛勞了一年的人們在冬日裡的美麗夢幻,又仿佛聖誕樹下和樂融融,全家團圓。
第三樂章是一首快板,題詩為:“冰上滑行,緩慢又小心,最怕摔跤,可是一個急轉身,已經滑倒在地。”這是一個充滿了諧趣的樂章,維瓦爾第曾在總譜上特別寫道:“這就是冬天,雖然它給人們帶來了寒冷,然而它也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快樂。” 儘管作曲家維瓦爾第在“冬”這首協奏曲中用音樂所描摹出的冬天是寒冷、蕭瑟的,但其中也蘊含了一種對春天的渴望與啟盼,畢竟“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樂器

原版

弦樂四重奏、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小號、圓號、大鍵琴。

室內樂

三聲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版本評論

四季錄音版本評論:
維瓦爾第四季是古典音樂中錄音最多的,但是演繹水平往往千差萬別,列舉四個版本如下:
Il Giardino Armonico在TELDEC的錄音,Onofri獨奏,Antonini指揮
Biondi在Virgin的錄音,Biondi獨奏與指揮Europa Galante
Carmignola在Sony的錄音,Marcon指揮Venice Baroque Orchestra
Alessandrini在OPUS111的錄音,Azzaro、Ferreira、Secondi與Vicari獨奏,Alessandrini指揮Concerto Italiano
此四版錄音均為義大利本土古樂團用古樂器的演繹,接著逐個分析。
Il Giardino Armonico版把“搖滾”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所謂“搖滾”風格,是九十年代提出的,有人評論IGA的演奏具有搖滾的基因,而此時Biondi還處在OPUS111公司的“文雅”時期,IGA的這種風格的演奏應該是很少見的。這個版本的鍵盤通奏低音完全按照維瓦爾第作品列表上所註明的來選擇,《春》、《夏》、《冬》全部使用了室內管風琴,《秋》使用了羽管鍵琴(估計這也能算缺點,選擇通奏低音不懂變通,有些人覺得《春》的通奏低音用管風琴不合適),而和弦通奏低音又加入了雙頸琉特琴(一般四季錄音不會使用),這樣嚴瑾和豐富的通奏低音選擇估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Onofri在慢樂章中的裝飾音也是非常自然,而維瓦爾第作品的慢樂章裝飾音的演奏是許多獨奏者所忽略的,甚至一些巴洛克提琴演奏者也對此無動於衷,演奏慢樂章時只按樂譜演奏,絲毫沒有裝飾音。而此版的缺點其實也如優點那么多,可能是錄音時間比較早的關係,所用的四季樂譜居然是阿姆斯特丹的老版本,這個樂譜有些錯誤的地方,可能是當時的印刷問題和抄譜員的失誤吧。而現在公認的四季版本是保存在曼徹斯特公共圖書館的版本,專門研究這方面資料的專家Paul Everett認為這個版本是1726年為了給羅馬的收藏家Cardinal Pietro Ottoboni(亨德爾科萊里等音樂家的贊助者)演奏而從威尼斯帶來的版本。這個版本是最接近維瓦爾第初衷的版本比如在《春》第一樂章的第45小節,加入了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輪奏。他還更正了一些因錯印而流傳到現在已變成了傳統的錯誤,如《冬》第二樂章結尾處的顫音。IGA版的另一處敗筆就是秋的第一樂章的演奏中居然出現了不自然的小提琴滑音,而且此滑音是那種不和諧的滑音。還有就是《冬》第一樂章中一開始獨奏後的齊奏,實在是太恐怖了,感覺弦樂根本就不是拉出來的,而是用弓擊打琴弦,出來的音色竟如同定音鼓,連旋律也聽不出。
接下來是Biondi在Virgin的錄音,他應該錄過兩次四季,第一次是在OPUS111錄的。奇怪的是他的樂隊在OPUS111時和Virgin時表現完全不一樣,讓人感覺是兩個樂隊,樂隊變得“搖滾”無比,絕對不輸給Il Giardino Armonico。《夏》第三樂章,羽管鍵琴也完全隨弦樂興奮了起來,速度極快無比,《秋》第三樂章開頭的漸強,《冬》第一樂章的頓弓,完全是Biondi想像力的體現。
Carmignola是個人風格極強的怪才,使得他的錄音一聽就知道是他演奏的,他也錄過兩個版本的四季,一個是在DIVOX與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ca的錄音,這版一直以來被譽為四季的最佳版本,以至於這個已絕版的四季現在被炒到了天價。而第二次在Sony與Marcon和Venice Baroque Orchestra的錄音,托Sony的福,使得這版四季的錄音出乎意料的好。而Marcon和Carmignola轉入Sony旗下後創建的Venice Baroque Orchestra是古樂新秀,此樂團風格也如Il Giardino Armonico一般,Carmignola與這個樂團合作錄的音更是把他個人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錄的這版四季似乎是技巧最為精湛的,這個版本似乎從頭到尾無任何裝飾音,“忠實”于樂譜的精神可見一斑,。
最後一個就是Alessandrini指揮Concerto Italiano的版本了。此版本與另三版不太一樣,用了4個來自樂團的小提琴家各演奏了一首作品。可惜在該唱片上市前夕,擔任《春》的獨奏的小提琴家Stefania Azzaro女士驟然辭世,此唱片成為了她的絕唱。此唱片的樂句表情是最為豐富的,以至於每個樂章持續的時間都要比其他版本長得多,所以這個版本也可以說是最為深情的。而這版的小提琴演奏也把裝飾音即興發揮到了極致,使人感到維瓦爾第協奏曲的慢樂章原來也是如此豐富多彩的。而這個版本的缺點就在於通奏低音全部使用了羽管鍵琴,也許指揮是想使作品的低音更為統一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