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出自《論語·為政》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而立”。

漢迄清為止,歷代大儒傳統解釋:立就是做事合於禮,做事能夠考慮周到了,但是這時候還有迷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迷惑。

本義:指生活上失意窮困,缺乏信心,無希望,缺乏尊嚴的一種精神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十而不惑
  • 出處:《論語·為政》
  • 舊解:到了四十歲,才不迷惑
  • 提出者:孔子
  • 本義:生活上失意窮困,缺乏信心
詞條出處,詞條背景,舊解,本義,

詞條出處

《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詞條背景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三歲去世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舊解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這段時間是人生的黃金階段,
到了“三十而立”。身體狀況最好!(立:高,一生中最佳時期,人過三十天過午,就是這個意思)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不為外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懂得自然的規律法則。(命:規律、法則)
六十而耳順”,六十歲的時候自己可以聽得進不同意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歲的時候可以從心所欲的乾任何事情,不會幹出出格的事。

本義

(一)生活上失意窮困,缺乏信心
(二)訴求上無法表達,缺乏尊嚴
(三)心理上嚴重失衡,缺乏調適
四十歲是一個人身體全面加速衰老的時刻,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社會上有一種人群稱為失意群體,往往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明白自己人生的質量基本定型了。與年輕人的朝氣,聰明,適應與體魄相比,一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四零”人員更難通過學習知識技能改變生存現狀,一旦事業無成、家庭敗落,對未來生活更容易產生絕望情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