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香雪(喔香雪)

喔,香雪(鐵凝著短篇小說)

喔香雪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喔,香雪》是鐵凝的代表作,於1982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及首屆“青年文學”創作獎。《喔,香雪》描寫的是香雪們天真爛漫、活潑向上的純美形象,再現了山里姑娘的自愛自尊和她們對文明的追求,給人以生命美的啟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喔,香雪
  • 作者:鐵凝
  • 創作時間:1982年6月 
  • 體裁:短篇小說
  • 出處:《青年文學》 
內容梗概,寫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形象賞析,作品評價,個人評價,外界評價,作者簡介,所獲榮譽,

內容梗概

小說以一個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兒溝為敘述和抒情背景,通過對香雪等一群鄉村少女的心理活動的生動描摹,敘寫了每天只停一分鐘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並由此抒發了優美而內涵豐富的情感。作品主要描寫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歷險經歷:她在那停車一分鐘的間隙里,毅然踏進了火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個嚮往已久的帶磁鐵的泡沫塑膠鉛筆盒。為此,她甘願被父母責怪,而且一個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這對一個平時說話不多,膽子又小的山村少女來說,需要極大的勇氣。作者還有意交代了香雪這一舉動的心理動力,那就是對山外文明的嚮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後、擺脫貧窮的迫切心情,還有山里姑娘的自愛自尊。以清新雋永的筆調錶現了一個在閉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對都市文明的嚮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寫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時期,政治性、階級性成了人唯一屬性和文藝批評的唯一標準,人道主義完全被驅逐出文藝創作的領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人道主義才又在中國興盛起來。鐵凝的小說《喔,香雪》正是產生於這個時候,小說借台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和喜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喔,香雪》,標題清新可人,富有詩意。鐵凝的作品,擅長捕捉人物的細微心理活動,並以精妙的語言傳達作家敏銳而細膩的藝術感覺。《喔,香雪》是這方面的代表作。1982年發表後,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喔,香雪》以一個偏遠的小山村作為故事展開的背景。小小的台兒溝是一個閉塞、孤獨、貧窮的角落,那兒的人們過著幾乎是封閉式的生活。他們隱藏在大山的皺褶里,無從知曉山外的世界。然而,前進著的生活浪潮終究會衝擊每一個角落。火車開進了深山,也就為深山中的人們帶來了山外的新鮮事兒。在台兒溝停留一分鐘的火車打破了山村往昔的寂靜,撥動了山村人平靜的心,帶來了山外陌生新鮮的氣息,誘發了山村人的不安與渴望。正是這短暫的一分鐘,為山村人、特別是青年人提供了觀察、了解山外天地的可貴時機。作家寫山村姑娘們為那一分鐘而急急吃飯、細細打扮的一段,寥寥幾筆,卻傳達出多么豐厚的生活意蘊:現代生活的強大誘惑力、山村姑娘們奔向現代文明的急切與真誠……
17歲的香雪總是第一個出門。巨大的火車使她興奮也使她恐懼的描寫,極生動地表現了村姑的好奇與純樸混雜在一起的微妙心緒。她的夥伴們感興趣的是乘客的首飾和漂亮的乘務員,香雪卻與眾不同——她注意的是乘客的書包,她關心的是北京的大學要不要小山溝的人。尤其是那個帶磁鐵的泡沫塑膠鉛筆盒,幾乎牽動了她的全部注意力。她因此而與眾不同。作家著意刻劃香雪求知的渴望,便為這位村姑增添了一層清純脫俗、積極向上的光彩。香雪是小山村唯一的國中生。她因貧窮而被公社中學的同學所歧視,又因為這歧視而萌生了走出貧窮的決心。這樣,香雪的清純中又透出了剛毅。
作家通過一個細節展示香雪內心情感的單一與豐富:鉛筆盒。她那木製的鉛筆盒使她面對同學的泡沫塑膠鉛筆盒而自卑;她猜測那泡沫塑膠鉛筆盒的價錢值多少雞蛋的一段描寫,揭示了她的純樸與可愛;而她最後在火車上以一籃雞蛋換一位大學生的鉛筆盒,並因此而不在乎被火車多拉了一站、不畏懼多走三十里夜路的那一段情節,和她因為鉛筆盒而感到充實、感到無畏的心理活動,都使她的性格塑造完美了、升華了。香雪的舉動是真誠自然的,只有像她這樣的既渴求知識而又純樸天真的山村少女才會有如此的勇氣與行為。她的追求是如此具體、微小,卻又是如此豐富、廣大。在香雪的委屈與希望、膽怯與執著、羞澀與果敢的交替轉換中,作品展示了山村少女美好的內心世界,反映了感情與理智、歷史與現實的豐富內涵,暗示了一種古老陳舊生活方式與觀念的逐步解體,傳達了新一代對於知識的渴求,對於尊嚴的維護,對於現代文明的熱切呼喚。一個山村少女的清純、樸實、執著、熱情,都通過鉛筆盒這個細節層次分明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小說的基調是明淨、清新、委婉動人的。小說構思精巧,以短短的篇幅包容了豐富的內涵。作品沒有著筆於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也未設定激烈的矛盾衝突,更無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它只是捕捉住瞬間,擷取幾個小小的生活場景,將藝術描寫聚焦在人物身上。細緻入微地描繪她們的心理變化與情感波瀾,由此折射出生活的新舊嬗替。小說筆調清新婉麗,文字鮮活靈動,風格淡雅別致,意境回味悠長,具有詩情畫意之美。不僅香雪的追求充滿詩意,甚至村姑們對首飾和乘務員。的嚮往也饒有詩意,甚至那些沒有生命的物件,作者也賦予它們以靈氣——試探著前進的鐵軌、羞澀地畏縮著的小木盒、群山像母親的胸脯、樹葉在夜風中歌唱、小溪歡騰地迅跑……這樣,既烘託了全篇的詩意,又展示了作家的童心。
現代文明衝擊傳統人生,許多作家筆下都是浮躁的悲劇——路遙的《人生》、賈平凹的《浮躁》、張煒的《柏慧》……莫不如此。作家們欲為人類喚回傳統美德、古樸風景的情懷,不難理解。而這篇《喔,香雪》卻寫出了傳統人生對現代文明的渴望與追求,寫出了一首希望之歌。

形象賞析

台兒溝的姑娘們
台兒溝的姑娘們是一個群體,她們有著山村姑娘共有的純真、樸實和善良,以及對美的熱愛和隱秘的夢想。她們的性格與心靈,在對火車與火車帶來的山外的事物與人表現出強烈興趣,以及在用土產從車上的旅客那裡換回日常生活用品和用於打扮自己的飾物等行為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哪怕是類似“(火車)開到沒路的地方怎么辦;”、“你們城市裡一天吃幾頓飯”這樣的真誠而幼稚的發問,都讓人感應到她們美不勝收的心靈世界,不由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然而小說對台兒莊姑娘集體性格的描寫,似乎是對主要刻畫對象的必要的鋪墊與烘托,或者說,台兒溝姑娘美麗的心靈世界,在主要角色香雪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在對現代文明表現出熱愛和追慕上,香雪是台兒溝姑娘的領頭人和傑出的代表,因為看火車“香雪總是第一個出門”。儘管在陌生的事物面前,香雪表現得更膽小,比如當火車停住時“姑娘們心跳著湧上前去,像看電影一樣,挨著視窗觀望。只有香雪躲在後邊,雙手緊緊捂著耳朵”,但是對火車所載來的新的世界,香雪比以好友鳳嬌為代表的其他同村姑娘有更執著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她們所追求的對象很不相同。憑著青春期的敏銳,同樣是從五彩繽紛的車上世界裡捕捉到自己的喜愛之物,鳳嬌們一眼看見的是“婦女頭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蓋還要小的手錶”,香雪發現的卻是“人造革學生書包”,都是山里人不曾享用的先進的工業產品,但前者是用於美化自己的外表,滿足人對物的需求,後者則用於對知識的學習,幫助人在文化上提升自我。不同的發現,透露了她們精神世界原有的差異,這是自然和文化、感性與理性的差異。這差異來自於香雪受過更高的學校教育,是台兒溝唯一的女國中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意味著她們的生命品質存在看不見的差異。所以對於每天晚上七點那寶貴的一分鐘,她們有不同的期待,對於火車帶來的山外,她們有不同的願望對象。鳳嬌很快暗戀上是第三節車廂上的那個“身材高大,頭髮烏說一口漂亮的北京話”,“兩條長腿靈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車”的“白白淨淨的年輕乘務員”,從第一次接觸到後來的無功利目的的交往,鳳嬌從中得到了難以言傳的情感和心理的滿足。這種連巨大的城鄉差別都阻擋不了的堅決而美好的一廂情願式的愛戀,本質上是一種不需要學習的與生俱來的愛欲。而香雪強烈渴望於火車的,是幫助她得到一個朝思暮想的鉛筆盒——能夠自動開關的鉛筆盒。香雪心裡一直裝著這種鉛筆盒和它的價值:“這是一個寶盒子,誰用上它,就能一切順心如意,就能上大學、坐上火車到處跑,就能要什麼有什麼”,就再也不會叫人瞧不起。可見,鉛筆盒能夠滿足的是比愛的需求更高一個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是這樣的深層需求,驅使著香雪為向車上的旅客打聽能自動開關的鉛筆盒和問它的價錢而追趕火車,當終於從火車上發現了這種鉛筆盒,便想都沒想來不來得及,毫不猶豫地衝上車去,用一籃子雞蛋與鉛筆盒的主人大學生交換,以至於被火車帶走……香雪為了打聽鉛筆盒而去追火車,被鳳嬌們認為“是一件值不當的事”,香雪不同意她們的看法,說明她的精神世界比她們要廣闊。“姑娘們對香雪的發現總是不感興趣”,她們更喜愛的是發卡、紗巾、花色繁多的尼龍襪,而香雪總是利用做買賣的機會向旅客“打聽外面的事,打聽北京的大學要不要台兒溝人,打聽什麼叫‘配樂詩朗誦”’。這表明,火車停站的短暫的一分鐘帶給姑娘們的喜怒哀樂,是有著不同的內容的。小說通過這樣的對照,把香雪心靈世界的內涵渲染了出來。
鉛筆盒
鉛筆盒這個象徵性的實物是這篇小說的紐結所在,自始至終也是主人公的情結。小說所描繪的,主要就是這個鉛筆盒所引起的內心波瀾。鉛筆盒作為一個文具,自然可以看成知識的象徵。對知識的追求,正是上世紀!80年代初現代化運動興起的時代背景上最響亮的話語,鄉村中學生香雪的鉛筆盒故事,不能說沒有呼應關於現代化的歷史訴求,故事的講述多多少少也就帶有敘事性。但是鉛筆盒故事裡的道具意義,它所不斷暗示的,還是人性的魅力。在山村姑娘香雪來說,鉛筆盒留給她的,是創傷的記憶。在公社中學裡,她使用的父親親手做給她的木頭鉛筆盒,遭到了同學們的取笑,心地單純的她,自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造成這種傷害的力量,主要不是同學,而是現代文明:城市裡才有的機器製造的可以自己關上的塑膠鉛筆盒,把她的手工製作的木鉛筆盒比得那樣寒愴。讓她受到傷害的,不只是鉛筆盒,也包括閉塞的台兒溝所保留的一天只吃兩頓飯的落後的生存方式。當老實善良的香雪終於明白她和她的台兒溝是被人恥笑的對象,她的內心也就埋下了對現代文明的嚮往。香雪那個時代的現代文明,也就是由鉛筆盒所代表的工業文明。只要能擁有這種鉛筆盒,她就能理直氣壯地生活在同一種文明里,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再也不會被人看不起。所以得到新型鉛筆盒,首先是香雪的個人需要,是獲得尊嚴、實現自我的需要,即使敘事主體受制於開放改革時期的國家話語,但對人物的刻畫只能遵循人性的邏輯。香雪的情結就是要洗雪文明的落差帶給她的屈辱。從首都開來的火車給她帶來了機會。她不惜代價地從女大學生手中換來了自動鉛筆盒。這個鉛筆盒將改變她的身份,使她進入先進文明的行列,與山外的同學平起平坐。這是未曾遭到文明撞擊帶來的屈辱的鳳嬌們所難以理解的。鉛筆盒不僅給了香雪巨大的力量,幫助一向膽子小的她戰勝了走夜路的恐懼,還改變了香雪對這個世界的感受。

作品評價

個人評價

鐵凝:我還是懷著一點希望,希望讀者從這個平凡的故事裡,不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們質樸、純真的美好心靈,還能看到她們對新生活強烈、真摯的嚮往和追求,以及為了這種追求,不顧一切所付出的代價。還有別的什麼?能感覺到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嚴峻嗎?能喚起我們年輕一代改變生活、改變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嗎?也許這是我的奢望。(《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

外界評價

孫犁《談鐵凝新作<喔,香雪>》:這篇小說,從頭到尾都是詩,它是一瀉千里的,始終一致的。這是一首純淨的詩,即是清泉。它所經過的地方,也都是純淨的境界。(《青年文學》1983年第2期)
成一《談鐵凝新作<喔,香雪>》:以那婉麗的調子,發此嚴峻之恩;給那僻遠的山地塗上柔美的色彩。卻又分明滲出心酸來,我是有些被感染了。這種題材也許並不算新,但你發現了新意,特別是你發現了內涵那么深沉的“一分鐘”,抓住寫了這“一分鐘”。這是挺佳的短篇素質。“一分鐘”,真是屬於你自己的發現,香雪她們對這“一分鐘”的期待,對這“一分鐘”的享受,以及這“一分鐘"過後立刻呈現出的寂靜,真是一支婉約而冷峻的短歌。她們的期待是那么真摯,她們的享受是那么快樂,她們在寂靜之中又是那么熱烈地回味著很快逝去了的享受,而正是在這真摯、快樂、熱烈的後面,叫人感到了那沉重的東西。自然,在沉重之中,又叫人感覺到新的希望畢竟已在向舊的方面滲透了。香雪以及那個風嬌,都寫得挺牽動人的,雖然你不是用寫實的筆墨刻畫人物。(《青年文學》1983年第2期)
李清泉《短篇小說的年度記事》:《喔,香雪》這篇小說的機鈕,全在於鐵路修通。姑娘們從火車視窗窺望著、探究著。呵!世界上原來竟有這么多新鮮而引人的事物!香雪卻繾綣於取得她心愛的漂亮鉛筆盒。我認為作晶表現了處於封閉的、落後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姑娘們,對於大千世界的嚮往。……作者鐵凝的形象感受力是敏銳的,生活觀察異常精細。火車只停留一分鐘,倘不是如此,怎么能夠從一分鐘裡挖掘出這么多生活蘊藏!(《文藝報》1983年第6期)
白燁《評鐵凝的小說創作》:1982年發表《喔,香雪》,標誌著作者的創作又上了一層樓。乍看起來,作品似乎較單薄,細一琢磨,方見出其中豐厚意蘊。一個山村少女因為想拿雞蛋換一個自己心愛的鉛筆盒而被火車帶走了,從而使自己吃了一次平生未有的徒步30里夜路之苦。願望委實不大,但又多么的莊重、堅定;所得也微不足道,然而她又是何等的自得和歡欣。假如我們把她的行為理解為對自己的信念(那怕是微小的)的堅韌追求,也理解為她對由學習文化所帶來的新的生活的熱望所作做出的努力,那么,我們就會感到她的行為是多么難能可貴!她的精神多么值得讚美!一列火車,使我們看到了沉寂的山村所發生的變化;一隻鉛筆盒,使我們看到了洋溢著青春氣息的農村青年的積極人生追求!鐵凝把她以小見大、平中求奇的創作將長充分施展出來了。(《人民日報))1983年9月18日)
王蒙《香雪的善良的眼睛——讀鐵凝的小說》:香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翻開作者最早的一批習作……我們不是都或隱或現地看到香雪的一雙善良、純樸、充滿美好的嚮往,而又無限活潑生動的眼睛嗎?在描寫青年與青年寫的作品裡,這樣的目光實在是風毛麟角!那些作品裡,出現在我們的讀者面前的,多半是一些批判的、受過傷害的、深沉痛苦有時仍然是熱烈執著,有時是冷峻嚴肅、有時甚至是“不懷好意”的眼睛。而鐵凝的作品完全不同。(《文藝報》1985年第6期)

作者簡介

鐵凝(1957一),河北趙縣人,生於北京。父親是美術工作者,母親是聲樂教師。自幼酷愛文藝,十六歲發表處女作《會飛的鐮刀》。1975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勞動之餘寫出《夜路》、《喪事》、《不受歡迎的禮物》等小說。1979年調河北保定地區文聯從事創作和編輯工作,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任作協河北分會理事。她的作品多著眼於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而且常常能發人所束髮之蘊,道人所未道之意。《喔,香雪》、《六月的話題》分別獲1982年、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沒有鈕扣的紅襯衫》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集《夜路》、《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分別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和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所獲榮譽

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