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口饅頭

喉口饅頭

喉口饅頭,又稱候口饅首,是浙江紹興地區特色傳統名點,它始創於百餘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當時創始人王阿德攜帶一家老小避難紹興,在望江樓關帝廟附近路亭內經營喉口饅頭,攜帶方便很受吃客歡迎。在清末民初已在紹興盛興起來。 用半發麵作皮子,肉餡內拌有香蔥,蒸熟後皮薄鬆軟,餡心鮮香,大小適口,現做現吃,故名候口饅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喉口饅頭
  • 又稱:候口饅首
  • 流行地區:浙江紹興地區
  • 創始人:王阿德
原料,製法,

原料

麵粉,豬肉,小蘇打,紹酒,蔥末,醬油,味素。

製法

制皮
溫水發酵麵團加用水化開的蘇打揉透,擀製成麵皮。
制餡
豬肉肥膘末(比例為3:7),加醬油、蔥末調成肉餡。。
包制
左手拿麵皮,右手拿竹筷,將肉餡均勻放入皮子中間,然後用左手四指托住皮子,拇指輕輕按住肉餡,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提起皮子邊緣,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捏褶,收口處留下一小孔,微露肉餡。逐個放入小籠屜內,用大火蒸6~7分鐘即成。
食用時,原籠上桌,佐以豬油蔥花蛋皮湯;喉口饅頭如作禮物,可打包,隔天用沸水熏蒸,味道不變。饅頭收口處開口如鯉魚口,蒸熟後口內盛滿鮮汁。
成品皮薄餡多,滑嫩鮮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