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秉禮

喇秉禮

喇秉禮,回族。1935年生,青海湟源人。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入西北體育學院學習。

履歷,重要講話,

履歷

1954年後在果洛藏族自治州文教局、州政府辦公室、瑪多縣人委辦公室、縣委組織部工作。歷任共青團瑪多縣委副書記,瑪多縣人委辦公室主任,中共瑪多縣委副書記、書記,中共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青海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喇秉禮(前右一)檢查救災通訊網路建設喇秉禮(前右一)檢查救災通訊網路建設
1989年後任青海省副省長。
1998年1月當選青海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1年根據本人申請,經青海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審議,青海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接受喇秉禮辭去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的請求。

重要講話

來自江河源頭地區的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的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喇秉禮在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發言,建議國家儘快實施江河源頭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
喇秉禮在發言中說,生態環境是我國生存和發展的立國之本,是制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保護和建設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宋秀岩在副省長慰問老同志喇秉禮宋秀岩在副省長慰問老同志喇秉禮
喇秉禮說,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脆弱,並且正在日趨惡化。主要表現:一是水土流失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二是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全國荒漠化面積已達262萬平方公里。三是大面積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加重了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四是草場退化、沙化和鹼化面積逐年增加,全國已有“三化”草地面積1.35億公頃,占草地總面積的l/3。五是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我國已有15%—20%的動植物種類受到威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保護生態環境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在談到青海的生態環境情況時喇秉禮說,青海地處青藏高原,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有江河源頭之稱。境內黃河流城面積占全流域的19.6%,長江流域面積占全流域的9%,出省徑流是占總徑流量的25%,是黃河9省區唯一一個產流多於用水的省區,是我國主要水源地之一。區域涵養水源功能顯著,是國家生態環境建設的戰略要地,保護和建設好青海的生怒環境,不僅對青海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一,而且對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黑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的穩定發展乃至全國的穩定發展都具有深遠影響。同時,青藏高原特殊的生物基因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具有很高的科研開發價值,保護和利用好這裡的生物資源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喇熱秉禮提醒國家有關方面注意,由於全球升溫,氣候乾旱和人類活動帶的負面影響,目前青海生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嚴峻。面臨著河道水量喊少,水土流失加劇,湖泊水位不降,草地退化,沙化面積逐年增加,土地沙化日趨嚴重,物種生存條件惡化,分布區縮小等諸多生態問題,喇秉禮提出三項具體建議:
一、國家對江河源頭的生態環境建設要進行立法,劃定一定範圍的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依法進行保護、治理和建設。
二、國家應加強對青藏高原特殊生態環境的科學研究,增加科研力量和科研經費投入,以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科學手段。
三、國家儘快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改變青海乾旱缺水的生態環境。對江河源頭地區保護和恢復草地植被等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