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濟與中國近代民族經濟進程

商品經濟與中國近代民族經濟進程

《商品經濟與中國近代民族經濟進程》是2010-12-01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陳慶德

基本介紹

  • 書名:商品經濟與中國近代民族經濟進程
  • 作者: 陳慶德
  • ISBN:9787010092928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2-01
  • 版 次:1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圖書信息

ISBN:9787010092928出版時間:2010-12-01頁 數:25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商品及其流通作為一種古老的經濟形式,無非是不同的社會群體或個體進行勞動交換的一種交往形式而已。這種經濟形式既不是社會產品分配的唯一形式,也不為某種社會經濟形態所獨有。它不足以作為判定一個社會經濟結構的本質要素,也不能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標誌簡單地歸結為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與否。要真正了解商品經濟形式在不同歷史階段所具有的性質和作用,不僅必須掌握它的一般歷史性質,承認這一經濟形式歷史存在的普遍性,而且必須對其生存基礎等一些深層的本質內容進行歷史和理論的考察。

作者簡介

陳慶德,男,1953年12月生。雲南昆明人。無黨派人士。曾就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彭澤益先生。199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做出突出貢獻的碩士學位獲得者獎勵;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破格評聘為教授;1999年為雲南大學民族學博士生導師。2003、2005和2008年三屆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雲南省第二、三屆學位委員會委員。在《哲學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戰略與管理》、《民族研究》、《社會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著三百五十餘萬字,主要代表作有《經濟人類學》、《資源配置與制度變遷》、《人類學的理論預設與建構》、《民族經濟學》等。
·查看全部>>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商品經濟形式的一般歷史性質
第二節 商品經濟形式的生存基礎和社會作用
第三節 中國歷史之謎
第二章 鴉片戰爭前清代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特點
第一節 清代商品經濟的擴散化發展道路
第二節 清代商品經濟擴散化發展的促動因素
第三節 清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
第三章 帝國主義人侵與中國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
第一節 世界經濟聯繫的建立
第二節 白銀外流與社會財富的枯竭
第三節 近代中國市場條件的演變
第四章 近代小農經濟的分化與商品經濟的低層次擴散
第一節 中國近代農業商品經濟的發展
第二節 近代農業商品生產的組織結構
第三節 近代農業經濟商品化的社會性質
第五章 近代中國商品生產主幹--手工業的演變
第一節 手工業在中國近代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二節 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的貧困化與手工業商品生產的發展
第三節 近代中國手工業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手工業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轉變
第六章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形式在近代中國的變異
第一節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形式中的三重結構
第二節 三重結構的變異與近代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形式片面化發展的局限
第三節 中國近代資本形態轉化道路的阻塞
附錄一 生產力性質與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
一 判定社會經濟結構轉變的本質要素
二 從世界範圍看封建經濟結構的資本主義轉變
三 中國歷史之謎:“停滯”與發展
四 中國的近代化轉變與現實的思考
附錄二 商品經濟新論--中外商品經濟歷史發展之比較
一 商品經濟形式的一般歷史性質
二 商品經濟發展道路的歷史差異性
三 商品經濟形式的生存基礎和社會作用
四 歷史與現實的思考
附錄三 洋務運動的再認識
一 封建自救與工業化起點
二 國家主義與自由主義
三 獨立發展與對外依附
附錄四 清代雲南礦冶業與民族經濟的開發
一清代雲南礦冶開發的規模與產量分析
二清代雲南礦冶開發中的人力資源分析
三清代雲南礦冶與民族經濟的開發
附錄五皇權制度的二重性與中國民族經濟進程
一 皇權制度的社會起源及其基礎構建
二 皇權制度二重性的歷史演變
三 皇權制度下的市場結構與運作
四 中國民族經濟的中心一邊緣開發格局的形成與演變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前言

出於偶然,我踏上了學術之路。幼年因父被劃右派流死異鄉無名地,有失於家道之傳,而於世間茫然覓讀。歷八載鋼花鐵水對青春的磨練,1978年始沾高等教育之恩露,恩師董孟雄成為我最初的領路人。在大學本科的後三年中,我從恩師家中的書架上翻閱到一些有別於新聞宣傳或一般性教科書的研究專著,點燃了進入歷史領域探尋中國社會的本質與發展緣由的興致。然而,對於走上學術之、路的我來說,最大的幸運,則是在大學畢業兩年後,再次投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從學於彭澤益先生門下。我永遠銘記在心的是:初次相見時,先生關於心無旁騖是研究之基點的告誡;在學期間,先生對“愛惜自己學術名譽”的諄諄教誨;學成離別時,先生以“不要對自己期望值太高”的話語而給予的深切開導。應該說,三年所承仰的先生之恩澤,已凝鍊成我三十而立後的生涯的一條基準線。
當時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匯聚了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一代宗師。我們的專業課,是由這些先生們以專題的形式一人一講來完成的,這便使我們得以直接領略到經濟史寬廣領域中的許多精湛見解。先生們授課風格各異,以當時我的興趣與志向來說,最喜歡的是吳承明先生充滿理論思辨性的講述。先生們或是以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或是以縝密的邏輯和數據發出的追問,甚或以我當時的淺薄尚不能會意先生們的論說,以至以我當時年輕人“一知半解的洞察”而與先生們的某些見解形成牴牾……然而,無論是稍後進入寫作畢業論文的期間,還是在此後二十餘年的學術道路上,我愈來愈深地體味到先生們的學術魅力,也愈來愈多地受惠於先生們的學術感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