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象紋銅鐃

商代象紋銅鐃

象紋銅鐃,商代的打擊樂器。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象紋銅鐃,商代的打擊樂器。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代象紋銅鐃
  • :67.25公斤
  • 通高:70厘米
  • 顏色:土褐
文物簡介,文物特點,文物用途,發展演變,寧鄉青銅器之謎,

文物簡介

商代象紋銅鐃,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塊。商代的打擊樂器,使用時器柄向下,而發聲的鐃體則向上,演奏時敲擊口部,敲擊起來聲音洪亮。它雖然看似厚實笨重,製作卻精細講究。器物的上部兩側分別立著一隻卷鼻小象,而左、中、右三邊還裝飾有6隻虎、6條魚和11個乳釘。器身的粗獷厚重和紋飾的繁縟精美、獸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紋的寫實鮮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象紋銅鐃象紋銅鐃

文物特點

整件大鐃氣勢恢弘,使用時器柄向下,置於器座上而發聲的鐃體則向上,演奏時敲擊口部,敲擊起來聲音低沉。同坑出土的另一件象紋大鐃,經金相分析,含銅量為百分之九十八點二二,鉛錫含量甚微,說明這兩件鐃均系紅銅鑄成,取其性能柔韌,重擊而不易斷裂,以適用於打擊樂器。
它雖然看似厚實笨重,製作卻精細講究。器物的上部兩側分別立著一隻卷鼻小象,而左、中、右三邊還裝飾有6隻虎、6條魚和11個乳釘。器身的粗獷厚重和紋飾的繁縟精美、獸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紋的寫實鮮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物用途

鐃這種打擊樂器的聲音宏亮,人們利用聲音主要有兩種用途:一是用於軍旅,類似銅鼓的作用。 古代文獻記載:“擊鼓山頂,足以號召部眾,指揮軍陣”,從對銅鼓的描述就可以窺見鐃作為軍樂器時發出的聲威了。二是用於祭祀和宴樂時配合其他樂器擊奏打節拍。商代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視對祖先對自然神的崇拜。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南方銅鐃大都是當時祭祀山川、湖泊、風雨、星辰的禮器。
在寧鄉老糧倉陸續出土了19件青銅大鐃,尤其是1993年一次出土9件。據測音,每件銅鐃能發出1~2個不同的樂音,編合起來古代的五音俱全,可以演奏古代各種樂曲,是目前我國最早能成組演奏的樂器。
《三千年前中華南方古樂》是長沙市博物館通過對我國南方古代音樂文化資源研究的基礎上,複製和仿製76件商代樂器組成。

發展演變

青銅樂器主要是鐘類打擊樂器,依性能、造型、使用方法之不同,有鐃、鉦、鐸、鐘、鎛等。大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青銅打擊樂器。商至西周大鐃出現於長江以南,湖南發現最多。商代晚期流行的大鐃在西周早期繼續流行,發展到西周中期終於被另外一種樂器——甬鐘取代。甬鐘具備了後世編鐘鐘形的基本構成要素。
在青銅樂器的鑄造方面,長江流域發展到了很高水平,並創造出一些獨具地方特徵的器型。以湖南、湖北為腹地的楚,繼承了湘江流域青銅樂器的鑄造技術並將其發揚光大,保持了商周時期形成的青銅樂器鑄造的領先地位,鑄造的編鐘規模宏大。
周代中期以後,編鐘流行,由三枚一套發展到數十枚。戰國早期曾侯乙墓所出編鐘共64枚。編鐘音域寬廣,音質良好,可以演奏複雜的多聲部樂曲。可以說3000年前的古人顯示出了相當高的音樂才華。

寧鄉青銅器之謎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有三個因為經常出土商周青銅器,又一直查不出緣由,而備受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神秘之地,它們是陝西城固、遼寧喀左和湖南寧鄉,其中以湖南寧鄉最為著名。雖然湖南湘江流域還有不少地方也出土商周青銅器,但寧鄉境內出土的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而且從銅器本身的規格等級和藝術價值來看,也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學術界往往將寧鄉銅器作為湖南湘江流域出土商周器的典型代表,稱之為“寧鄉銅器群”。
從1938開始,寧鄉就不斷出土考古價值、藝術價值很高的青銅器數百件,其中包括國寶級的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被譽為“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這裡也是我國集中出土商代銅鐃最多的地區,出土的銅鐃有20多件,其中1983年出土的一件象紋大銅鐃重達221.5公斤,是商代最大的青銅樂器,號稱“銅鐃”之王,被定為國寶。近年來,炭河裡遺址的發掘和新發現的寧鄉青銅器,有望層層解開寧鄉青銅器的迷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