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題寫的一首詩作。該詩通過站在不同地點觀看雷電的感受不同,表明了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的道理,同時也暗含了一種泰然的處世之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軾詩詞全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已外浮名更外身,
區區雷電若為神。
山頭只作嬰兒看,
無限人間失箸人②。

注釋譯文

①唐道人:字子霞,曾作《天目山真境錄》。天目山: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查慎行注引《鹹淳臨安志》:“天目山有雷神宅,在西尖峰半山間。”
②失箸:據王文誥注引《三國志·蜀志》和《華陽國志》,曹操曾與劉備論天下英雄,“曹操從容謂先主(按指劉備)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孤耳,本初(指袁紹)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箸:筷子。這兩句的意思是:在天目山上看雷電,其聲若嬰兒啼哭,而山下之人聞之,卻是非常的響。

作品鑑賞

這首詩所告訴世人的內涵很豐富。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同一種現象,變換了方位和視點,就能夠得出不同的認識。而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看,同一個事物,由於心境不同,也能夠得出不同的感受。世人聞雷聲而失箸,是由於他們心有未安,競相逞巧鬥智,所以總是為外物所動,不能獲得心靈的自由。詩人塑造了一個站在天目山上的“已外浮名更外身”的形象,由於帶有“平常心”,所以能“山頭只作嬰兒看”,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對之,因而與大自然有了親和性,也就是不隔。換句話說,那些“失箸人”實是處於“隔”的狀態。當然,從詩本身來看,其中所藉以對比的兩種人所處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不在同一自然空間上,但作者所要強調的是心理承受的差異,因此,它就脫略細節,大處落筆,成為對人生境界的妙喻。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鳳翔府判官,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1079年(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謗訕朝政獲罪,下御史台獄,次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入京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職,又出知杭州穎州揚州。哲宗親政後,被列為元祐黨人,貶至惠州瓊州。1100年(元符三年)始召還。北歸途中,卒於常州。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