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鎮龍泉寺

唐王鎮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濟南歷城區唐王鎮韓家莊南,巨野河北岸。原廟宇座北朝南,規模宏大。現僅存大殿兩間,和少數碑刻,石鼓等~~是歷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遺址在韓家國小院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王鎮龍泉寺
  • 地點:濟南歷城區
  • 榮譽:歷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
  • 建立時間:唐朝
唐王鎮龍泉寺,概要,龍泉寺歷史,龍泉寺大雄寶殿簡介,龍泉寺碑刻,龍泉寺和尚碑,歷史故事,文昌殿前育桃李,相關人物文昌帝君,

唐王鎮龍泉寺

概要

原廟宇座北朝南,規模宏大。現僅存大殿兩間,和少數碑刻,石鼓等~~是歷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在韓家國小院內。

龍泉寺歷史

龍泉寺位於唐王鎮韓家莊南首,現唐王鎮中心國小院內。唐開元年間佛教盛行,在距龍泉5米正中處修建了大雄寶殿。由於緊靠龍泉,故取名為龍泉寺。金遼時期又按遼代建築風格進行重修,以大雄寶殿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建有東西配房各三間。明朝天順年間,五台山佛僧瑢公率徒至此傳播佛教文化,為龍泉寺第一代主持長老。期間在殿後增置僧舍三間,並綠化寺院,種植松柏,在殿西南50米龍泉寺和尚碑 處引種雌雄銀杏樹兩株。明成化七年(1471年)瑢公圓寂。1960年代初,其墓塔在唐王鎮整修巨野河時出土,現存於大殿左側。明嘉靖年間重修龍泉寺,增置東西鼓樓各一座。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龍泉寺內擴建了文昌殿、泰山聖母院,同時重修了寺門。至此龍泉寺全貌形成。總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30平方米。 龍泉寺到底建於什麼年代?當地民間一直認為該寺建於唐代開元年間。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一首和龍泉寺有關的古詩:《同又耕游龍泉寺》 策杖游山寺,
言觀石上泉。
人登歡喜地,
時紀小陽天。
名剎開元辟,
源流淨水傳。
同來尋樂土,
興味兩蕭然。
這首古詩傳遞的信息真實可靠的話,那么這就意味著龍泉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龍泉寺大雄寶殿簡介

大雄寶殿為歇山頂,正脊和戧脊都是帶有浮雕圖案的琉璃瓦和吻獸造型。四角挑檐長1米,挑檐下掛有風鈴,微風起處,叮噹作響。有聲有色,十分壯麗。殿前築有月台,疊檐下有斗拱和精美的彩繪,彩繪色彩鮮艷奪目,殿內供有釋迦牟尼像,兩旁侍立十八羅漢,有天王金剛等塑像。滿牆壁畫,琳琅滿目。
西院是泰山聖母像,兩廊有宣傳輪迴之說的十八層地獄。聖 母殿前有雌雄銀杏樹兩株,參天拔地,鬱鬱蔥蔥,據考是明代移植。東院是文昌閣,供奉司理文章圖書的帝君。古時香火隆盛,鄰近各村早晚都可以聽到廟裡的暮鼓晨鐘。1930年代,每逢山洪暴發,古鐘伴隨山洪撞擊大橋發出的轟轟巨響,催促著四周村民,前來搶險護堰。龍泉寺在當地為驅邪避難的象徵。
清初以來,龍泉寺每年第一個廟會是農曆正月十六、三月廿八、四月初八日舉辦3次廟會。正月十六為“元霄燈會”,遠近40多個村組織的八仙、抬閣、龍燈、旱船等文藝節目來唐王“走橋”拜神;三月廿八為“酬謝神佛”,幾十個和尚連續舉行7天佛事活動;四月初八日為“物資交流會”,附近百里以內商旅雲集於此,人山人海,煞是熱鬧。
道光年間,當地名人韓茂首倡在距大雄寶殿後80米處修建了義學館。同治八年(1869年)設文昌書院,文人墨客按時聚會,切磋五經四書及詩詞歌賦,有“義學之冠”之譽。曾在這裡聚會的學子,考取進士2名,舉人2名,廩生2人,秀才12名。
龍泉寺歷盡1300多年滄桑,今倖存的有大雄寶殿1座,古銀杏樹兩株,義學館舊址三間。1983年12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泉寺碑刻

龍泉寺共分四大院落,有樓堂殿閣、廊房、僧舍。中間大雄寶殿,殿前有通道,直通廟門,通道兩旁古柏參天,碑石聳立。東西廂房有鐘鼓樓各一座。六十年代整修學校門前的河道時出土一件石塔部件,鼓形,上面刻有“龍泉寺第一代住持長老瑢公之塔--成化七年五月初一日徒妙諾立石”,可見此塔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古塔的其他構件已無存,僅存的鼓形塔身現保存在龍泉寺大殿前。墓塔保存在龍泉寺大殿前,旁邊是一塊同時出土的石碑
唐王鎮龍泉寺

龍泉寺和尚碑

明成化七年(1471年) 龍泉寺第一代住持長老瑢公在世 命人刻畫的和尚碑
唐王鎮龍泉寺
唐王鎮龍泉寺

歷史故事

文昌殿前育桃李

在清代乾隆年間,在當地官府的組織下,龍泉寺內擴建了文昌殿和泰山聖母殿,同時重修了寺門。後來,又在重修龍泉寺的時候,在當地名人韓茂組織修建了義學館,倡辦義學。清代同治年間,在文昌殿設立了龍泉書院
1928年春,各地方政府紛紛拆廟辦學校。龍泉寺所在地方也在龍泉寺義學館成立當地的第一家完小。從此,龍泉寺便由一個佛道合一的道場變成了教書育人的場所。
如今,在當年文昌殿的遺址上,建起了教學樓,琅琅讀書聲代替了鐘鼓聲。

相關人物文昌帝君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九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九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九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九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陰騭文》中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里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九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舊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