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財政史稿(共五冊)

唐代財政史稿(共五冊)

《唐代財政史稿(共五冊)》是200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錦繡。

基本介紹

  • 作者:李錦繡
  • ISBN:9787802304253
  • 頁數:2280
  • 定價:298.00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 出版時間:2007-6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唐代財政史稿(套裝全5冊)》內容簡介:第一冊描述了唐前期財務行政運轉過程,財政機構之間的關係,通過對唐前期的諸種收入(賦稅、特種、公產公業)、支出(供國、供軍、供御等)詳加論考,展示了唐前期的收支特色。接著,探索了唐後期財政機構的演變歷程,利用石刻墓誌及史籍,將新財政 機構的職能、財政使職及使下機構逐級恢復。《唐代財政史稿(套裝全5冊)》還細緻分析了度支、鹽鐵、戶部、內庫,地方及其他諸種收支的構成、特色及演變,通過對收支估算,探討了唐後期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及財政特色。此外,還對貨幣,物價以及唐後期財政與政治、商品經濟的影響等逐一探討,概括了唐代財政在中國財政史上的地位。

作者介紹

李錦繡, 1965年9月生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村。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90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人北京圖書館敦煌資料中心工作。1993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為該所隋唐室研究員。著有《唐代財政史稿(上卷)》等。 她的古文修養十分好,善寫詩歌,是個大才女。
人物簡歷
李錦繡,女,漢族。1965年9月生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村。1983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90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8月被分配至北京圖書館敦煌吐魯番資料中心工作。1993年5月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在隋唐宋遼金元室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2002年晉升為研究員。2003年12月調入中外關係史研究室。
著作成就
著有《唐代財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個人作品年版)、《唐代制度史略論稿》(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唐代財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等專著,與人合著《敦煌吐魯番經濟文書導論》(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版)、《隋唐代社會生活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百年學案》(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唐代財政史稿(上卷)》於1999年、2002年分別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唐代財政史稿(下卷)》獲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事業成就
1999年11月至2000年2月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國家圖書館東方部從事“敦煌文書與唐五代歷史文化”研究工作,2002年9月參加了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舉辦的“第一次中國史學國際會議:中國的歷史世界--統一的制度與多元的發展”研討會。
專著
1. 《唐代財政史稿(上卷)》,三分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版,105萬字。
2.《唐代制度史略論稿》,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29.3萬字。
3.《唐代財政史稿 (下卷)》,二分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版,110.8萬字。
與人合著
1. 《敦煌吐魯番經濟文書導論》,負責“財務文書簡論”章,共6萬字,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6月版。
2. 《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與人合著“經濟”章,10萬字,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3. 《隋唐代社會生活史》,負責“教育”、“醫藥衛生與保健”兩節,共3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4. 《二十世紀唐研究》,負責“經濟卷財政章”,6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 《百年學案》,負責“陳寅恪學案”一章,共8.3萬字,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 《中國審計史》(第一卷),負責“隋唐審計”章,4萬字,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版。
論文
1. 《唐後期的虛錢、實錢問題》,《北京大學學報》1989—2,人大複印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89-5轉載,2萬字。
2. 《唐開元二十三年秋季沙州會計歷考釋》,《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文集》,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年版,3.5萬字。
3. 《試論唐代的給侍制度》,《學人》1,1991,1.5萬字。
4. 《唐前期支度國用計畫的編制及實施(上)》,《北京大學學報》1991-2,1.6萬字。
5. 《唐前期公廨本錢的管理制度》,《文獻》1991-4,1萬字。
6. 《唐“王言之制”初探》,《季羨林教授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萬字。
7. 《讀〈陳寅恪讀書札記·新唐書之部〉》,《中國文化》5,1991,6千字。
8. 《試論唐代的稅草制度》,《文史》34,1992 ,1.5萬字。
9. 《典在唐前期財務行政中的作用》,《學人》3 ,1992 ,1.8萬字。
10. 《唐前期的“輕稅”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1 ,1萬字。  11. 《唐前期支度國用計畫的編制及實施(下)》,《北京大學學報》1993-2,1.2萬字。
12. 《唐前期的附加稅》,《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1.5萬字。
13. 《唐前期馬政初探》,《紀念陳寅恪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萬字。
14. 《陌刀與大唐帝國的軍事》,《學人》7,1995 ,1萬字。
15. 《試論唐睿宗、玄宗地位的嬗代》,《原學》3,1995 ,1.3萬字。
16. 《“城傍”與大唐帝國》,《學人》8 ,1995 ,2.5萬字。
17. 《唐代直官制初探》,《國學研究》3 ,1995,4萬字。
18. 《唐代的弘文、崇文館生》,《文獻》1997-2, 1.1萬字。
19. 《“蒲州刺史充關內鹽池使”與景雲政治》,《學術集林》10, 1997, 1.2萬字。20. 《唐前後期度支變化的轉折點——開天度支司》,《北大史學》4 ,1997 ,1.2萬字。
21.《第五琦與唐中央財政機構的再造》,《學人》3 ,1997, 2萬字。
22. 《試論唐代的視品官制度》,《中國史研究》1998-3 ,1.7萬字。
23. 《關於唐代教育史中的幾個問題》,《文史》44 ,1998 ,2.3萬字。
24. 《論“李氏將興”》,《山西師大學報》1997-4 ,1萬字。
25. 《唐代後期的“飛錢”》,《文史知識》1998-8 ,4千字。
26. 《唐代財政領域的“加饒”現象》,《浙江社會科學》1999-1 ,8千字。  27. 《唐代財政東西分掌制的確立》,《文史》46 ,1999-1 ,2.4萬字。
28. 《唐長安大明宮西夾城出土封泥研究》,《中華文史論叢》59 ,1999, 1.5萬字。
29. 《試論唐代後期的三司胥吏》,《'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萬字。
30. 《唐代後期的地方支出》,《第一回中國史國際會議研究報告--中國の歷史世界》,東京都立大學出版會,2002年,1.6萬字。
31.《俄藏Дх3558唐〈格式律令事類·祠部〉殘卷試考》,《文史》60,2002年,1.8萬字。
32. 《敦煌文書中的譜牒寫本》,《文史知識》2003年5期,4千字。
書評及綜述
1. 《讀〈唐五代賦役史草〉》,《北京師院學報》1989-1,7千字。
2. 《〈唐代財政史新編〉讀後》,《中國史研究》1992-4 ,4千字。
3. 《1989年以來國內學者利用敦煌吐魯番文書研究隋唐史成果述評》,《中國唐史學會會刊》12 ,1993 ,8千字。
4. 《1993-1994年大陸地區唐代學術研究概況——史學》,《中國唐史學會會刊》5 ,1994 ,1.7萬字。
5. 《1994年隋唐五代史研究》,《中國歷史年鑑1995》,8千字。
6. 《199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成果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12 ,1.3萬字。 7. 《1996年隋唐五代史研究》,《中國歷史年鑑1997》,1998年,8千字。
8. 《聖籍神皋寄所思——讀陳寅恪先生贈蔣秉南序》,《陳寅恪先生史學述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6千字。
9.《書評:清木場東著〈帝賜的構造·唐代財政史研究·支出編〉》,日本《唐代史研究》4, 2001年,8千字。
10.《2000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況》,《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12,1.5萬字。
整理
1. 《陳寅恪讀書札記·舊唐書新唐書之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版。

作品目錄

第一冊前言
第一編 唐前期的財務行政及財政機構
第一章 唐前期的財務行政
一 支度國用(預算)
(一)支度國用計畫編制的基礎
(二)支度國用計畫的內容和特色
(三)支度國用計畫的審議、實施和審計
(四)支度國用與量入為出的財政原則
(五)《長行旨》及其在支度國用中的意義
二 財政立法
(一)唐代法制的四種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關係
(二)唐前期財政立法的內容
(三)財政法在財務行政中的意義和作用
三 徵收賦稅
(一)徵稅的過程及手續
(二)唐前期賦稅的徵收特點
四 經營公產公業
(一)土地經營
(二)官營高利貸
(三)官手工業及監牧經營
五 財富的管理及使用
(一)稅收的榆納程式
(二)倉庫的設定及管理
(三)財務支出
六 管理市場、控制物價
(一)管理市場
(二)控制物價
七 財務勾檢
(一)勾檢效率
(二)勾檢收支及勾歷、勾帳制度
(三)勾征附錄
關於伯二七六三背、二六五四背及三四四六背文書整理的一些意見
一 文書介紹
二 文書的復原
第二章 唐前期財政機構之間的關係
一 中央財政機構及其相互關係
(一)戶部四曹間的關係
(二)尚書省六部中其他與財政有關的機構
(三)太府、司農及其他兼掌財務之寺監與尚書省的關係
二 比部、御史台、尚書都省、左右監門衛在財政中的作用
(一)比部在財政中的作用
(二)御吏台在財政中的作用及其與其他財政機構的關係
(三)左右監門衛在財務中的作用
三 中書門下省在財務行政中的作用
(一)預算編制時中書門下省的作用
(二)臨時支用及制度變革時中書、門下省的作用
(三)特殊支用時中書、門下省的作用
四 中央與地方財政機構的關係
(一)中央財政機構與分布於地方的公產公業經營機構的關係
(二)中央與地方財政機構的關係
五 官吏職能間的關係
(一)財政中的四等官之設及長官、通判官、判官之間的關係
(二)主典在財務行政中的作用
(三)直官
小 結
第三章 唐前期財政機構的淵源
一 戶、工部四曹的出現及完善
(一)尚書、尚書郎的出現
(二)戶部、工部尚書及其四曹的出現與完善
二 司農、太府、少府等寺監
(一)司錢穀機關的分、合、分
(二)少府與太府的分離
三 比部、御史台
(一)比部——財務審計機構的發展
(二)御史台再版後記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