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流派

哲學流派

一群哲學家以自己獨特的角度認識與解釋世界,並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們就被稱為一個哲學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哲學流派
  • 外文名:philosophical school
  • 主導人:哲學家
  • 特點:風格各異 此消彼長 取長補短
哲學流派特點,哲學流派,

哲學流派特點

一群哲學家以自己獨特的角度認識與解釋世界,並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們就被稱為一個哲學流派。
流派紛呈,風格各異
表現之一是多元的思想發展動力取代了單一的思想發展線索。我們發現,傳統哲學演化的思想線索常常是單一的。如英國經驗論哲學可以沿著培根、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的思想發展線索進行探究;德國古典哲學可以沿著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的發展線索進行探究等等。但在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發展中,思想動力完全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如果我們撇開二十世紀的生活背景不說,單是主要思想動力就有以下幾個:馬克思主義、尼采的權力意志理論、胡塞爾的現象學、由弗雷格和羅素肇始的分析哲學、克爾凱郭爾的宗教哲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孔德的實證主義、索緒爾的語言學等等。這不光使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展現為豐富多采的哲學流派,甚至同一個哲學家也受到多重思想的影響。表現之二是在學理上分解為興趣迥然各異的哲學思潮。如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就其較核心的部分而言,是由以下三大思潮組成的:一是以分析哲學和科學哲學為主線的當代知識論哲學,二是以現象學、存在主義和詮釋學為主線的歐陸人本主義哲學,三是以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哲學流派的結合為主導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如果說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注的是西方社會和文化中蘊含的現實問題,以“社會批判理論”作為自己的旗幟的話,那么,分析哲學孜孜不倦地加以考察的則是像“乳酪放在桌子上”、“我的掃帚在屋角里”這樣的表述是否在哲學上是正當的;至於存在主義者,如海德格爾雖然對“存在的意義”作了深入的分析,但在現實生活中,他一度又是納粹主義的積極支持者。這些迥然各異的哲學興趣顯示出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在內容上的巨大的振幅。 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哲學就像一個長著許多腦袋的怪物,每個腦袋都說著不同的語言。表現之三是同一思想與諸多不同的哲學流派逐一結合,形成了新的派別。
此消彼長,演化迅速
表現之一是:一種哲學思潮流行不長時間就被另一種哲學思潮迅速取代。本世紀法國哲學的迅速演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40年代,法國風行的是存在主義哲學,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則是結構主義哲學,從60年代末起,又開始流行後結構主義。表現之二是:同一種哲學思潮由於不斷與新觀念碰撞,從而經常改變自己的形式。在本世紀中國哲學中,當代新儒學的演化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30—4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一代學人梁漱溟、熊十力等力圖把儒學與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結合起來,在50—6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二代學人牟宗三等,力圖把儒學與康德哲學貫通起來,在70—80年代,當代新儒學的第三代學人杜維明等,則強調儒學與存在主義哲學、詮釋學、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學說的對話。由此而形成了三代學人在發揮儒家學說上的不同傾向。表現之三是:一種學說產生後,後人發揮其中的一個重要的見解,很快又形成一種新的學說。如胡塞爾在本世紀初創立了現象學,他的學生海德格爾隨即運用現象學方法在20年代創立了存在主義哲學。以後,海德格爾的學生伽達默爾又從他老師的“此在詮釋學”得到啟發,在60年代創立了哲學詮釋學。
融會貫通,取長補短
表現之一是歐洲哲學內部的交融。試以德國、奧地利哲學對法國哲學的滲透為例。拉康哲學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主義,阿爾都塞哲學被稱為法國的馬克思主義,福柯哲學被稱為法國的尼采主義,德希達哲學被稱為法國的海德格主義等等。表現之二是歐陸哲學與英美哲學的交融。在傳統哲學研究的視野中,人們通常認為,英美哲學注重經驗,大陸哲學注重理性,表現為兩種不同的研究思路,甚至“兩種不同的文化”。但在二十世紀哲學的演化中,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哲學之間的相互滲透也日見頻繁。比如,本世紀初,在英美就產生了以布拉德雷、羅伊斯為代表的新黑格爾主義思潮;法蘭克福學派在二戰期間移居美國,對美國的哲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美國當代思想家喬姆斯基、羅爾斯就受到康德哲學很大的啟發。反之,英美的分析哲學為大陸的維也納學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美國的實用主義對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的影響更是眾所周知。表現之三是西方哲學思潮與開發中國家哲學思想的融合。如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梁啓超、王國維、胡適、馮友蘭、賀麟、金岳霖、熊十力等無一不接受了西方哲學中的一種或數種學說,然後與自己信奉的中國本位哲學融合,提出了新的哲學見 解。

哲學流派

希臘羅馬古典哲學
(泰勒斯等)(把世界歸結為自然某一具體的現象或物質,如水、氣)
(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
(宇宙是變動的火,由邏各斯(規律)支配)
(提出原子論)
愛利亞派
(巴門尼德)(萬物本源,就是意識認定的永恆“存在/是者,否認變化與運動)
(強調用內省法獲取知識)
(具體的萬物背後是永恆的原型理念)
(質料與形式的區分,宇宙由土、水、氣、火、以太五元素組成,提出第一推動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學)
(普羅提諾)(“太一”為世界之本,理性規律、靈魂、具體事物皆為太一流溢而成)
(伊壁鳩魯)(萬物、靈魂皆為原子,快樂為人生目的)
(第歐根尼)(鄙視外在功利,主張清貧生活)
(馬可·奧勒留、艾比克泰德)(強調人的“善”與“德”,主張服從命運,同時把握自我)
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以哲學理論來闡釋上帝的存在、三位一體、靈魂的救贖)
亞里士多德主義
(托馬斯·阿奎那)(以亞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學思想來闡釋上帝的本質、存在、美德)
(司各脫)(以自然意志作為世界運動的本因,源頭則是上帝)
奧康主義
(不能外在求證的知識應該被刪去——“奧康的剃刀”,等)
近代西方哲學
(培根、達文西、牛頓等一大批科學家、哲學理論家)(主張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科學來支持解釋自然的理論)
唯理論(理性主義)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知識的最終來源是上帝,物質、靈魂互為對應平行)
(斯賓諾莎)(強調思維/觀念和廣延/物質是無限的上帝的兩種不同表現形態,一種為內在,一種為外在)
(萊布尼茨)(世界由性質連續的“單子”組成,包括精神和物質,都是“單子”覺醒程度不同的表現)
經驗論(經驗主義)
(洛克)(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物質有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前者在物本身,後者則是知覺產物)
(休謨)(最初知覺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時空和因果都是知覺的產物)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對世界整體的感知則是上帝) (德國古典哲學)
先驗唯心論
(康德)(知識最初來源於不可言說的“物自體”,經過認識主體用時間、空間、因果性的主觀規範,才成為可表述的知識或觀念/現象)
絕對唯心論
(費希特)(經驗知識,是由意識深處的絕對自我,通過不斷設定非我,把握非我而產生)
(謝林)(自然逐漸自我覺醒,發展為與客觀自然對立的自我意識,然後自我意識回歸到自然中去,最終會與客觀的自然達到絕對同一,即能意識自身的絕對實在)
(黑格爾)(唯心辯證法,客觀唯心主義,世界在一方面,是客觀存在性歷史的發展演化,另一方面又是主觀意識從感性到理性的不斷飛躍,當意識到自我意識的發展就是客觀存在性的發展時,你就達到了上帝的絕對真理)
(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指出神是人類本質追求的外化,崇仰“愛”) 早期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實踐論唯物主義,強調實踐勞動的決定性作用,使自然一方面在人類面前呈現出客觀規律,另一方面又隨著人的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即“歷史的自然,自然的歷史”
現代西方哲學
(克爾凱郭爾)(否認人有固定統一的本質,強調個體存在的偶然性與自由性,此為接近上帝之路,存在主義之先驅)
(叔本華)(世界的本體是無因果的本然的意志,時空、因果則是理性認識意志的結果,人生因欲求的無止境和受阻礙而痛苦)
(尼采)(命運由自己把握,而非上帝的規範,故主張弱肉強食的“權力意志”)
(伯格森、狄爾泰)(世界是“生命之流”在時間上的“綿延”與進化)
(布拉德雷)(絕對唯心辯證法的發展)
(柯亨、卡西爾)(先驗唯心論與科學哲學結合的產物,但否認獨立於意識的物自體的存在) 現代英美哲學
(邊沁、密爾)(社會上人的行為其實是在追求個人幸福的最大化)
(詹姆士、杜威)(事物成為知識對象的前提,就是它的實用性,只有經過人的追求和實驗,才能得到真理)
(弗雷格、羅素、維根斯坦)(主張邏輯本體論,世界的本體並非分離的實體,而是相互關聯的邏輯關係)
後期分析哲學
(維根斯坦、斯特勞森、羅蒂等)(認為哲學問題的產生是日常的語言遭到錯誤理解的結果,主張從語義進行分析達到語言與實在的本質關係)
證偽主義科學哲學
(波普爾)(否認科學可以達到絕對真理,提出三個世界——物質世界、精神世界、觀念世界)
歷史主義科學哲學
(庫恩、費耶阿本德)(反對以脫離實踐的純粹邏輯作為表述世界的方式,而強調科學經驗在歷史上的積累)
(弗洛伊德)(強調潛意識和性慾對個人行為的決定性作用,夢、文明活動等是潛意識受外在道德壓抑而在意識層面變相體現的結果)
之法蘭克福學派(馬爾庫塞、哈伯馬斯)(以馬克思的辯證法、弗洛伊德的本能說,著重研究物質文明對人的奴役與異化作用,主張改變人的社會交往模式,減輕資本主義的社會危機)
現象學/歐陸哲學
(胡塞爾)(提出現象學方法,主張回到事物本身,研究意識對知識的構建性作用)
(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等)(強調個人在世界上的先於反思意識的存在,是一切知識的來源,人的存在不同於物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由的,不是被完全規定的——存在先於本質)
(伽達默爾、德希達)(認為對歷史的研究,不可能還原為歷史事實,而是現代視角與歷史遺物的對話)
(索緒爾、阿爾圖賽、史特勞斯、拉康)(主張對各種知識系統,優先進行整體結構的研究,並強調這種結構的先驗性、永恆性,它是正確研究系統各要素的前提)
(德希達、福柯、德留茲)(否認統一的知識結構的存在,批判理性在片面追求本質的同時喪失了世界的豐富性,認為人與世界、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不是主客認知關係,而是主體間對話關係,肯定思想的多元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