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自然之鏡(200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哲學和自然之鏡》是200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哲學和自然之鏡
  • 作者:理察・羅蒂
  • 譯者李幼蒸
  • 出版時間:2003年6月1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04052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哲學和自然之鏡(漢譯名著本)》獲得廣泛影響的一個社會性原因恰在於,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學素養,對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分析哲學教師培養出來的大批中青年人文學者,用分析哲學家熟悉的語言,指出了分析哲學當前發展中的證結所在,因而易於引起共鳴。因此這本書首先應看成是一本關於當代美國哲學思想的論著。

圖書目錄

中文本作者再版序
中譯本作者序
原序
導論
第一編 我們的鏡式本質
第一章 心的發明
1 心理現象的標準
2 功能性、現象性和非物質性
3 各種各樣的心身問題
4 作為普遍項把握者的心
5 獨立於身體去存在的能力
6 二元論和“心素”
第二章 無心的人
1 對跖人(The Antipodeans)
2 現象性質
3 不可改變性與純感覺
4 行為主義
5 關於對其它心的懷疑論
6 不含心身同一性的唯物主義
7 認識論和“心的哲學”
第二編 映現
第三章 “知識論”的觀念
1 認識論和哲學的自我形象
2 洛克在說明與證明之間的混淆
3 康德在述謂和綜合之間的混淆
4 作為需要“基礎”的知識
第四章 特殊表象
1 必然真理,特殊表象和分析哲學
2 認識論的行為主義
3 前語言的認識
4 “‘觀念’的觀念”
5 認識論的行為主義、心理行為主義和語言
第五章 特殊表象
1 對心理學的懷疑
2 認識論的非自然性
3 作為真正說明的心理學狀態
4 作為表象的心理狀態
第六章 認識論和經驗心理學
1 純的和不純的語言哲學
2 我們的祖輩在談論什麼
3 唯心主義
4 指稱
5 無鏡子的真理
6 真理、善和相對主義
第三編 哲學
……
第七章 從認識論到解釋學
第八章 無鏡的哲學
中譯本附錄
索引

作者簡介

理察•羅蒂(Richard Rorty,1931—2007),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思想家,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羅蒂在耶魯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維吉尼亞大學、史丹福大學。羅蒂的主要著作在國內出版的有:《哲學和自然之鏡》《真理與進步》《偶然、反諷與團結》《築就我們的國家》等。
譯者簡介:
李幼蒸(1936- ),現為國際符號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旅美獨立學人。1959年肄業於天津大學土建系,1978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曾先後做訪問學者於普林斯頓、哥倫比亞、慕尼黑等校哲學系(1982-1984),法國人文科學基金會(MSH)、輔仁大學中西比較研究所、佛光大學哲學系以及史丹福大學比較文學系(1989-1999);曾獲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短期客座教授(1990);曾任客座研究員於柏林工大和德國波鴻大學哲學系(1988-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