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米黃釉三足沖天耳鼎式爐

哥窯米黃釉三足沖天耳鼎式爐

哥窯 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釉、灰青釉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窯米黃釉三足沖天耳鼎式爐
  • 高度:15厘米
  • 口徑:8.1厘米
  • 釉色:米黃
  • 年代:南宋(1127-1279)
此 哥窯米黃釉三足沖天耳鼎式爐 造型仿古代青銅器鼎式樣。唇口、深弧腹、豐底,底下承以三個長管狀足,口上兩側對稱置環形耳。採用支釘燒工藝,里外施釉,釉呈米黃色,釉層肥厚,釉質瑩潤,釉面開細碎片紋。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哥窯瓷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很大的懸疑。
關於這件哥窯米黃釉三足沖天耳鼎式爐本身的特點:“金絲鐵線” 有一個傳說:
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的擅長制青瓷而聞名遐邇,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學、吃苦,深得其父真傳,章生二亦有絕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後,兄弟分家,各開窯廠。
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