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發運動

哈里發運動

19世紀印度穆斯林反對英國殖民統治、保衛伊斯蘭教哈里發領袖地位的政治運動。亦稱基拉發運動、基拉法特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里發運動
  • 性質:反對英國殖民統治
  • 時間:1876~1909
  • 統治者奧斯曼帝國素丹哈米德二世
簡介,背景知識,有關哈里發,穆斯林的起源,

簡介

19世紀奧斯曼帝國素丹哈米德二世(1876~1909在位)為了維持其統治,鼓吹泛伊斯蘭主義,自詡為伊斯蘭教的捍衛者,全世界穆斯林的最高宗教領袖——哈里發。並向印度和東南亞派出代表同各地伊斯蘭組織聯繫,求得支持,共同反對西方列強對土耳其的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政府為爭取印度穆斯林的支持,假意允諾戰後保證土耳其的主權完整和保持土耳其素丹的哈里發地位。
1918年土耳其戰敗投降,英國便夥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制定瓜分土耳其的計畫。
1919年,印度成立了“全印哈里發運動委員會”,以賽德·卡塔尼為主席,國大黨人穆罕默德·阿里兄弟為首席發言人。參加這一運動的有印度穆斯林各階層的民眾。該委員會領導印度穆斯林反對英國等西方列強瓜分土耳其,掀起保衛哈里發的宗教領袖地位的浪潮,旨在爭取印度的民族獨立和穆斯林的社會政治地位。國大黨也全力支持這個運動。
1920年8月,協約國逼迫土耳其素丹簽署《色佛爾條約》,正式瓜分土耳其原所占據的伊斯蘭國家的領土,促使這一運動進一步發展。9月,國大黨決定將哈里發運動的要求作為“不合作運動”的一部分。
1919年,英國侵入阿富汗,在英印軍隊中服役的印度穆斯林,倒戈轉向支持阿富汗。
1920年,印度大批穆斯林遷徙到阿富汗,以消極抵抗的態度,反對英國對阿富汗的戰爭。
1921年,1萬名莫普拉穆斯林發動反英起義,在馬拉巴爾海岸建立了哈里發王國,與英國殖民當局對抗。起義遭到英軍殘酷鎮壓,3000名起義者被殺。
1921年12月,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了加爾各答的哈里發運動和國大黨著名領袖。
1923年,隨著不合作運動的低落和1923年土耳其革命的勝利,宣布廢除素丹哈里發稱號,印度哈里發委員會停止工作,哈里發運動自行結束。

背景知識

有關哈里發

哈里發(Khalifah) ,伊斯蘭教職稱謂。中國穆斯林俗稱“海里凡”。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代理人”或“繼位人”。
《古蘭經》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設定一個代理人”的經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眾先知即被認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
後該詞被用於指稱穆罕默德逝世後繼任伊斯蘭教國家政教合一領袖的人,伊斯蘭教初期執政的四大哈里發即屬此範圍。其後又為伍麥葉、阿拔斯等王朝的統治者所襲用。

穆斯林的起源

沙特朝聖的穆斯林伊斯蘭教(Islām)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其復興者和傳播者為穆罕默德
中國舊稱天方教清真教回教
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即順從真主意志的宗教。主要傳播於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歐、北美、非洲等地區迅速傳播,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