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協定

哈爾濱協定和莫斯科協定是台史學界流傳甚廣的謠言,中國方面早已否認存在這兩個協定,見1950年瀋陽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大會上,高崗的講話。在這個講話中,高崗指出哈爾濱協定和莫斯科協定是美國國務院製造的謠言。

基本介紹

高崗講話,謠言歷史,謠言內容,明顯矛盾,參考資料,

高崗講話

1950年瀋陽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大會上,高崗的講話早已證明這兩個協定是偽造的了,高崗講話的部分內容:
蘇聯在打敗日本侵略勢力,解放東北之後,就把東北的主權,從日本侵略者手中交還給了中國人民,並嚴格地遵行著一九四五年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與中國人民共同防禦著日本帝國主義及其他侵略者的威脅,從未超過條約的範圍,一貫地尊重中國領土主權之完整。去年在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前,東北人民政府同蘇聯所訂立的一年貿易協定,以及蘇聯專家受聘來東北參加經濟恢復工作,對東北工業建設幫助很大。
讓那些美國帝國主義者艾奇遜之流在其新聞俱樂部大造謠言吧!讓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背景材料”,所謂“哈爾濱協定”所謂“莫斯科協定”吧!
因為事實上不是蘇聯要使東北從中國分離,而是蘇聯把東北從日本侵略者手中交還給了中國人民。不是如謠言公司美國國務院製造的所謂“哈爾濱協定”、“莫斯科協定”中無恥捏造的什麼一派胡言,而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中蘇貸款協定,根據這些條約與協定,蘇聯將根據一九四五年八月簽訂的中蘇條約所享受的中長鐵路一切權利以及屬於該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而且,“一俟對日和約締結後,蘇聯軍隊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根據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及“大連的行政,完全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管轄。現時大連所有財產,凡為蘇聯方面臨時代管或蘇聯方面租用者,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收”。

謠言歷史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吳相湘《俄帝侵略中國史》中,收錄有所謂解放戰爭期間,蘇俄和中國與1947年5月、1948年12月簽訂的《哈爾濱協定》和《莫斯科協定》,此兩協定的內容揭示了中國出賣東北乃至全國利權換取蘇聯支持的“真相”。
這兩份偽造檔案,在台灣史學界輾轉引用五十多年。台灣中研院院士,中國近現代史專家張玉法在其1977年版《中國現代史》中,收錄引用了這兩份協定,並稱在《莫斯科協定》簽訂之後,蘇聯把二戰美國援蘇租借物資的1/3運入東北,使林彪得以建立整師的炮兵和坦克部隊。約1/4世紀後的2001年,張玉法版《中國現代史》修訂重版,照錄了這兩份協定。

謠言內容

下面就來欣賞一下這兩份奇文的內容,然後來掰謊。
1977年版,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下》P703-P704,第九章 戰後國共鬥爭:
在戰況不利的情形下,中共請求俄國給予進一步的援助。1947年5月20日,中共代表林彪高崗彭真謝覺哉李富春和蘇聯代表米高揚、康茲諾索夫、高爾金、哈爾根、巴布諾夫簽訂了《哈爾濱協定》。 其要點如下:
一、蘇俄允諾在外交及軍事上,全面支持中共。
二、蘇俄中共全面合作,發展東北經濟。
三、中共承認蘇俄對於東北陸路與空中交通,享有特殊權利。
四、蘇俄允許經常供給中共軍用飛機五十架。
五、蘇俄允許將日軍投降繳交或擄獲之日軍武器裝備,分兩期全部給予中共。
六、蘇俄允將現在東北由蘇俄控制之彈藥及軍用物資,全部平價售讓中共使用。
七、中國紅軍在東北局勢緊急時,可取道朝鮮退入蘇境。
八、蘇俄軍隊一旦遇國民黨軍隊對東北發動兩棲登入攻勢時,應秘密協助中國紅軍作戰。
九、蘇俄允許中國紅軍在朝鮮建立空軍訓練站。
十、中共應對蘇俄提供有關國民黨及美國在中國行動的情報。
十一、中共應以東北產物包括棉花大豆以及其它戰略物質,除去本地所需用者外,全部供應蘇俄。
十二、蘇俄協助中共,奪取新疆的控制權。
十三、遼寧安東等省,特別規定區域,劃歸朝鮮軍駐紮,在將來適當時期併入朝鮮 。

明顯矛盾

最明顯的兩個作偽之處:
1.根據謝覺哉和彭真的傳記,謝覺哉1947年3月從延安疏散,4月到達山西臨泉,在這裡從事中共法制編撰工作,1947年全年都沒有去過東北。1947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決定彭真調離東北,參加全國土地工作會議後,留中央工作委員會任常委,彭真於1947年5月2日從哈爾濱啟程轉赴關內,到5月20日,他已經走了18天。也就是台灣方面所謂的中方代表,在1947.5.20那個時間點上有兩個人根本不在哈爾濱!
2.中共供應東北的棉花大豆專門供應蘇俄…
大豆是東北的頭號出口商品和戰略物資,在東北解放區和蘇聯的三年外貿中,也是最大宗的出口件,但棉花----當時東北的棉花產量很少,到1948年產量也只有500噸。1946年底,東北解放區面臨的窘境是有飯吃沒衣穿,此時東北解放區以東興公司名義,蘇聯簽訂的第一期易貨貿易中,從蘇聯進口的棉花、棉紗、布匹占了易貨進口總額的2/3。棉花根本不是東北解放區能向蘇聯出口的戰略物資,反而是需要從外部大量進口!隨著東北解放區紡織工業的恢復建設,在1947、1948的後續兩期易貨貿易契約中,進口布匹成品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原棉仍然需要大量進口。
東北多的是大豆,缺的是棉花,這是當時東亞商業界人所共知的情況,因此48年初,中共第三次解放營口獲得海港後,南韓、日本、英國的商人就跑過來了,僅在上半年就來了十五條船,用紡花、工具機、機器、零件、化工原料等各種工業品交易了中方手裡大豆、豆餅、人參、鹿茸、豬鬃、馬尾、皮貨等農產品,總交易金額3222萬港元(單邊1611萬),中方獲利價值1000萬港幣,外方也有25%以上的獲利。7月以後,國軍加強對共控海港封鎖,一般單幫行商裹足,有英美政府背景的有實力貿易行抓緊機會上,封鎖後一個半月內,英國糧食部就派哈第提督號貨輪跑了三趟營口,拉著紡花來換大豆----當時東北共方也歡迎和韓、日、英、美等背景的商人做生意,大豆賣給蘇聯人,也賣給英國人、日本人、南韓人,根本不存在所謂《哈爾濱協定》中藥全部供給蘇聯的情況;
作偽者對於當時東北共區的外貿非常隔膜,根本不了解當時東北共區98%以上的原棉需要進口,拍腦袋以為東北和華北一樣是原棉重要產區,產量高到可以出口,然後隨手編造棉花大豆出口蘇聯這一條。
說實在的,如果作偽者用心一點,對東北物產稍微了解一點,把“棉花”兩個字換成“煤炭”,也不至於這么容易被拆穿。

參考資料

張玉法 中國現代史 下 1977年版
吳相湘 俄帝侵略中國史,1957年版
彭真傳
謝覺哉傳
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稿
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 卷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