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峴鄉

哈峴鄉

哈峴鄉地處甘肅省蘭州市榆中北部山區,是一個山區鄉,距蘭州73公里,距榆中縣城71公里,與貢井鄉、上花岔鄉、青城鎮、金崖鎮接壤。哈峴鄉為典型的乾旱山區,全鄉地理構造以東西兩條山樑為主,東邊山樑分布著柳樹和楊峴兩村,西邊山樑分布著紀爾和張灣兩村,仁和村處在東西山樑交會處,哈峴村處在白榆公路與本鄉交接的三叉路口,最南面的宣家岔村離鄉政府駐地約20公里。鄉政府處於鄉內的仁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哈峴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31
  • 地理位置:甘肅省蘭州市榆中北部山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甘A
  • 耕地:39200畝
簡介,歷史沿革,產業結構,生態建設,資助項目,雪中送炭,先進性教育,領導關懷,新農村建設,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尚,創建一個好班子,

簡介

甘肅省榆中縣哈峴鄉
榆中縣哈峴鄉地處榆中北部山區,全鄉下轄哈峴、仁和、柳樹、 楊峴、紀爾村張灣村和宣家岔7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1432戶、5862人,全鄉有耕地39200畝,人均耕地6.7畝。
立足實際抓種養,找準出路謀發展。多年來,鄉上把養殖和種植作為重點,充分利用山區特點,大力養殖肉用羊,散養生態雞,種植洋芋、藥材、百合等。在養羊上,已形成了品牌。原來鄉上養殖的大多數是土種羊,引進了多胎小尾寒羊,並進行集中養殖,使養羊由分散無序向規模有序方向發展,使羊的品種由地方土種向品牌發展,搜全鄉的養羊得到顯著的提升。為了進一步改良單的肉質,提高市場的份額,2004年初,鄉上引進了優質道賽特羊,對原有的土種羊和小尾寒羊進行改良。這一舉措又大大提高了羊的品質,市場反映良好,羊的商品率明顯上升。
目前,全鄉養殖優質肉用羊達8200隻以上,已形成養羊基地,並且每年都以3000——4000隻的速度增加。由於北山草質的原因,加之我們對羊的品種不斷改良和最佳化,我們所養羊的肉質-直都好於其它地方的羊,這使該鄉羊的銷路也一直看好,4—6個月的肉用羔芋在市場上十分搶手。
抓好以洋芋、藥材、百合為主的種植也是鄉黨委、鄉政府的重點,是立足山區促發展的重要方面。在洋芋方面,鄉上根據山區土質優勢,大力發展和種植優質薯種,每年我們都要引進和推廣-些新的品種,使全鄉的洋芋常種常新。我們種植的洋芋由於皮白、面飽而一直成為各地市場上十分緊俏的產品,全鄉每年洋芋產量達15000噸,70%以上銷往省內外市場,洋芋已成為我們的拳頭產品。在藥材種植上,我們形成了以紀爾村為中心的藥材種植圈,全鄉種植的藥材有甘草、板蘭根、黨參 、黃芪、防風等多個品種,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由於土質原因,使我們的藥材品質純、藥性高,一直受到藥材經銷商的好評,市場銷路非常好。同時,該鄉種植多畝百合也由於土質和氣候原因,皮白、肉鮮、味長,在市場銷路中一直走在前面。
哈峴鄉(二)哈峴鄉(二)
哈峴鄉下轄哈峴、仁和柳樹楊峴紀爾村張灣和宣家岔7個行政村,41個村民小組,1434戶,總人口5926人,其中農業人口5827人,勞動力4737人(男勞力2402人,女勞力2335人)。哈峴鄉總面積197平方公里,有耕地40300畝,人均6.8畝。鄉內平均海拔為2300米,年降雨量為3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4.8℃,平均無霜期110天,農作物生長期為120天。鄉內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為春小麥、豆類、莜麥等,特產為洋芋,經濟作物為胡麻。農作物單產為45-55公斤,洋芋單產為1500公斤。有初級中學一所,國小七所,教師69名,學生1010人。全鄉有中國小9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8所,中國小教師70人。

歷史沿革

哈峴鄉因原駐地哈峴而得名。1949年解放後建立哈峴鄉,1953年分為仁和、哈峴兩鄉,1956年又合併為哈峴鄉,1961年12月建立哈峴公社,1978年鄉政府建在仁和村文合社,1984年改為哈峴鄉,沿用至今。

產業結構

發展種植和養殖業,鄉上提出“種好洋芋養好羊,家家戶戶實力強”的口號。在 種植上,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雙壟溝全膜覆蓋種植模式,提高洋芋、玉米產量,增加農業產值。在養殖上,把舍飼養羊作為民眾增收主要途徑,引進和繁育小尾寒羊、道賽特優質基礎養種,經過大量飼養繁殖,已初步成為小尾寒羊和道賽特優質羊種的繁育基地。2003年全鄉種植優質洋芋達10000畝,戶均多的達15畝以上,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800元以上。2004年,全鄉種植優質洋芋16200畝,戶均達11畝,種植多的戶達18畝,預計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將達1100元以上。全哈峴鄉養殖小尾寒羊達1930隻,紀爾、仁和兩村已成為小尾寒羊繁育基地,養殖數多的達30隻以上,民眾的收入也由此明顯提高,2003年,哈峴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00元,重點養殖小尾寒羊的仁和、紀爾兩村人均純收入達1630元以上,較其他村高200多元。預計2004年,全鄉養殖小尾寒羊人均純收入將達500元以上。為了提高羊的商品率,鄉黨委、鄉政府還著手對小尾寒羊進行改良,力爭使養羊業有新的發展。
哈峴鄉(三)哈峴鄉(三)

生態建設

狠抓退耕還林,搞好生態建設也是鄉黨委、鄉政府的重要工作。狠抓退耕還林,大力改善生態環境是長期以來全鄉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從2000年開始,全哈峴鄉認真而紮實地實施退耕還林,截止2003年,全鄉共完成退耕還林4375畝,荒山造林2810畝,使部分地段水土流失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使生態環境得到有力保護,使民眾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資助項目

2007年8月,哈峴鄉政府向50戶簽訂協定書的農戶發放了價值5萬元的獺兔種 兔及配套設施。長期以來,哈峴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在努力實踐“三爭一促”活動中,把增加農民收入,改變當地農民生產生活狀況當作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07年初向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爭取獺兔養殖項目,為50戶養殖戶爭取到了價值5萬元的獺兔種兔及配套設施。農戶投入養殖後,項目方以市場價作為標準,全部回收農戶養殖的合格商品兔。合格養殖的獺兔必須達到150天,體重5市斤左右,市場收購價大約為每市斤6元,到冬季一般為8元,如遇市場波動,最低保護價每隻20元。資助款使用兩年後,項目方視其養殖情況,在收交商品兔時逐步扣除或以兔頂款。
哈峴鄉(四)哈峴鄉(四)

雪中送炭

連續幾場降雪給2006年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好兆頭。榆中縣上為哈峴鄉仁和村
安排連片種植雙壟溝地膜覆蓋玉米500畝,鄉村幹部積極調整哈峴鄉農業種植結構,爭取玉米種子地膜。當駐哈峴鄉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指導員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想辦法,多方協調,聯繫甘肅省戰略先鋒網路技術公司,為仁和村的老百姓送去10噸化肥。這對仁和村的農民民眾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2006年3月,甘肅戰略先鋒網技術公司負責人帶著化肥、衣物和對北山老百姓的一片赤誠之心來到哈峴鄉舉行了獻愛心送化肥活動。縣委副書記馮德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魏晉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岳存孝以及縣扶貧辦、農牧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獻愛心活動。
哈峴鄉(五)哈峴鄉(五)
榆中縣委副書記馮德三代表縣委、縣政府對戰略先鋒網路公司的這一獻愛心活動表示感謝。同時,希望仁和村的農民民眾學習農業科技知識,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爭取早日脫貧致富。

先進性教育

黨中央決定分三批在全黨開展以“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民眾、促進各項工作”為目標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作為第三批
開展先進性教育的基層黨組織,農村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先進性教育活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更有嚴峻的挑戰。經過長期的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逐漸消逝殆盡,基層組織大多渙散,凝聚力不強。為了使這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在安科學規劃和精心準備。一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仁和村支部50名黨員的文化狀況,年齡結構,以及收入情況等基本情況,為分類指導,整體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充分調動黨小組的積極性。全村共有8個黨小組,為了充分發揮他們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活動的每一重要環節,都提前組織他培訓,使他們先行掌握活動要領,以達到幫助其他黨員的目的。三是深入開展“雙找雙建”活動。當了解到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始後,還有5名外出打工的黨員沒有回來參加教育的情況,多次到他們家中了解掌握他們在外打工的具體地點及通訊方式。經過反覆說明,陳述利害關係,5位外出務工黨員全部於2005年12月25日前,回村參加教育活動。四是對全村50名黨員根據他們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身體狀況,進行分門歸類,針對不同類型,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與此同時,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幫助村幹部書寫宣傳標語50餘張,製作宣傳橫幅一條,辦黑板報3期,在全村上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宣傳到千家萬戶,家喻戶曉。
哈峴鄉(六)哈峴鄉(六)

領導關懷

2008年8月5日,榆中縣政府副縣長李得亮調研哈峴鄉農業生產工作。李得亮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馬鈴薯種植情況,隨後深入農戶家中,查看了養殖情況。
縣領導到哈峴鄉調研
李得亮首先來到哈峴鄉仁和村,查看了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馬鈴薯長勢狀況。他指出,哈峴鄉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抗旱、保墒效果顯著,增產增收優勢大,哈峴鄉要創新農業發展思路,在抓特色、抓亮點、抓品牌上下功夫,繼續加大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強化技術服務,使這一技術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作用,促進全鄉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同時要做好當前乾旱、缺水條件下的抗旱增收工作。
隨後,李得亮深入村社,查看了仁和村黑色純種生態雞養殖情況,並與養雞專業戶交談,詳細詢問了養殖成本、利潤、出欄情況、技術要求等實際問題,鼓勵養雞專業戶克服困難,積極發展養殖產業,希望他們在養雞致富的同時幫助帶動其他困難民眾發展養雞業,增加收入,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
之後,李得亮聽取了哈峴鄉負責同志就當前全鄉農業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並對哈峴鄉農業生產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今後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大力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全面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努力提高糧食產量;二是要加大對養殖業的扶持力度,使養殖業穩步發展,為農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三是要積極實施“一村一品”工程,使農業生產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同時要抓緊時機做好當前的秋收工作。

新農村建設

黨組織是帶領農民發展致富的引擎。在建設新農村的進程中,積極發揮黨組的帶動作用,積極構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農村建設新貌。在新農村建設中,按照甘肅省委“雙培雙帶”的部署,以“四新一好”為目標,著力哈峴的新農村建設。

發展新產業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項目是產業的依託。哈峴鄉已經發展起了馬鈴薯種植,並且小有規模,但距離產業經濟的目標還有距離。所以要在縣政府的協調下,動員農民擴大規模,種植良種,並適時發展深加工工業,做大產業經濟,延伸產業鏈。實現生產要素投入的集約化。要適度集中土地和強化組織管理來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集約化地投入生產要素,改變農業粗放經營的狀況,實現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轉變,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資源的產出率。馬鈴薯種植

培育新農民

人是一切事業的創造者。新農村建設,農民至關重要,直接關係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在農民中,農民黨員又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進度和質量。因此要在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基礎上,著力構建提高黨員素質和技能的長效機制,使農民黨員真正成為具有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和技能、具有市場和經營意識的帶頭人。

組建新經濟組織

產業經營一體化。現代農業以一體化的經營方式進行資源配置和利益分配。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緊密銜接,產加銷、農工貿環環相扣,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農產品的商品化、農村服務的社會化全部被納入經營一體化的軌道之中。農戶通過各種形式的經濟組織成為市場主體,從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獲得利益。經營一體化實現了農村和城市生產要素的有機組合,促進了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打破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使農業與工業的利潤率接近,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深入發展。

塑造新風尚

在農民黨員的帶領下,積極在農村建立崇尚科學、文明明禮、遵守法紀、誠信互助的風尚。

創建一個好班子

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建設一個帶領農民致富的好班子。要繼續深入地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發揮黨組織的堡壘作用,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群策群力,帶領關大農民致富奔小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