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吐氣蒙古族鄉

哈吐氣蒙古族鄉

哈吐氣蒙古族鄉所在地距吉林省鎮賚縣城55公里,東與五棵樹鎮為鄰,西與東屏鎮 相連,南與莫莫格鄉接壤,北與坦途鎮交界,轄5個行政村,3個直屬場。全鄉境內有4848口人,其中少數民族1889人,占境內總人口的39%。其中,蒙古族1870人,滿族17人,朝鮮族1人,達斡爾族1人。全鄉幅員面積1555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099公頃,占總幅員面積的12.3%;草原面積6720公頃,占總幅員面積的43.2%;森林面積為2135公頃,占總幅員面積的13.7%;森林覆蓋率為22.5%,其餘多為泡沼和鹽鹼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哈吐氣蒙古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
  • 面積:15558公頃
  • 人口:4848人
  • 方言:東北官話
  • 車牌代碼:吉G
概況,名稱來源,沿革,國民經濟,招商引資,

概況

哈吐氣蒙古族鄉位於鎮賚縣北部,距縣城55千米。東與五棵樹鎮為鄰,西與東屏鎮相連,南與莫莫格鄉接壤,北與坦途鎮交界。面積155.58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哈吐氣、寶山、張海、碩煥昭、呼蘭昭5個行政村。鎮(賚)丹(岱)公路、坦(途)新(生)農場輕軌鐵路過境。

名稱來源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有一個叫韓喇嘛的蒙族人在此開荒種地,這個人很有魄力,因此人們說他“哈吐氣”。也有人說韓喇嘛會看風水,懂占卜,認為此地風水硬。形成屯落後,故得名。哈吐氣是人們後來叫白了的,蒙語形容堅硬的土地,或百折不撓的精神,叫哈圖步或哈吐力格。

沿革

由駐地哈吐氣而得名。民國初年為大賚縣管轄。偽滿統治時期,曾設哈吐氣警察分所和哈吐氣村公所。1947年屬鎮賚縣。1957年設鄉。1958年劃歸莫莫格蒙古族公社轄,設哈吐氣管理區。1962年從莫莫格蒙古族公社劃出,成立哈吐氣蒙古族公社。1983年改哈吐氣蒙古族鄉。1997年,面積157平方千米,人口0.5萬,鄉政府駐哈吐氣,轄哈吐氣、寶山、張海、碩煥昭、呼蘭昭5個行政村。2004年,人口4848人,其中蒙古族1870人,轄5個村、3個直屬場,27個自然屯。

國民經濟

哈吐氣蒙古族鄉2004年農業總收入23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0萬元,牧業收入1200萬元,勞務輸出收入500萬元。哈吐氣蒙古族鄉農民人均收入2300元。全鄉經濟發展主要是 依託資源優勢,最佳化產業結構,確定畜牧業為全鄉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烤菸生產為全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帶動效益農業的發展,加強牧業強村建設,走以農養牧,用牧促農,農牧結合的發展之路。哈吐氣蒙古族鄉2004年大牲畜發展到3000頭(匹),其中,牛2680頭,比2003年增長12%;羊發展到3.5萬隻,比2003年增長51%;發展大鵝10萬隻,在養殖業上不但數量不斷增加,而且在質量上和經濟效益上都在不斷提高,基本占據全鄉經濟總量半壁江山的位置。2004年烤菸面積達到2500畝,比2003年增長50.3%;收購菸葉75萬斤,菸農收入252萬元。哈吐氣蒙古族鄉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全鄉現有水源井350眼,其中大口徑深井95眼,小口徑深井55眼,小組合井200眼,其中近三年就打水源井184眼,占總數的110.8%,有效灌溉面積可達1150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54.8%;為農業發展奠定的良好基礎。全鄉村級公路4條,2004年已建成標準路3條,其中,呼蘭村是油漆路面,寶山村和張海村是水泥路面,占村村通標準路的75%。
哈吐氣蒙古族鄉舉行的賽馬活動哈吐氣蒙古族鄉舉行的賽馬活動

招商引資

哈吐氣蒙古族鄉招商引資項目共兩項,其一是鄉牧業園區建設,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設種雞舍及辦公室2000平方米。投資商是黑龍江泰賚縣大村種禽孵化有限責任公司,投入資金60萬元,於2003年8月建成投產。其二是甄家泡子水田開發項目,開發土地200公頃,投資200萬元,投資商是洮南市焦樹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