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秀珍

呼秀珍

呼秀珍,女,漢族,1944年12月10日生,陝西省延川縣人,大專文化,中共黨員,鐵一局中學語文學會副會長,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標兵,全國先進女職工,陝西省勞動模範,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教改能手,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1965年參加教育工作,1988年被評為中學一級教師,1992年被破格評為特級教師

從教50年來,呼秀珍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用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換來桃李滿天下,在三尺講台譜寫了一曲平凡又偉大的奉獻之歌。

呼秀珍從1965年參加工作至今,沒請過一天病事假,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沒放棄過一個“差生”,沒收過學生一分錢的補課費。

呼秀珍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秀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省延川縣
  • 出生日期:1944年12月10日
  • 職業:教師
個人榮譽,主要事跡,人物言論,社會評價,獲得榮譽,

個人榮譽

呼秀珍1965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以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總結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合作互動為主線”的新型教學模式。她連續27年(截止2012年)擔任班主任,所帶的班也連續27次被評為優秀班、文明班。
呼秀珍
呼秀珍以真情和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生最信任的良師益友。她創辦《好家長》簡報18年。呼秀珍潛心教育研究,承擔多項省級與國家級課題研究工作,並獲得全國教科研成果二、三等獎。
呼秀珍受陝西省、鹹陽市局委派,赴全省各地市及武漢洛陽等地作報告和講學300多場次,引起強烈反響。
呼秀珍參加過七次省市及全國賽教,均獲一、二、三等獎,並被授予“陝西省教學改革能手”稱號。
呼秀珍先後榮獲國家人事部、教育部頒發的“人民教師獎章”、陝西省及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標兵、全國先進女職工、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三秦巾幗十傑、省優秀黨員、鐵道部優秀知識分子等國家和省市以上獎勵40餘次。
呼秀珍兩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連續 20年擔任省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職務。

主要事跡

熱愛事業,忘我工作
30多年來(截止2012年),呼秀珍堅持教改之路,向45分鐘要質量,變備教案為備學生,讓"死教材"變活;變知識型教學為能力型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體現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精心創設教學情境,以情動人,以境感人,使得課堂教學產生了磁石般的吸引力,她的課堂教學宛如一首優美的散文詩,給人以美的享受,情的感染、志的陶冶。在上《周總理,您在哪裡》一課時,她跑了7個單位,借來周總理的畫像貼在教室中央,剪了30幅周總理生平貼圖貼在教室四周,。在講桌上鋪上潔白的桌布,擺上一瓶淡雅的鮮花,在低沉的哀樂聲中,開始新的一課。通過看圖片、講事跡,師生分角色朗誦,使學生深深為周總理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人格和精神所感染。
鹹陽市長姜峰慰問呼秀珍老師鹹陽市長姜峰慰問呼秀珍老師
她組織學生排演課本劇《白毛女》《變色龍》,讓學生畫示意圖,登台依圖導遊《從宜賓到重慶》,安排學生說評書《楊修之死》、《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讓學生當小教師講《競選州長》《我的叔叔于勒》等,還巧妙地將歌曲、漫畫引入課堂,使課堂教學妙趣橫生,引人入勝。
呼秀珍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教學工作中。她力求做到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認真對待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幾十年來如一日,從不敷衍塞責。她的教案累記過數百萬字,字跡清秀娟麗如書法作品,每本教案扉頁上都寫著"向45分鐘要質量"、"認認真真教課"、"全心全意育人"。為了備好每一節課,她反覆推敲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堂結構、板書設計乃至教學語言。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她經常到處奔波,借圖片、制教具、並反覆琢磨學習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語言,情感表達的技巧。學生的作業、作文,她堅持全收全改。她如同一台機器,不知疲倦地工作著,沒有節假日,沒有禮拜天,也從未因私、因病耽誤過學生一節課。她把數不清的日日夜夜花在了備課和批改作業上,她的女兒郭巧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從我記事起,就知道媽媽比別人都忙都累。常常是我一覺醒來,發現媽媽還在批改作業。"
1985年,鹹陽市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優質課賽教活動,她是主要成員,同時還要完成期末的許多工作。這時,丈夫患病住院,她實在抽不出時間,只好讓9歲的女兒請了三天假去照顧爸爸。有的人問起這件事時,她只好回答了一句:"三件事趕在一起,我只能選擇一件要緊的事。"在她看來,最要緊的,不是自己或自己的家庭,而是全體學生和人民的教育事業。
用赤誠之愛加工出晶瑩剔透的靈魂
呼秀珍認為,愛學生,是教師的必備品質,離開了愛,則一事無成。她的教育原則是:愛學生,全面抓,一個都不放棄。她對優等生要求從嚴;對中等生不斷鼓勵,全力推進;對後進生、調皮學生以誠相待,耐心寬容;對情況特殊的學生處處體諒,悉心關懷。
學生劉濤性情暴躁,隨心所欲,因懷疑班幹部在老師面前告了他一狀,就動手打人。呼秀珍老師找他談話,他在辦公室里大聲喊到:"呼秀珍,你是啥東西?"呼秀珍一愣,繼而冷靜地分析了原因,耐心地指出了他的三點錯誤:不應主觀臆斷地懷疑班幹部;不應動手打人;不應該罵老師。呼秀珍動情地說:"老師這么大年紀,還沒被人當面這樣罵過。"劉濤感到非常對不住老師,又悔又怕,問道:"老師,寫檢查不?""不寫"。"叫家長不?""不叫。"這一問一答鬧得劉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呼老師心平氣和地說:"知道錯了,改了就好,以後再也不能像今天這樣打人罵人,這有損自己的形象。好了,上課去吧。"一場處理不慎就會釀成大風波的事件就這樣被呼老師化解了。
李曉燕是個不幸的學生,上國小三年級時,父母相繼去世。國中三年,呼秀珍不僅在學習上督促她,而且在生活上關心她,幫助她,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使她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慈愛和關懷------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呼秀珍把偉大的母愛毫不保留地獻給了她的每一個學生,灑下一路愛心,換來滿天桃李。
教師的職責在於使學生得到全面教育
呼秀珍認為,"做一個真正的教師,就是要使學生得到名副其實的教育。"能夠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名副其實教育的最佳途徑無疑是當班主任。呼秀珍認為:只有當了班主任,才能和學生建立起最緊密的聯繫,才有機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她教了一輩子書,當了一輩子班主任。她說:"教師的任務並不限於培養幾名高材生,它的更為廣泛的內容是讓所有學生儘可能有所長進,使其成為一個合格有用的公民,起始並立足於'成人'教育,發展並歸宿於成才教育。"
每接一個新班,她總是一個不漏地對學生進行家訪。對個別學生則接二連三地登門。有些家長因病、因事不能參加家長會,她便擠時間一一上門,將家長會的內容告訴他們。學期末的成績冊,總是一本本親自發到學生手中,同時將一些不宜寫入評語的話與家長面談。1988年,呼秀珍創辦了《好家長》簡報,簡報每兩周一期,至今已累記編印158期。內容有教育子女的名言,好文章及方法介紹等,有班內簡訊,來自家長的好建議,考試日程安排等,她親自組稿、排版、編寫、複印,由學生帶給家長。《好家長》圖文並茂,深受家長歡迎。一位家長在給呼老師的信中寫道:"作為學生家長,我們發自內心地感謝您!您既是孩子的好老師,又是我們家長的好老師。"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有愛心的人。呼秀珍堅持開展《愛的系列教育》活動,指導學生辦《祖國頌》系列報集,教育學生愛祖國;組織學生給孤兒和殘疾兒童送溫暖、獻愛心、教育學生愛他人。每年"三八節"前,安排學生給媽媽寫信。向媽媽祝賀節日,並感謝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教育學生愛父母。
1978年至今,呼秀珍的班級已連續20多年被評為省、市、校先進班集體。每逢起始年級編班,她所帶的班總是學生、家長的首選,這也表明學生和家長對呼老師的認可和讚揚。
用愛心淨化社會環境,做神精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呼秀珍不僅僅只是愛事業、愛學生,而且她具有一顆善良的心,對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需要愛的人即使素不相識,她也給予自己的愛,為他們而慷慨解囊,毫不吝嗇。
呼老師有兩個女兒,可她卻常說:"我的女兒多著呢!有彬縣的女兒王昭,大連的女兒顧宇頤,陝北的女兒王彩虹------"其實,每個女兒背後都有一個愛的故事。
1985年冬,呼秀珍去彬縣賽教時,在課堂上認識了一個叫王昭的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兩個月後。呼秀珍從王昭的來信中得知她的父親不幸去世,便立即寫了一封長信安慰她,鼓勵她好好學習。從此,呼秀珍就和王昭結下了不解之緣,常常寫信鼓勵她發奮學習,走上自強之路,轉眼十年過去了。王昭去義大利進修前到鹹陽去看望呼老師。儘管兩十年來沒有見面,呼秀珍一眼就認出了她,並高興地給別人介紹說:"這也我彬縣的女兒王昭。"
呼秀珍的生活是清貧的,她家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機,幾張陳舊的桌凳------然而她的精神世界卻無比富有。她富有愛心、同情心,並將之奉獻給社會,用以淨化我們的社會環境,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而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1965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呼秀珍將僅有的40元錢寄給了榆林災區,那時她的月工資只有32元;1983年,負擔著兩個孩子生活的呼秀珍聞知安康遭災,又寄去了40元,那時她的月工資52元;1985年,為了迎接第一個教師節,她帶領全班學生為新調入學校的十六位教師縫製了一塊座墊;1991年,為科威特兒童捐款150元-----34年來,她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該出手時就出手,究竟捐了多少錢,連她自己也說不清。
呼秀珍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很嚴,要求他們具在一顆善良的愛心。大女兒郭巧是全國優秀民警。呼秀珍要求她以愛民報國為已任,打心眼裡把前來辦事的民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對待。郭巧除做好本職工作外,還照看著幾位孤寡老人。小女兒郭靈上軍校四年,她先後給女兒寫信300餘封,暑假期間又安排女兒照顧一位83歲的孤寡老人
呼秀珍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而產生巨大動力,在這一動力的驅使下,痴迷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認真地進行課堂教學,特別是她提出的"向45分鐘要質量"這一口號,更是體現出了她不僅僅是埋頭苦幹,而且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勤奮加上工作效率,再加上她那些獨特的育人方法,取得成功是必然的。

人物言論

“入黨是我的信念,一不為升官,二不為發財,只為在黨的教育下,更好地工作。”
鹹陽市委書記千軍昌慰問呼秀珍老師鹹陽市委書記千軍昌慰問呼秀珍老師
“教書育人德為本,德的核心是愛字。”
“做人應光明磊落,待人應真誠熱情,工作應一絲不苟。”
“我們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我們都是共產黨員。人們將黨比太陽,我們就是太陽的一縷光,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把太陽的溫暖送到每個人的心上。”

社會評價

1999年,中共陝西省教育工委和省教委、鹹陽市委市政府、鐵一局黨委分別做出向呼秀珍同志學習的決定。《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十多家新聞媒體報導呼秀珍的事跡。

獲得榮譽

呼秀珍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陝西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呼秀珍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誠實守信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