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城隍廟

周鐵城隍廟

宜興市周鐵城隍廟,道教邑廟,位於周鐵鎮老街。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周鐵城隍廟始建於明朝初年,由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令敕建,乾隆和道光年間亦有重修。前殿供奉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楊國興大元帥,後殿供奉幽冥教主、二樓慈航真人。現門前存有1800多年歲的古銀杏樹,系三國時東吳主吳太祖大皇帝孫權之母吳國太所植。周鐵城隍廟坐落於宜興市最為寂靜最負有盛名的的歷史文化名鎮周鐵鎮,是宜興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周鐵城隍廟也歷經興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鐵城隍廟
  • 外文名稱:Zhoutie Chenghuang Temple
  • 地理位置: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暫無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古銀杏樹
    楊氏節孝坊
    竺西書院
  • 敕建:朱元璋
  • 始建:明代
  • 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楊國興大元帥
  • 所屬城市:江蘇省無錫宜興市
  • 屬於:市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城隍神,建築布局,千年古樹,介紹,一奇,二奇,三奇,四奇,五奇,保護,城隍文化,信仰,文獻,城隍神,歷史發展,城隍封號,管理機構,領導關心,成立組織,無錫道樂,發展,地圖信息,

簡介

在素有“古都世界綠洲海洋”之稱的江蘇省宜興市,有一座著名的道教宮觀——周鐵城隍廟。周鐵城隍廟,乃無錫頗富盛名的道教宮觀。位於風景秀美的太湖西岸、宜興市周鐵古鎮小街,西靠橫塘河,東臨北街,建築朝南(南偏西15°)。周鐵城隍廟始建於明朝初年,清代亦有重修,共兩進。一進建築面闊3間10.70米,進深13.30米。一進前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棵。二進為二層樓房,進深7.40米,廊檐有精美的花雕。一、二進之間天井進深4.50米,建築總體較為完整。一進建築內有古碑兩方。西面碑名:重修城隍廟碑。落款: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孟夏。碑通高2米,寬0.86米,碑座寬1米。東面碑文模糊難辨,碑通高1.84米,寬0.70米。落款:乾隆戊辰年。據城隍廟內乾隆十三年(1748年)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兩塊老碑記載,城隍廟始建於明朝初年,後於乾隆十三年和道光二十八年重修。
周鐵城隍廟
作為宜興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周鐵城隍廟在“文革”時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解放後殘破的老廟曾作他用。後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實,直至2009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覆重建後,重新成為正式開放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由吳氏兄弟投入近千萬資金重修城隍廟,於2015年正式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並以宜興城隍聖誕日四月初三為開光慶典活動日。
周鐵城隍廟
今天的周鐵城隍廟,包括城隍殿、地藏殿(幽冥殿)、慈航殿三個殿堂。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朝拜者、還願信眾甚多。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會虔誠拜神,以求城隍保佑。該廟於2009年列入宜興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神

據《宜興縣舊志》結合廟內碑刻記載所知,周鐵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明朝朱元璋身邊的愛將--楊國興大元帥。楊國興初名元,避諱改國興,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十七歲就做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帳前先鋒,身經百戰,作戰區域從南京、鎮江、常州、金壇一直宜興。最後,以右翼元帥坐鎮宜興周鐵打敗太湖對岸的張士誠部隊,並生擒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招降六萬水軍。在攻打蘇州閶門之時,不幸身中箭傷,醫治無效,戰死閶門,壯烈殉國。當時年僅三十六歲,以其子益襲指揮使。洪武初年,以楊國興鎮守宜興,有功於民,被敕封為宜興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正四品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周鐵城隍廟

建築布局

周鐵城隍廟西靠橫塘河,東臨北街,建築朝南(南偏西15°),共兩進。一進建築面闊3間10.70米,進深13.30米。一進前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棵。二進為二層樓房,進深7.40米,廊檐有精美的花雕。一、二進之間天井進深4.50米,建築總體較為完整。
周鐵城隍廟
城隍廟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此匾由第七屆中國道教協會長,曾任世界宗教和平會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國家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陝西道教協會會長、山西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道教學院院長、陝西周至樓觀台道觀監院、中國道教協會咨議委員會主席任法融道長親手書寫。正門兩側抱柱的對聯“天地你我怎說不知,善惡遲早定必有報”則是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會長、曾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陝西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市道教協會會長、西安八仙宮監院。陝西省人大第七、八、九、十屆代表,西安市政協第 八、九、十、十一屆常務委員、全國政協第十屆常務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閔智亭道長留下的墨寶。
大殿內供奉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楊國興大元帥坐像,左首為文判官,等同於衙門裡的左典史,左手握有生死簿,調查人民素行的善惡及壽夭,執行各司的的判文或檢閱記錄;右首為武判官則是相當於右典史,對於犯行業已判明者,右手則舉執行刑罰。立柱懸有對聯“雪逞風威白占田園能幾日,雲從雨勢黑漫大地沒多時”以讚揚城隍神的功績。城隍爺的從屬除了文武判官還有六司、牛爺馬爺、范將軍謝將軍、三十六關將。六司即延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牛爺與馬爺本為閻羅王的從屬,乃站在陰陽之間奈何橋的守衛。神座兩旁邊附祀兩位大將,左為謝將軍即謝必安,俗稱“七爺”,高舉“火籤”牌。右為范將軍即范無救,俗稱“八爺”,左手掌手銬腳鏈,右手拿“賞善罰惡”四字牌,張牙舞爪,神氣十分嚇人。范、謝將軍,一高一矮、一黑一白,也就是俗稱的黑無常及白無常,其職責乃是押解犯人到城隍爺的法庭,專司緝捕鬼魂及惡鬼,負有維持陰間秩序的職責。城隍廟大都陰森肅穆,神前設判官、查案司、日夜巡撫等,手執刑具,兩廊吏屬、皂隸、牛頭馬面等,設定一如公堂。
周鐵城隍廟
後殿被稱為地藏殿,也為幽冥殿,實則供奉的乃是地藏王菩薩,民間稱之為“幽冥教主”,二樓供奉的是慈航大士仙姑真人。

千年古樹

介紹

宜興周鐵鎮老城隍廟有一棵銀杏樹,樹齡已達1800多年。此樹高23.7米,根部直徑1.44米,樹冠遮蔭面積達500多平方米。據宜興福勝寺珍藏的《三國碑·祥瑞記》以及晉朝周處編撰的《陽羨風物考》等史料記載:此樹由東吳大帝孫權之母吳國太於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親手植於早在周朝就形成建制的周鐵古鎮太湖入口處。它作為國內碩果僅存的太湖古生物航行標誌,雖屢經兵火戰亂,但依舊風采迷人,並以它特有的“倒掛鐘乳、空中平台、白蛇吐霧、童子拜佛”等奇觀,被園林界人士喻為“引人入勝的活化石”稱之為“生物界的奇蹟”。千百年來前來觀光攬勝者不絕於途。
周鐵城隍廟
古樹底部兩到三米為普通樹幹,約有四五個成年人合抱之粗,再往上的樹幹則有一圈圈碗狀樹瘤,如滴滴鐘乳,這是平常樹木中並不多見的“樹乳”。樹枝粗細不一,最細的有如柳枝,最粗的則有兩三個成年人合抱之粗,甚至還有一兩條樹枝越往外越粗,如火炬一般。
這棵千年古樹屢顯威靈,而且有著讓人們津津樂道的“五奇”。
周鐵城隍廟

一奇

一奇是砍伐樹枝之人即遭厄運,相傳有人砍伐它的樹枝後,立即遭至厄運,所以至今樹幹保存完好,為國家級古樹名木。此樹高23.7米,根部直徑1.44米,樹冠遮蔭面積達500多平方米。

二奇

二奇便是樹幹下細上粗。主幹底部2-3米和普通樹幹一樣,可再往上到樹杈處,隆起的樹瘤(有人稱樹參),猶如姿態萬千的“倒掛鐘乳”,宜興以“洞的世界”著稱於世,然而這株千年古銀杏那一蔟蔟猶如張燈結彩般的“樹瓔珞”(俗稱樹參),與宜興溶洞中那人稱千年長一厘米的鐘乳石有著同工異曲之妙—數十個“樹參”猶如姿態萬千的“倒掛鐘乳”,最長的達50餘厘米,最短的也有30厘米。用園林專家的話來說,只有千年以上的古樹才能長出象“樹參”這種“年齡標誌物”。把樹幹圍住,形成了下細上粗的怪模樣。
周鐵城隍廟

三奇

三奇則是樹瘤如平頂蘑菇,如“空中平台”。樹瘤如一個平頂蘑菇,寬1米有餘,號稱“空中平台”,上面長滿苔蘚。在這棵吳國太親手種植的古銀杏樹頂部自然形成的“空中平台”上,聽當地老人講主幹的分枝處,有一“平台”,可安放一張八仙桌和四條座椅還有寬餘。站在上面,東面太湖風光一覽無餘,西面周鐵古鎮歷歷在目。無論是春天的早晨或夏日的黃昏,置身於“空中平台”之上,或品茗閒坐,或把酒吟唱,看日出霞歸,觀朝雲暮霧,真有一種怡然自得、飄飄欲仙之感。難怪宋代蘇東坡、蔣捷等文人雅士屢屢歡聚於此,留下了“身在銀杏樹上住,身赴桃園神仙府”的優美詩句。
周鐵城隍廟

四奇

這四奇卻是春夏秋季節交替便有白霧盤旋,人稱“白蛇吐霧”。每到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的傍晚,常有縷縷飄渺的白霧環繞盤旋於古銀杏樹上。老人們傳說,這是棲身於古銀杏樹內修行的小白蛇吐出的“仙霧”。實際是受天氣和氣流等影響,引來無數蠓蟲環繞古樹作勻速運動的結果。明代詩人徐溥、杭淮、陸炳等驚嘆“白蛇吐霧”真乃造化之妙,於留連忘返之際吟道,誰令瓊玉當庭舞,應是嬌龍下塵世。
周鐵城隍廟

五奇

五奇更是一絕,樹癭如形如“童子拜神”。站在古銀杏樹下朝樹頂看去,細心的人都會發現,那一個個下垂的“樹瓔珞”和造型逼真的樹癭,恰似一個個虔誠禮道的童子,神態各異,惟妙惟真,令人稱絕。
周鐵城隍廟

保護

老城隍廟的改建,給古樹也帶來了新的生機。然而,古銀杏也曾在哭泣。“文革”期間,古銀杏遭到了截枝,截去了其中有臉盆口般粗的一根主枝,斷下的枝拖去作“木模”材料。
古銀杏也曾經流淚。當年,城隍廟裡辦工廠,一根鐵管煙囪把銀杏樹當支撐架,另一根煙囪立在近旁,除滾滾濃煙外,有時還有火星迸出,似兩條火龍吞噬著她。上世紀80年代初,一封署名為“吳仲明”、題為“救救古銀杏吧” 的信函,寄到了宜興園林部門。很快,上級領導來到周鐵,與當時鎮、鄉兩級政府共商保護古銀杏的措施。經過多次較大的保護活動,如今的古銀杏枝繁葉茂,她身邊圍起了半米高的水泥台,圍上了鋼筋護欄,壅上了新土。
周鐵城隍廟
如今,她不僅得到了“認養”,也得到了“身份證”。古銀杏已成為周鐵鎮“塘河水韻公園” 八個景點之一,她挺立在新建成的花壇中,樹高約15米、樹冠覆蓋面積已達100多平方米。同樣,也是周鐵城隍廟必不可缺的一大景點。

城隍文化

信仰

城隍,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周鐵城隍廟

文獻

據《禮記》中記載,古代天子在十二月舉行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在所祭祀的神靈中,有“水墉”神,認為水墉神能夠使水土歸其本位,不為禍人間,“水墉”神可以認為是城隍神的原形。最遲到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了祭祀城隍神的記載。據《南史·邵陵攜王綸傳》中記載,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公元550年)王綸到郢州,多次碰到怪異的事情,想祭祀城隍神以得其護佑,將要烹牛之時,一條赤蛇從牛口中鑽出。另一則關於城隍神的記載則是在《北齊書·慕容儼傳》中,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6年),慕容儼鎮守郢城,敵軍來犯,無法解圍。郢城中神祠一座,民間稱為城隍神,慕容儼入廟求助,城隍神顯靈解了郢城之圍。這是兩則較早的關於祭祀城隍神的歷史資料。唐代開始,民間已普遍祀奉城隍神。五代乾祐三年(公元951年),隱帝冊封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宋代,城隍神已經被列入國家祭祀神靈的範圍之內,宋代《禮志》中規定告禮祭祀城隍神,以“羊一,八籩、八豆”為供品。元朝天曆二年(公元1330年),文宗加封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加封城隍夫人為“護國保寧王妃”。明代,由於中國城市規模的發展,城隍信仰得到了普及,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京都和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六府城隍神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其餘各府城隍神稱威靈公,州的城隍神稱靈佑侯,縣的城隍神稱顯佑伯,各有品秩。清王朝對城隍神的祭祀規模基本依照明制。
周鐵城隍廟

城隍神

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神,多數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能夠成為城隍神的人基本分為這樣幾類:第一類是一些有政績的地方官,在去世之後,本地的百姓為了表彰他的功績,供奉為本地的城隍神,並且希望他在天之靈依就能夠保佑本地的百姓。如上海奉賢縣城隍神周中鋐,是清代松江知府,生前為官清廉,最後為治理地方水患以身殉職,奉賢縣的百姓為了紀念他,供奉他為奉賢縣的城隍神;第二類是國家的功臣,其生前曾經拯救了國家和百姓,人們為了表示感激之情,將他供奉為城隍神,這類城隍神中有普通的百姓,也有國家的功臣,如浙江義烏縣城隍項顯佑,生前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1367年,江浙一帶大旱,項顯佑散家財賑濟百姓,救人無數,義烏百姓為了紀念他,就供奉他為義烏縣的城隍神;第三類是生前正直的人,如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等,去世以後,人們認為他在冥界一樣能夠保持其正直的品德,保護本地百姓,將他供奉為城隍神。如北京城隍楊淑山,明代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以剛正不阿而著名。因彈劾嚴嵩的十大罪狀而被捕入獄,後為嚴嵩所害。北京的百姓就將他供奉為自己的城隍神;第四類是行善的人死後成為城隍神,這些人通常在生前為本地的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同時希望他在冥界也能夠為老百姓做好事,就將他供奉為城隍神。如烏魯木齊城隍神是陝西人紀永寧,相傳嘉靖三十一年地震,曾捐資埋葬死者四十餘人,多行善事,上天以其一心行善,封其為烏魯木齊城隍之神。可見,城隍神作為城市保護神,老百姓希望能夠得到他的保護,所以,城隍神都是由一些公忠正直的人擔任。
周鐵城隍廟

歷史發展

周鐵城隍廟
城隍信仰的升華階段是明代,明朝時期,因為朱元璋的原因,城隍信仰被提升,得到了國家祀典尊崇,城隍被封為“王、公、侯、伯”四個等級。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製冕旒哀服。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裡,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城隍神職能
城隍神的職能:保城護民,懲惡揚善,監察萬民,祛除災厄。《太上老君說城隍感應消災集福妙經》中說城隍神:“公忠正直,有求必應,如影隨形,代天理物,剪惡除凶,護國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澤,普救生民”,“哀憫世間一切眾生,或有年災月厄,命運騫滯……,吾當速譴行瘟使者,收瘟聖眾,即除罪簿,永滅惡根。”“世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廣積陰功,行諸方便,施財周急,愛老憐貧……”則“增延福壽,世代榮昌,子嗣綿永,世世不絕。”“城隍尊神,顯化無邊,禱雨則甘霖蘇槁,禾稼成熟,祈晴則化陰成陽,應時朗晴。”

城隍封號

城隍封號有四個等級,依明朝官方“城隍階級封號”的說法:
京師城隍(王爵,福明靈王)
都城隍(公爵,明靈公):掌管省
府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府
州城隍(侯爵,靈佑侯):掌管州
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
即王、公、侯、伯。國家級的城隍封為王,省市級城隍封為公,地級市城隍廟封為侯、縣級城隍封為伯。例如居庸關城隍被封為中山王,位為中央城隍;南通市的城隍被封為威靈公;上海市原為上海縣,城隍是秦裕伯。那么周鐵鎮城隍楊公則為縣城隍顯佑伯。

管理機構

領導關心

2009年,在宜興市各級領導的關心下經上級主管部門批覆重建後,由吳氏兄弟投入近千萬資金重修城隍廟,廟內道眾備受鼓舞,省吃儉用,多方化緣,已修復了正殿和後殿及兩廡廂房等建築。於2015年正式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並以宜興城隍聖誕日四月初三為開光慶典活動日,周鐵城隍廟落實宗教政策恢復開放。
周鐵城隍廟

成立組織

2015年,鑒於周鐵城隍廟土木修復工程基本結束,周鐵城隍廟修復委員會完成其使命,經過各主管單位和當地政府多方協調下,遂成立由方崇陽道長(黃信陽道長高徒)為主任的周鐵城隍廟管理委員會,帶領廟內教職人員共同管理廟內事務,方崇陽道長被推選為周鐵城隍廟住持,負責周鐵城隍廟的日常管理工作。
周鐵城隍廟

無錫道樂

無錫道教音樂傳承於天師道龍虎山法脈,由無錫祖傳道人伍家珍藏的清代《大梵先天誥斗科範》中“啟師”一節中,師承關係可以推溯至清代高道婁近垣,也謂是大光明殿一脈,它承襲了中國道教經典音樂的傳統,但又不墨守成規,在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吸收了民間音樂、蘇南地方戲曲,尤其是崑曲等優秀成分,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格,至明、清時期,錫派道樂日臻完善。從清末到民國是無錫道教音樂的輝煌時期,當時無錫道教樂壇人才濟濟,高手輩出,出現了“五個檔”、“八兄弟”、“十不拆”等樂隊組合,湧現過琴家闞獻之、南鼓王朱勤甫、天才音樂家阿炳等傑出代表。
周鐵城隍廟
《二泉映月》、《十八拍》、《下西風》等就誕生於無錫道教音樂這片沃土。1990年起,無錫群藝館的音樂家們為搶救這筆珍貴遺產,先後四次組織了十位老道長錄音錄像,但是這些老人現在絕大多數都已仙升。據了解,無錫老一輩的道士從小就要學吹拉彈唱,樂器樣樣精通。
錫派正一道士素以吹、拉、彈、打、唱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在齋壇上他們用獨唱、吟唱、齊唱、鼓樂、吹打和器樂演奏等多種形式,表現召神遣將聲勢磅礴的場面,鎮壓邪魔劍拔弩張的威風,盼望風調雨順求福祈願的心情,清靜無為的神仙縹緲的意境。南朝著名道士陸修靜和陶弘景等人對江蘇道教的變革,使醮規儀式趨於完善,推動了道教音樂的發展。無錫音樂家錢鐵民、馬珍媛記錄整理編纂了無錫道教音樂之大成―《無道教科儀音樂研究》。2006年開始,無錫道教音樂先後被納入國家、省、市各級政府的保護範圍。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展示無錫道教音樂的獨特魅力,2010年,無錫市專門在水仙道院設立了無錫道教音樂館。
周鐵城隍廟
1947年,無錫道樂班社組合“十不拆”應上海崑曲陽春社邀請赴滬演出,由大中華電台連續10天播出演奏實況,並灌制《山坡羊》、《梅梢月》等6張唱片,被譽為“南鼓王”的朱勤甫正是“十不拆”領銜司鼓。曾有人對此評論說:“當時‘十不拆’的演出的確轟動一時,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宗教生活所需,而且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深受民眾喜愛。”
而在更多無錫人的記憶中,與道樂相關的則是阿炳的故事。阿炳是我國近現代傑出的民族音樂家,自幼隨父苦習道教音樂,並終生從道。他創作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二胡、琵琶獨奏曲,是在無錫道樂根基上生髮的民族音樂的經典之作,經無錫籍音樂家楊蔭瀏、曹安和等搶救整理出版,聲震世界。
周鐵城隍廟
無錫道樂的內容大致可分為3類:一是“腔口”音樂,即道教科儀進行中法師演唱的部分,一般用無錫方言“經韻唱誦”。二是“梵音”音樂,即由鼓板、絲竹等樂器演奏道家曲牌。在上百首道家曲牌名中,有相當一部分與唐宋詞牌、元曲牌相同。三是“鑼鼓”音樂,即蘇南民間流行的“十番鑼鼓”,雖然與“梵音”吹奏同用於做道場,但在樂器配置、套路組合、演奏風格上並不相同。
無錫老一輩的道長從小就要學習吹、拉、彈、唱,精通嗩吶、笙、二胡、梆胡、琵琶等多種樂器。新中國成立後,無錫道樂高手大多加入了社會文藝團體,道教活動基本停止。“文革”中,無錫道樂幾近衰亡。此後,道長們所傳承的道樂技藝越來越少。無錫道樂的一些高超技藝,如朱勤甫的擊鼓,在當地幾乎失傳。
儘管無錫道樂在保護、傳承上面臨著困難和障礙,但是令人欣慰的是,無錫道樂至今還保存了無錫籍音樂家楊蔭瀏、曹安和等為阿炳錄製的6首“絕唱”,以及上世紀90年代,無錫市政府、市文化局、市民宗局組織專家學者,對尚健在的道士樂手進行的錄音記譜和影像拍攝,搶救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尤其是近年來,無錫市非常重視搶救和保護無錫道樂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政府先後投入千餘萬元資金,修建阿炳故居和紀念館、無錫道教音樂博物館。同時,對無錫道教音樂進行全面挖掘、整理、傳承的工作也在繼續。
周鐵城隍廟
在無錫道教音樂成功列入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無錫道教界又相繼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成立了相應的搶救工作班子,全面收集、整理無錫道教音樂相關資料;成立了無錫道教音樂團,舉行了兩次全市道教音樂匯演;錄製了無錫道教音樂光碟;聘請專家組建了道樂研究室。為進一步傳承、弘揚無錫道教音樂文化,2008年下半年,無錫市道教協會在南長區政府的支持下,在位於南長街歷史文化街區的南水仙道院新建了無錫道教音樂館。從4個方面系統展示了無錫道教音樂保護、整理和發掘的成果:一是無錫道教音樂的歷史厚重感,二是無錫道教音樂的傑出人物,三是無錫道教音樂的類型及器樂,四是無錫道教音樂的生態展示。
周鐵城隍廟
無錫道教音樂館是該市第一座以宗教文化為主題的陳列館,無錫市道協和相關部門樹立精品意識,不斷豐富館藏展品,完善收藏、展示、研究、服務等綜合功能,開展對外交流活動,深度挖掘館藏展品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以樂弘道”的同時,走向社會,親近大眾,陶冶人們的心靈,升華人們的精神,加深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同時,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這一兼具無錫特色和宗教特色的音樂文化資源寶庫,打造宗教特色文化品牌,主動服務於南長街歷史片區商貿旅遊經濟發展。
周鐵城隍廟
特別是無錫市道教協會2012年編制了《無錫道教音樂十年保護規劃(2013-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依據國家、省、市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法規,以無錫道樂的歷史、現狀及資源分布的實際為依託,從建立比較完備的保護制度、保護機制和傳承機制入手,對道樂保護進行了規劃。《規劃》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在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道教音樂的歷史及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項目保護、傳承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具體的對策和措施。
《規劃》分規劃總則、基本信息、歷史及現狀分析、總體目標、分期目標和保護措施6個方面的內容,重點細化了3個階段的分期目標。第一階段,利用3年的時間建立無錫道教音樂培訓基地,培養後備人才和傳承人,並建立無錫道教音樂傳播點等;第二階段,利用3年時間加強無錫道教音樂理論研究,培養無錫道教音樂演奏團隊後備力量,擴大對外交流等;第三階段,利用4年時間創作無錫道教音樂曲目,建立無錫道教音樂綜合展示平台,擴大無錫道教音樂品牌效應。
目前,無錫道樂保護、傳承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大部分老道長已“人亡藝絕”,口口相傳的“腔口”藝術面臨失傳;現今的道長們沒有條件提高自身道樂修養,傳承道樂精華;無錫道樂的研究人員、保護人員都屬業餘性質,僅憑一份對道教音樂的情感支撐,難以持久、深入,更難以全面傳承。同時,無錫市道協作為保護和傳承的主體單位,近年來,由於項目領頭人缺乏、人才隊伍薄弱、主體單位的自養能力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無錫道樂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滯後。因此,無錫道樂的復興將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尤其要在建立保護機制、培養傳承人方面下功夫。同時,無錫道樂與老百姓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關,它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因此社會對它的關注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周鐵城隍廟
當前,道教所依存的社會大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無錫道教音樂的保護與傳承也面臨諸多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保護與傳承無錫道教音樂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過分功利化,切忌過度商業化而削弱其宗教的神聖性和超越性;但另一方面,文化遺產只有以活態的方式楔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屬於宜興東鄉道教古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道樂中搶救性保護的重要內容。全曲鑼鼓部分主要由“星、湯、浦、大”和“妻、吶、同、王”構成;音色、節奏多變,富有特點。其絲竹樂段來自崑曲唱段和民間小曲,活潑流暢,表現了歡樂喜慶的場景。
周鐵城隍廟

發展

作為周鐵文化古鎮的的亮點,周鐵城隍廟非常重視道教文化的推廣與傳播。周鐵城隍廟作為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課題研究基地,成立了周鐵道教文化研究會。為了發展和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道教音樂的研究與傳承,周鐵城隍廟被無錫市文廣新局授予了研究傳承基地。周鐵城隍廟和周鐵竺西書院合作,開設竺西古琴班,開設暑期國學夏令營,並傳播《道德經》思想服務於信眾。
周鐵城隍廟
周鐵城隍廟

周鐵城隍廟

地圖信息

地址:學前路與新南路交叉口東1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