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故居

周立波故居

著名作家周立波故居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位於益陽市赫山謝林港鎮石橋村。故居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院落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土木結構,懸山小青瓦屋頂,土築圍牆,屬於典型的洞庭湖區特色民居宅院。1997年益陽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入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離益陽市區5公里,與益桃公路相隔不到2公里,交通非常方便。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故居簡介,故居狀況,文學評價,

故居簡介

益陽市鄧石橋
周立波是從益陽這片熱土上走出去的我國具有深遠影響的著名作家。一生共著作出版長篇和短篇小說、散文、詩歌、譯著、報告文學等500餘萬字,先後榮獲史達林文學獎和史達林文藝獎,為我國文學、文化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解放後,當選為全國一、二、三屆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故居是周立波出生成長和他1955年至1965年回鄉與農民民眾“三同一片” 創作《山鄉巨變》、《山那面人家》等長篇、短篇小說的原型地,因而保存了他的大量遺物。故居開放以來,周立波的巨大成就與精神,吸引了海內外遊客前往參觀。他的代表作《暴風驟雨》、《山鄉巨變》曾影響和教育了一代人。目前,故居設有復原陳列、周立波生平陳列、周立波文學研究室三個部份。其中故居復原陳列主要陳列周立波在50年代回鄉創作《山鄉巨變》時的生活場景。
周立波故居
故居自2008年9月15日對外開放以來,接待中、外遊客80餘萬人次,新農村建設考察團200餘個,故居所在村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生態旅遊村”、“特色景觀旅遊名村”。故居也已成為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當地大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各單位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周立波故居作為省內外鄉村旅遊核心景點的地位進一步彰顯。瞻仰故居,不僅可以了解周立波成長為著名作家的一生經歷,還可以學習人民作家為人民的精神風範。

故居狀況

故居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周立波祖輩襲居至今,逐步形成。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建築面積790平方米,總計28間房屋。建築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綠樹成蔭,素雅無華。
建築平面形制:“三間兩搭廂”之三合院,因地制宜,兩廂非對稱布局。東廂房四間,東偏房五間;西廂房七間,後廂房三間,過廳一間,西偏房四間。廂房與偏房之間,有狹長天井相隔。建築面寬41.87米,進深29.84米。故居為穿斗式木架結構,青瓦粉牆,相鄰庭院,錯落有致,屬清式江南民居,具典型湖湘農舍風貌。
周立波故居
土築圍牆,白灰飾面,高2米,白粉瓦頭,小青瓦脊頂。四柱木架結構槽門居中,門楣上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手書“周立波故居”扁額。開敝式方形門庭,入舉三合院。東、西側院,有雙柱代框耳門相通,均為雙扇板門。
堂屋青磚山牆,為十四架七柱穿斗式木架結構,懸山小青瓦雙坡屋頂。廳堂正房,三合院壁,均為拼木板牆。環屋階台壘毛石,三合土地面,無柱檐廊。
廳堂,當正向陽之屋,神龕主位居中,邊門通後室。平仰見瓦底,南向全開敞。面寬4.20米,進深7.50米,脊樑底高6.0米。傍堂屋,通東西正房,東西正房面寬3.90米,進深9.90米,淨高2.80米,天花板以上為閣樓。企口木地板,拼木天花,鑲板牆,木格上懸窗。西正房為周立波父母居室,寧波雕花床,雙門大櫃,搖籃、坐籃及日用家具尚存。周立波就在此房間出生成長。
東廂房四間,南三間為十架五柱穿斗式木架結構,面寬4.00米,進深5.15米,脊樑底高4.90米。其中南兩間為企口木地板,拼木天花,淨高2.90米。餘一間為雙開木門,三合土地面,無天花板。北一間為單坡青瓦屋頂,面寬4.75米,進深9.90米,屋面頂高6.00米。青磚地面,平仰見瓦底。除三合院牆為拼木板牆外,余為嵌竹編牆,雙面飾白,均有單扇木板門相通,後門通天井。南三間為木格花窗,北一間為木條窗。
西廂房七間,南三間構架、牆壁、地面、天花、門窗、屋頂均與東廂房相同,面寬4.20米,進深6.93米,脊樑底高5.30米。僅第一間為拼木板牆,雙開木門。北四間為“田”字形布局。靠西正房兩間為正房屋面延伸,面寬4.08米,兩間進深9.90米,天花板淨高2.90米。西兩間為單坡小青瓦屋頂。其中三間為三合土地面,無天花;北一間臨西正房,為企口木地板,拼木天花,設採光斗,雙扇雕花木門,經餐廳通西正房,北通周立波臥室和後院。此房為周立波會客廳,在他回鄉創作期間,周立波經常自備香菸、酒菜邀請鄉民扯家常提起創作素材,召集青年小伙談文學創作。
北後廂房三間,嵌竹編牆,雙面飾白,企口木地板,拼木天花,木格花窗。東頭第一間為周立波臥室,面寬3.50米,進深7.34米,淨高2.50米,六扇玻璃窗。有雕花木床,書桌、木靠椅,雙門大櫃等日用普通家具。1955年至1965年在此完成了反映農村題材的《山鄉巨變》等長、短篇著作。其餘兩間面寬3.50米,進深5.34米,淨高2.50米。第二間為周立波客房,在他回鄉創作期間,茹志娟康濯趙樹理等著名作家前來看望周立波曾就寢該房。
東西偏房各五間,為十架五柱穿斗式木架結構,青磚鋪地,嵌竹編牆,雙面飾白,木條窗,有單扇木門相通。唯東偏房臨天井為柱廊,寬1.40米。東偏房面寬3.60米,進深4.80米,脊樑底高4.90米;西偏房面寬3.60米,進深5.34米,脊樑底高4.90米。
屋頂房梁檁條釘椽皮,蓋小青瓦。所有木作,遍塗桐油兩度,為防潮防腐之處理。
西院雜屋,如牛欄豬圈、農具存放、磨房碓屋等,已不復存在,而農具器物俱全,飲、用水井尚存。
室外地坪,低於檐廊台座約0.4米,砂土地面。採用天井集水、明溝排水系統,全用三合土夯築而成。
故居基址:背靠祖山,左輔崗阜,右弼山林,前有大片荷塘,面朝梨林果山。北高南低,天圓地方,背山面水,負陰抱陽。青龍白虎具備,藏風聚氣,穴暖而壯萬物。諸吉鹹備,具良好生態之風水格局,達於“天人合一”之至善境界。
周立波故居

文學評價

周立波在上海以文學評論和翻譯為主,1938 年出版的報告文學《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是他最早的文學創作。1938 年7 月,羅之揚在《全民周刊》發表評論,指出周立波的報告文學《晉察冀邊區印象記》寫出了“戰鬥與自由之中國”。自此,社會各界開始了對周立波作品的研究與評論,至今已有71年。對周立波作品的研究與評論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 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周立波文學研究的開拓性階段
1948 年《暴風驟雨》出版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代表性評論是署名“芝”寫的《推薦〈暴風驟雨〉》,刊載於1948 年5 月11 日《生活報》。當時的評論界認為,《暴風驟雨》有三個特點:一是塑造了民間英雄、代表時代希望的新人物新形象;二是開拓了重大革命題材寫作;三是使用了新的民間語言。1955 年《鐵水奔流》出版後,《光明日報》、《文藝學習》等報刊發表多篇評論,充分肯定這部建國後最早描繪產業工人形象的作品。1958 年《山鄉巨變》出版後,老一輩評論家茅盾黃秋耘王西彥唐弢陳涌朱寨等人發表了有關評論。從1958 年至1961 年,《人民日報》、《人民文學》、《文藝報》、《文學評論》等報刊共發表評論文章40 多篇,這些評論對周立波做了開拓性研究。時任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主席的著名作家茅盾在《反映社會主義躍進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躍進》一文中指出:“從《暴風驟雨》到《山鄉巨變》,周立波的創作沿著兩條路線交錯發展,一條是民族形式,一條是個人風格”。這一階段研究的總特點是:一是許多評論以政治為標準肯定周立波三部長篇小說與其他短篇小說的政治意義與社會意義;二是進行了真實客觀的審美評價,肯定了周立波創作的藝術特色與藝術價值。
第二階段,1978 年至1979年,是周立波文學研究的平反階段
1966 年至1976 年,周立波的作品被徹底否定,遭到無端指責與惡劣批判。197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抓革命大批判第3 集——批判周立波反動小說〈山鄉巨變〉》,收批判文章17 篇,其中13 篇在《湖南日報》上刊發。此外,批判文章還有 1970 年湖南師範學院編印的《革命大批判》中的《大海的怒濤與妖魔的嘴臉——評周立波的〈山鄉巨變〉》,1968 年杭州大學東方紅》第20 期《從肖洛霍夫的“標本”到周立波的王牌》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周立波的作品開始重新得到肯定,對周立波的文學研究處於平反階段。最先對周立波作品藝術性作出肯定的是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1978 年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林曼叔、海楓、程海著)。粉碎“四人幫”後國內第一篇為周立波作品平反的文章是秦牧寫的《〈韶山的節日〉一文的奇禍》,刊發在《湘江文藝》1978年第1 期。接著有弘弢、彭順文、范良鈞、譚冬梅、李震之、劉錫誠等著名文學評論家在國內有影響的刊物上對周立波文學作品進行了公開評論。
第三階段,1980 年至1990 年,是周立波文學研究全面系統的評價階段
1980 年,馮健男在《文學評論》第1期發表《現實主義的新勝利——周立波建國後的創作》,胡光凡在《湘潭大學學報》第2期發表《健筆凌雲 豐碑永在——試論〈湘江一夜〉的藝術成就》,1981年周而復在《文藝報》第6期發表《周立波與報告文學》,朱寨在《社會科學戰線》第2 期發表《〈山鄉巨變〉的藝術成就》,蔣靜在《文學報》12月10日發表《一個文學流派的初探——略談周立波的藝術風格》。這些文章從最初為周立波作品內容的革命性作辯護,轉向了對其藝術性的評論。可以說,從1980年以後,周立波創作研究由平反性質進入了全面評價階段。
1981 年林藍在《人民文學》11 月號發表《戰士與作家》長篇論文,客觀地全面公正地評價了周立波革命的一生及其創作成就,系統地總結了周立波創作道路與創作經驗,提出了“周立波首先是一名革命戰士,然後才是一位文藝家”的鮮明論點。
1982 年、1983 年出版了由林藍整理、編輯的兩部周立波著作,一本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周立波文集》,另一本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七卷本《周立波選集》。兩部著作的出版發行,使周立波研究進入了新階段。這一時期湧現了林藍、莊漢新胡光凡、李華盛、馮健男宋遂良、艾斐、蔣靜、華濟時等一批研究周立波的學者。1982 年林藍在北京大學李明濱等人的協助下,整理了周立波1940 年至1942 年在延安魯藝講授的《名著選讀》。《外國文學研究》從1982年第2 期開始分三期連載周立波魯藝講稿。著名文學家徐遲寫了《讀周立波遺稿有感》一文,高度評價周立波魯藝講稿“是我國近代文藝理論研究極為重要的一個文獻”。
1985 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莊漢新撰寫的《周立波生平與創作》一書。1986 年,湖南省文聯、省文化廳等12家單位聯合舉辦了“周立波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各地的100 多位學者、專家、作家就“作家與時代、作家與人民的關係”這一中心話題探討了周立波的文藝思想、藝術風格與創作成就以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貢獻。會議論文彙編成《戰士作家 學者—首次周立波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同年,胡光凡著作了《周立波評傳》,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以上各種評論與研究性文章的發表、相關書籍的出版、研討活動的舉辦,標誌著周立波文學研究達到了一個高峰。
第四階段,1995 年以後周立波文學研究進入深化階段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以來,周立波研究拓寬了視野,進入了深化階段。這一階段對周立波作品藝術價值和整體的文學史地位,作了新的發掘和評判,出現新領域開拓、新方法探索、多元化解讀的態勢。1995 年出版了兩部關於周立波研究的重要著作。一是艾斐著的《中國當代文學流派》,對周立波故鄉生活小說美學形式與藝術風格,對茶子花文學流派形成的基因與條件作了系統論述;二是譚元亨著的《土地與農民的史詩》,對周立波創作中關於農民與土地關係的描寫,對自由與愛情的禮讚,作了充分肯定。
1997 年安徽大學出版的《中國報告文學理論批評史》認為,周立波寫的《談談報告文學》是我國報告文學研究由譯介向獨立探索的標誌。長沙大學蔣益發表的《現實主義依然是文學的主流——紀念周立波同志逝世20 周年》、《周立波趙樹理比較觀》等,對周立波建國後農村小說創作藝術特色作了詳盡分析。此外,湘潭大學華濟時、湖南大學黎躍進中南大學皮民輝等對周立波在中外文化交流與文學翻譯中的貢獻與成就,作過多篇論述。1992 年香港《21 世紀》雜誌第6 月號刊載唐小兵的文章《暴力的辯證法:重讀〈暴風驟雨〉》。
2006 年8 月由中國新文學學會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湖南城市學院中文系、益陽市三周研究會聯合舉辦周立波文學創作與當代中國鄉土小說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會議論文集《永遠的周立波不了的鄉土情》一書。這次會議把周立波研究推向了新階段。第一,把周立波故鄉生活小說放到中國鄉土文學發展中研究,拓展了研究的視野,把周立波創作研究引向了新領域;第二,研究周立波小說創作的唯美傾向,是這次研討會取得的重要成果;第三,研究周立波文學傳統,是這次研討會的重要議題。與茅盾、巴金沙汀等作家不同的是,周立波在建國後的創作不僅未停步,而且成為他一生創作的新高峰。他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湖南乃至南方諸省的一代代作家,形成了“茶子花”文學流派。
2007 年,丁帆著的《中國鄉土小說史》對周立波小說作出了新評價:“建國後鄉土小說創作最具有風俗畫、風景畫特色的長篇小說是《山鄉巨變》”。周立波小說的藝術價值,20 世紀90 年代末和本世紀初學術界再次取得了共識。南京師範大學賀仲明認為,《山鄉巨變》具有比《創業史》更高的藝術性,也具有更高的文學價值。2008年9月15日舉辦的周立波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收到論文40篇,論著兩部。研討會就五個方面做了討論研究:第一,關於周立波的作品;第二,關於周立波人品與立波精神;第三,關於周立波的文學地位與影響;第四,關於新時期鄉土文學的發展;第五,關於清溪村景區建設的意義與思考。總結周立波研究走過的71 年曆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其一,作家作品研究與時代學術文化密切相關;其二,周立波數百萬字著作是不朽的,他的人品與作品留下了寶貴的可供不斷發掘的文化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