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白虎(民俗文化)

青龍白虎(民俗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龍白虎分別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和西方之神,源於古代中國人民的星神崇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龍白虎
  • 來源: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 組成:東方之神、西方之神
  • 地區:中國
分類介紹,考古發現,文化淵源,

分類介紹

青龍,原為中國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龍,位於東方,屬木,色青,總稱青龍,又名蒼龍。
青龍白虎
青龍白虎
白虎,原為中國神話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象虎,位於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

考古發現

1987年在位於河南省濮陽縣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中,在一個墓室中部的壯年男性骨架的左右兩側,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龍圖案身長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騰飛。虎圖案身長1.39米,高0.63米。虎頭微低,圜目圓睜,張口露齒,虎尾下擺,四肢交替,如行走狀,形下山之虎。墓主人的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堪稱青龍白虎的原型。
青龍白虎

文化淵源

道教有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神護衛的說法,然而這四位天神實際上來
青龍白虎
源遠古人民的星神崇拜、古人將黃道(太陽和月亮經過的天區)中的恆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這二十八宿又分為四方星野,於是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說法。
其中東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古人將其想像成龍的形象,因位在東方,按陰陽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說,東方青色,故稱“青龍”。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象”,又稱四萬四神。
一般這四方之神常被運用於軍容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陳滿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īú,旗子上的飄帶)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流也。”即說其表現形式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後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無不勝的目的。
青龍白虎
十三經註疏·禮記曲禮上》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青龍白虎
道教興起後,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其神系,作為護衛之神,以壯威儀。《抱朴子·雜應》描繪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氣派,著實威風。後來,四象逐漸被人格化,並有了其封號,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號為“監兵神君”,朱雀號為“陵光神君”;玄武號為“執明神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