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明

吳經明

吳經明(1876—1970),字述齋,今湖北省建始縣人,幼年從其父吳光承就讀私塾,22歲中秀才。留學日本陸軍士官之一。先後任保定陸軍速成學校教官、北洋政府陸軍部三等檢察官兼任編輯局副主稿,南京政府參謀本部科長、淮陽兵站軍需總監、浦口陸軍第一師參謀長、陸軍部軍學司司長等職。其子吳國柄吳國楨均為20世紀中國政壇風雲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經明
  • 別名:吳述齋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6
  • 逝世日期:1970
概況,簡要生平,留學日本陸軍士官,盡躬桑梓 樂育英才,學校情況,教學措施,人物評價,故居涼水埠,簡介,鹽道上的古村落,吳氏家族傳奇,吳國楨故居的文化遺存與保護,

概況

簡要生平

1899年入湖北經心書院攻讀,1903年受清廷選派赴日本學習步兵,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四期畢業。1908年回國後,先後任保定陸軍速成學校教官、北洋政府陸軍部三等檢察官兼任編輯局副主稿。1909—1911年,任陸軍軍學司教育科科長、步兵正軍校,陸軍第一、二、四鎮步兵檢察官,授四品銜及北京前門兵站總監。因參與吳祿貞密商動用保定軍校德制大炮6尊回響武昌首義,被人密報清政府後,逃往浦口。武昌起義後,吳先後充任南京政府參謀本部科長、淮陽兵站軍需總監、浦口陸軍第一師參謀長、陸軍部軍學司司長等職。1915年調任陸軍部副官,1919年晉升為陸軍少將,1922年晉升為陸軍中將,曾以軍界代表身份參加南北議和會議,1923年任陸軍部軍學司司長,1925年任陸軍善後委員會委員,清官檢查委員會陸軍特派員,1927年任廣東兵器製造廠委員兼總務處處長,1930年任南京訓練總監部編輯兼印刷局局長。曾獲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1932年辭職回原籍奉養父母。吳經明回建始後,在家鄉涼水埠吳氏詞堂創辦國小,並親自任教,遠近數十里聞名前來求學者達數十人。1933年赴恩施任湖北省立第十三中學校長。 1945年,吳競選縣參議長失敗後,應聘到建始縣誌館,專修縣誌,但志稿未成。1947年,其子吳國楨任上海市市長時被接去滬,1948年隨子去台後,曾任中國宗教聯誼會常務監事等職。1970年8月3日在台病逝。

留學日本陸軍士官

近代中國軍事人才的最主要來源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軍校生,黃埔軍校生,此外還有一些地方講武堂畢業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髮端最早,時間也較長,從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前後計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餘人。雖然留日士官生的總體數量不及保定和黃埔學生,但是其歷史作用卻不容忽視。作為一個最早接受近代軍事教育的群體,留日士官在清末至民國初年的中國軍隊近代化過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國軍隊不僅從裝備上,而且從編制、訓練、體制和思想上從中世紀走向了近代。 不論是著名的保定軍校還是更加著名的黃埔軍校,在其創建者中,我們都不難看到留日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講武堂的創辦更離不開士官生的參與。雖然,留日生的主要活動時間是清末到民初,但是直到抗戰乃至三年內戰的戰場上,我們仍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吳經明,湖北恩施人,北洋陸軍部軍學司長、國民政府中將(吳國禎之父)。屬於1906.12~1908.5 期間第四期步科。

盡躬桑梓 樂育英才

學校情況

湖北省立第十三中學當時是鄂西的最高學府,但學生僅100餘人。1933年春,施鶴公益會常委段炳麟、劉楚材等人呈文省教育廳揭發當時的校長鬍拱辰的不法行為,要求將其撤換。時吳經明回鄉侍奉雙親,旅省同鄉向湖北省教育廳推薦吳經明擔任省立十三中學校長。1933年7月25日湖北省教育廳行文正式委任吳經明為校長。
吳任校長後的1934年春,校址遷到了南門內梓童巷原道台衙門(現武警支隊駐地)舊址。經過修葺,校容煥然一新,教室寬敞,環境靜雅,是理想的讀書之地,於是各縣來考的學生劇增。為使前來投考的考生都能就學,1934年春該校招收新生兩個班共100餘名(包括原補習班)。僅一學期,在校學生就增加到200餘人。這一年學校改名為“湖北省立恩施初級中學”。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對教師的聘請非常慎重,但又不拘一格,不論年齡,不分地域,只要學有專長、能勝任教學的他都聘請。他對青年寄予希望,根據當時學校和社會的實際,常常勉勵學生要“振作精神,奮轉乾坤”,為此,他親書“振奮”兩個鎦金大字為校訓,製成匾額,高懸在大禮堂中。他還親自撰寫一副對聯:“二三子異地同來,莫誤歲玩時辜負光明失遠志;五千年斯文未墜,冀達材成德粹精學術璋橫流”,用木板鐫刻懸掛禮堂中柱之上,意在激勵學子勤學奮進。

教學措施

吳任校長期間,十分重視文體活動。他曾親自給學生上體育課,參加晨操,帶領師生跑步。他六十高齡時,親喊口令,聲如洪鐘,以此激發學生尚武精神。此外,他還組織郊遊旅行,帶領師生到窯灣美國教會醫院參觀醫院設備及環境布置,開發學生眼界。1936年春學校舉行了“康樂周”,排演話劇進行抗日宣傳。這年冬應屆學生畢業時又在東門體育場(今市醫院一帶)舉行公演。他意圖通過文體活動,使學生在娛樂活動中受到愛國教育,激發起“擔負起天下興亡”的豪情壯志。他擔任校長後,學校一改暮氣沉沉讀死書的“經院”氣氛。1936年夏,在吳的建議下,恩施舉行了第七區第一屆運動大會,這對當時鄂西的體育運動,起了極大的作用。
吳除了集中精力辦好恩施初級中學外,還十分關心各縣的國小教育。那時,各縣縣城和較大的集鎮才辦有少量的國小,農村則以私塾居多,國小師資奇缺。1935年,他呈請教育廳批准在恩施國中內附設了兩個簡易師範班,招收社會青年和部分塾師共81名(入學76名,畢業58人),為發展鄂西國小教育起到了推動作用。1936年春又招收兩個國中班,男女兼收,共105名,在鄂西首開男女合班之先例。他還針對當時鄂西建設的實際需要,在校內增設了“農事”、“政事”等實用學科,以適應不能升學者回地方工作時的需要。1937年秋,他又呈請湖北省教育廳批准,開辦了恩施第一個鄉村師範班,招收國中畢業生40餘名,學制三年,男女兼收,附設在恩施國中內。湖北聯中成立時,該班併入利川鄉村師範分校。
他主持校政不貪圖私利,十分清廉。任校長的頭三年,已結餘經費3000餘元(銀元),按當時一般官吏的作法,這筆錢是可以中飽私囊的。但他卻一分不取。1936年他用這筆錢在道台衙門前的空地上修建一座三開間三層磚石結構的樓房,題名“盡心”,表明他盡躬桑梓為鄉邦辦學之苦心。該樓房一樓作教室,二樓作教師寢室,三樓作理化實驗室和圖書室。理化實驗室置有各種儀器,上理化課時,可以教師演示,學生操怍,這是該校從開辦以來的第一個理化實驗室,儀器雖不十分完備,但在當時鄂西教育歷史上實屬開理化實驗之先河。圖書室則有《辭源》、《辭海》、《百子全書》、《二十四史》、《十三經》、《史記》、《資治通鑑》、《萬有文庫》 (徐源泉贈)等書籍。
他主持恩施中學期間,銳意革新,不僅先後解決了校舍狹窄、經費短缺、沒有圖書儀器三大難題,而且在辦學理念和教育方針上博得社會輿論和教育界的很高評價,認為他近襲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遠學北大“不定於一尊,不黨同伐異”的學術思想。學校教師的年齡懸殊,出身各異,也都能雍穆相處,兢兢教學,辦學質量日益提高,這使學校由落後面貌一躍而與省級中學並駕齊驅。l938年全校發展到8個班,學生400人。抗戰時期在恩施進行全國統一高考招生時,錄取到西南聯大、上海交大、武大、川大、中華大學、國立湖北師院等高校的就有20多人。他垂老還鄉,為振興鄂西教育為己任,為鄂西培養造就了大批人才,受“盡躬桑梓,樂育英才”之譽。

人物評價

吳長於儒學,精通中國歷史學、佛學和醫學。他德高望重,為人正直,處事和平,待人禮貌,平易近人。他堅持“中立而不倚”的處世哲學,主張以“禮”(做人的道理)來服從一切社會秩序,以區別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他同情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中共在建始地下活動的黨員孫世祥、吳國儀等人均由他掩護而幸免於難。

故居涼水埠

簡介

涼水埠,是鄂西南巴鹽古道上一個供鹽夫歇腳喝水的偏僻古村落,在晚清至民國200餘年的歷史中,繁衍了黃氏、朱氏、吳氏等顯赫的移民家族,培育了無數文化精英和以吳國楨父子為代表的軍政要人。晚清時期,吳氏有50多名秀才、舉人載於方誌;如今,僅落籍海外的吳氏後人就多達700餘人。

鹽道上的古村落

建始縣紅岩寺鎮涼水埠村緊靠318國道,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現有12個村民小組。2008年,涼水埠被納入建始縣整村推進示範村。在省直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幫扶下,貫通了水泥公路,完成了河道整治,興建了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農村合作醫療室及農家樂超市。
涼水埠山環水繞,風景秀麗,曾名森林公社。其西北面是一條橫亘數十里的青山,森林茂密,現為國營林,尚存十多根幾人合抱的古松;山下則是八條小溪,十二條山脈環抱著山槽和坪壩,故有“九橋十二灣”之稱。吳國楨晚年所著《回憶錄》認為,涼水埠之得名是因為這裡有大約70眼涼水泉,泉水汩汩流出,就好像市場裡人們討價還價的嘈雜聲。而當地村民則認為,涼水埠得名主要因為有很多涼水可供鹽夫、商販和過往行人休憩。
涼水埠水系發達,山樑縱橫,70個泉眼匯成8條小溪,最後匯成一條小河,流經落水洞後伏流地下。為便於行走,涼水埠各族集資在每條小河的匯流處都修建了木橋或石拱橋。規模較大的有下漕、大壩、黃家灣三座木橋,石橋灣一座石橋、一座拱橋,另在每條小溪上分別設有木材鋪土的過橋數十個。其中,大壩的靈谷橋為吳氏族人所修,橋頭立有照碑一座。此碑在“文革”時被毀,據說上面記錄了吳氏族源、吳氏遷居涼水埠的經過及家族現狀。橋頭兩邊各有對聯一副,其一為:“千嶺遙來夾岸寺,一橋橫鎖兩溪流”,上書“靈谷橋”三個大字;另一端對聯為“願遵老人取履命,樂聽孺子濯纓歌”。吳國楨還追述了一個關於涼水埠的有趣故事:一位近親離家多年後回來探望吳國楨的祖父吳光成,祖父對他熱情款待,留他住了又住。最後他決心離開,沒經主人同意就不辭而別,但中午時分又回到吳家,顯得疲乏而沮喪,因為整個上午他沿著小溪和小河,不論朝哪個方向走,最後都回到出發地。
建始縣古代交通體系中,有兩條鹽道經過涼水埠。一條是從巫溪大寧經天鵝池、茅田、望坪抵達涼水埠,然後經落水洞、花坪進入湖南和荊州;另一條則是從建始經三里壩經涼水埠、落水洞抵達花坪。當地人介紹說,涼水埠是當時背夫們落腳打尖的必經之地,清朝改土歸流後,先後有曹家、朱家、黃家、付家從湖南、荊州等地遷徙到此落業,他們挽草為界,疏浚河道,將一片沼澤變成了魚米之鄉,並先後形成了朱家灣、黃家灣、付家灣、曹家灣等家族移民聚落。吳氏家族購得黃氏田產落業此地後,更是借鹽道之便,經商發家,建橋修路,改造農田,創辦學校,把涼水埠建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富庶村落。

吳氏家族傳奇

涼水埠吳氏出自渤海延陵(今江蘇常州市),第十世吳尚鵬後裔遷恩施後分為三支:吳大智居恩施崔壩,吳大相居建始茅田,還有一支據說在建始高坪。
吳國楨先祖國泰(士安)公娶崔壩胡氏為妻,寄居徐氏人家,生三子,長子夭折,次子吳祚芝、幼子吳祚蘭俱中秀才,補廩八貢。嘉慶二十二年,9歲的吳祚芝隨父母遷居涼水埠,長大後娶羅三灣朱氏為妻,生朝綱、朝紀、朝儒三子,長子朝綱無嗣,次子朝紀娶石梯子徐氏為妻,共生六子。其中,長子吳光,為滿清舉人,曾任中學校長,次子吳光成為滿清貢生,民國中校。
涼水埠吳氏家族的發跡始於吳國楨祖父吳光成。22歲的吳光成考中施南府試第一名秀才後,因家大口闊,農商兼理,“農為本,商為活,教為聰”。農商之餘創辦私塾,培育後人。清光緒年間,吳經明、吳經銓留學日本回國,欽賜舉人,吳經禮試賜舉人,吳氏自此成為涼水埠第一大姓。
吳氏家族的發跡,除了憑藉先進的農耕技術、活泛的商業頭腦發家致富外,更主要的是耕讀持家,興辦教育。據《建始縣誌》記載,吳氏在吳祚芝、吳祚蘭考中秀才後即創辦私塾;吳光成任族長期間,於民國六年興辦宗祠國小,並在其廳堂兩邊自書楹聯以明志:“繞屋有逸興,看綠水一溪,青山四面;傳家無別業,唯薄田數畝,舊書五部”;抗日戰爭時期,吳經明辭去公職,回家後還在祠堂包創建了“明智國小”。
吳氏宗族重教興學,碩果纍纍。除晚清科舉出身的幾十名秀才、舉人外,從這個不到7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還走出了不少大學生和留學生。如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的吳經明,為民國元老,1903年受清廷選派赴日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歷任清廷和國民軍多種軍職,被授陸軍中將銜,獲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留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博士吳國楨,回國後歷任湖北省財政廳長、漢口市長、重慶市長、國民黨政府外交部政務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部長、上海市長。曾任蔣介石秘書。1949年4月去台灣,歷任台灣省主席、行政院政務委員。因與台灣蔣家父子政見不一,釀成“吳國楨事件”,晚年旅居美國,從事教育和著述,所撰《中國的傳統》一書在海外產生了重大的學術影響。
吳氏老屋吳氏老屋
吳氏祠堂國小還培育了許多學界精英。如留學英國倫敦工科大學的優等工程師吳國炳,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律系的吳經銓,留學英國皇家海軍學校、1986年代表中國出席日內瓦十七國海軍專家技術會議並獲得國際好評的吳修垣等。還有畢業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大學、北京政法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國立師範學院、北京航空學校、西北政法大學、同濟醫科大學的20餘名大學生(不包括上個世紀後期)。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發展吳國儀、吳玉庭、吳國盛等為中共黨員,為掩護孫士祥、何功偉等地下黨負責人和地下黨的聯絡做了大量工作。

吳國楨故居的文化遺存與保護

吳國楨是恩施州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名人,也是建始縣弘揚名人文化、打造文化旅遊最寶貴的資源。吳國楨故居涼水埠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現存吳氏故居、吳氏祠堂、大吳門(吳祚蘭故居)、吳氏祖塋、照碑和靈谷橋等。吳國楨故居位於曹家灣,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後逐步擴建成五進四合天井氏的建築群。民國時期的吳宅共有38間房屋,由8口天井、2個庭院、1個吊腳樓、2個門樓組成,總占地面積2240平方米。吳氏故居解放時被政府沒收,分給農民居住,現已損毀,僅存一棟老屋,為向宗宣住宅。內為木架排扇,外敷灰沙夾石,融會了土家族建築文化元素和民國年間的時尚材料。尚存的石門框、門磴、門檻古樸典雅,兩扇木門則簡樸莊重,兩旁寫有據說是吳經明題寫的家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及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故居故居
吳氏祠堂位於祠堂灣正中的一座小山之上,俗稱祠堂包。祠堂包高約百米,孤聳渾圓,四周是百多畝稻田,有五座龍形小山拱衛,形成五龍捧寶之勢;另有兩條小溪纏繞左右,流入正東面一個落水洞伏流地下,其遠山是一座筆架山,被視為吳氏家族文化昌盛之兆。吳氏祠堂乃吳氏族人遵吳國楨高祖吳祚芝遺囑所建,西北—東南向,三進六天井,占地約2000平方米。主軸為大門、廳屋、正堂,最後一進供祖宗牌位,兩邊為教室及廚房、雜屋等。吳氏祠堂的功能除了宗族聚會、祭拜祖先,更是一個培育吳氏子孫及外姓子弟的教育基地,也是建始縣最早的家塾、祠堂國小、國民私立國小之一,吳氏及涼水埠周邊在晚清、民國年間走出大山,科考貢舉、留學海外的文化精英大都是在這裡接受啟蒙教育。吳氏祠堂解放後為涼水埠國小,“文革”後毀損,只有十餘個精美的柱礎被一棟教室利用,門聯、門楣等殘件被堆砌在教室的水溝中。
大吳門是吳國楨叔高祖吳祚蘭故居,現為落水洞國小教師付祖彥居住,這是吳氏家族倖存下來的祖屋之一,而且因為幸遇了付老師這個文化人,我們今天才看到它的部分原貌。吳祚蘭(1813—1869)字國香,吳祚芝之弟。弱冠成秀才,未五十成貢舉。博學淹雅,貫通經史百家,為建始縣著名的宿儒。清道光版《建始縣誌》校注載有吳祚蘭楹聯三副,其中一副為大吳門門聯,也就是被付老師保存下來的石門對聯:宅身即宅心,須是存誠主敬;由戶思由義,所宜蹈道履仁。
吳氏祖塋在“文革”時被毀,現存有吳祚芝夫婦、其子吳朝紀夫婦墓碑各一塊,孫中山先生題贈“岵屺同瞻”墓匾一塊。此外,相傳為吳經明主持修建的靈谷橋、親手撰寫並鐫刻的照碑現已不存,省農發行和湖北民族學院新農村工作隊在原地修建了一座風雨橋,照碑則變成了涼水埠的一個小地名,還可供後來的學者索引考證。
吳國楨故居的保護一直是建始縣紅岩寺鎮政府、文化部門感到頭疼的問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省委統戰部已經落實了吳國楨故居及上海等地房產的產權,近年來,紅岩寺鎮政府也編制了吳氏祠堂的復建規劃,但至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也因吳國楨故居毀損嚴重而無法確立文物保護級別。
今年8月至11月,州巴文化研究會組織各方專家對吳國楨故居、花坪鄉朱和中故居,施宜古道建始段進行考察調研後,認為吳國楨故居不能局限於孤立的文物保護,而要實施開發性保護,通過對涼水埠複合型旅遊項目的策劃和規劃,以名人故居為品牌,以良好生態和山水資源為賣點,把涼水埠祠堂灣建設成集休閒度假、高端老年公寓、農耕文明博物館、傳統私塾教育展覽館等於一體的複合型文化旅遊景區。同時,吳國楨故居也不能作為單一景點進行旅遊開發,必須站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對於清江旅遊的定位,站在恩施州的大旅遊布局、建始縣旅遊發展戰略的高度,審視吳國楨故居的資源稟賦、文化特質,並與朱和中故居、石埡子、雙土地、關口老街、建始直立人博物館、八角民俗村、關口村觀光農業等一起,在建始境內打造文化旅遊長廊。吳國楨故居涼水埠一定會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一顆奪人眼球的新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