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安(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景安,革命烈士。生年不詳,犧牲於1944年。湖南平江人。紅軍戰士,中共黨員,新四軍1師3旅7團營長、副營長等職。作戰英勇,多次立功。1944年6月22日佛曉,駐栟茶日軍加藤中隊與偽軍共500多人“掃蕩”,在耙齒凌一帶與新四軍3旅7團遭遇,發生激戰。中午,殘敵突圍逃跑,吳景安帶1班人正面狙擊,勇猛拼殺,令敵膽寒。他不幸胸部中彈,手按傷口指揮戰鬥,壯烈陣亡。為紀念這次戰鬥中犧牲的吳景安等烈士,當地改名景安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景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
個人事跡
長江滾滾,黃海滔滔。
如東,一片瀕江臨海的綠洲,汲江之精髓,得海之浩氣,在江濤海潮的懷抱里孕育成長。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江海平原時,江海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寇展開了殊死鬥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耙齒凌成為埋葬日本侵略者的墳墓
時光倒流到1944年6月21日,當晚9時,如皋縣警衛團在雙甸區小廟莊開會,不料被村里一漢奸探到,連夜向駐守在栟茶的日本鬼子報信,鬼子中隊長加藤帶100多個日軍和400多個偽軍,趁著彌天大霧奔襲縣警衛團。
同期聲(唐如浴,84歲,原省水利廳廳長,時任縣警衛團會計)我當時擔任出納,6月22日拂曉,聽到槍聲,到門口一看,三五成群的民眾背著東西,扶老攜幼,牽著牲畜向西跑,有人說,鬼子來了。
區委書記王家楊、區長顧一平的帶領下,縣警衛團邊阻擊邊撤退,鬼子中隊長加藤十分囂張,領著日偽軍500多人瘋狂向縣警衛團進攻,縣警衛團留下一個排掩護,餘下的部隊向西轉移。
戰鬥一直延續到第二天早晨。
同期聲(唐如浴)我們一直跑到幾十里外的鐵果門才歇下來,上午10點左右,我們突然聽到東北方向槍聲密集,機關槍火力很猛,知道打大仗了。
槍聲是從雙甸區的耙齒凌方向傳過來的。
同期聲(李世和,79歲,退休教師,時任地方兒童團宣教部部長):耙齒凌是一塊南北1.5華里,東西2華里的地方,因一條河從這裡彎了九道彎,形成了18個齒,地貌形似老牛拉著耕地的耙齒,所以我們稱為“耙齒凌”。
狂傲的加藤做夢也沒有想到,偷襲地方武裝時會遇上剋星——百勝將軍粟裕派出的專殺鬼子的一師三旅七團。七團消滅日寇,屢立戰功,被新四軍陳毅軍長授予“老虎團”稱號。
同期聲(秦鏡,92歲,原山東濟南軍區67軍副軍長,時任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一營副營長兼教導隊隊長):6月22日上午,部隊行到耙齒凌時,聽到兩聲槍響,一個民兵來報告,說,哎呀不得了,有好多鬼子,團里的偵察員也來報告,說,東南方向來了鬼子,還捉了幾個人。
秦鏡所在的一師三旅七團正是奉粟裕的命令,6月20日從東台出發,返回蘇中四分區的作戰部隊。部隊以梯隊方式行軍,一營為右梯隊,團部率二、三營為左梯隊,以三營為前衛、二營殿後,團本部和教導隊在中間。
同期聲(秦鏡):南北有一條幹溝,對面蘆葦盪里,看見鬼子手裡拿著刀,明晃晃的,只有一、二百米和我們團部相遇了。三營在前面已經跑過去了,情況好不危險。
加藤也發現了七團,但他還是以為是縣警衛團,命令日偽軍正面進攻,同時派出兩個小隊日軍從左右兩側試圖包圍我軍。一剎那間,機關槍小鋼炮向七團團部狂轟亂炸,彈片如雨點飛濺,硝煙瀰漫,溝堤很快就被吞沒了。當時團部機關就在一座獨立的農家房屋內,敵人一旦衝上來,後果不堪構想
七團雖有三千人,但中間的團部機關只有不足200人,前面的三營和後面的二營、一營距團部還有一定距離,有戰鬥力的就是團教導隊100多人,團長兼政委彭德清,副團長張雲龍當機立斷下命令,打!命令團一營副營長兼教導隊隊長秦鏡迎頭阻擊敵人。
秦鏡,19歲就參加革命,當過游擊隊長、特務連長、警衛營長,身材高大的他,戰鬥勇猛,長得一臉絡腮鬍子,拔出駁殼槍。大喝一聲:“跟我來”,就帶著教導隊100多名戰士沖了上去。
同期聲(秦鏡):乾溝南邊有一大墳包,我命令二排占領大墳包,鬼子也看見了,也要占領,與鬼子遭遇了,就拚刺刀。
這是一場惡戰,敵人氣勢洶洶迎上來,他們光著腦殼,露著胸膛,“哇哇”亂叫,教導隊100多名勇士,虎膽虎威,100多把刺刀,寒光閃閃。太陽像個火球一樣燻烤著乾旱的土地,曠野上刀光閃動,塵土飛揚,只聽見戰士的喊殺聲和雙方刺刀嘁嘁喀喀的響聲,
同期聲(秦鏡):教導隊都是老兵、骨幹,人厲害,但槍孬,不是好槍,鬼子後面的部隊又來了30多個,非常緊張。
就在危急關頭,二營六連趕到,投入戰鬥,連長彭加興一馬當先,殺得鬼子“嗷嗷”叫,鬼子的囂張氣焰被打下去了。加藤率殘部向後逃竄,連長彭加興奮勇直追,不料被狗急跳牆的加藤回頭打了一冷槍,不幸光榮犧牲。團部司號員黃七接過連長的駁殼槍一躍挺身而出,追上鬼子,連刺兩個鬼子,在拼刺第三個鬼子時,胸部被另一個鬼子刺中,當場壯麗犧牲。
在戰鬥打得十分激烈的時候,已走過耙齒凌的三營聽到團部方向密集的槍聲,知道遭遇了敵人,立即回身馳援耙齒凌,副營長吳景安帶領一個班沖在最前面,半途正好與從左側準備包抄團部的日偽軍相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吳景安和他的戰友,以一當十,跟日偽軍展開了殊死的肉搏戰,打得日偽軍魂飛魄散,不料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吳景安的胸膛,鮮血頓時湧出來,吳景安捂著傷口,仍然指揮戰鬥,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戰鬥十分慘烈,全班戰士也全部壯麗犧牲,直至後續部隊趕上,全殲了這股敵人。
同期聲(秦鏡):吳景安是老紅軍,戰鬥前我還和他說,到我家鄉啟東我請你客,關鍵是我們都不要死了。我們還把各自手中因為路滑而當手杖用的兩根竹棍互換作為紀念品。
在三營與左翼敵人交戰時,一營也與右翼包抄的鬼子交上了火,在車橋戰役中被譽為“飛將軍”的戰鬥英雄三連班長陳福田沖入敵陣,一人單挑三個鬼子,不到兩三分鐘,第一個鬼子胸膛穿了洞、第二個鬼子腦袋開了花,第三個鬼子見勢不妙,放棄了武道士的尊嚴慌忙開槍,就在敵人的子彈擊中陳福田的剎那間,陳福田的刺刀也刺進鬼子的胸膛。
彭德清團長在後來的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這場圍殲戰的:圍殲的機會來了,三營掉轉“龍頭”吃掉向東北前進的一個小隊;一營捲起“龍尾”,把向西南方向進行的一個小隊裹住;中間是教導隊這條硬棒的“龍身”,把敵人頂在乾溝邊上,“蒼龍”斬“毒蛇”。
500多個日偽軍被分割成三段,處於七團的反包圍之中,加藤如喪家之犬,帶著五個日本兵倉皇逃跑,彭德清團長從望遠鏡里看得一清二楚,熱血直往上涌,命令秦鏡立刻去追。
同期聲(秦鏡):我聽見團長對我說,大個子,你去,我想也沒有想,抓起幾顆手榴彈,又從一排長手中搶過槍,也沒有想到帶幾個戰士,就衝上前去。一直追到只隔一條河,鬼子向我扔手榴彈,我也向他們扔手榴彈,有三個鬼子被炸傷,跑不了了,我看見他們往旁邊著火的草棚裡面爬去,原來是加藤中隊長指揮的,命令他們自盡。我繼續向西追,追到一顆樹後,加藤突然從樹左邊跳出,用指揮刀向我劈來,我用槍一擋,和他展開了白刃戰,來回有30多回合,加藤已經招架不住了,想到被他放冷槍殺害的彭加興連長,我渾身全是力氣,加藤這時後退一大步,拔出手槍準備向我放冷槍,我心裡罵了一聲,狗娘養的,端起槍就扣動了板機,比加藤快了0.01秒,一槍打中他的眉心。
耙齒凌戰鬥,七團與日偽軍500餘人惡戰3小時,全殲日軍加藤大尉以下130餘人、偽軍200多人,俘日軍14人、偽軍200餘人。打出了我軍的軍威,挫敗了日寇不可一世的傲氣,我軍也有93名戰士光榮犧牲,長眠這塊紅色的土地。
這是一份保存完整的記錄日軍被俘後感想的檔案,我們來看一看:
兵長 坂本清說:“經過戰鬥後,我才知道了新四軍戰術的巧妙。”
上等兵 市村一郎說:“新四軍投擲手榴彈的準確,使得日本軍頗棘手,毫無辦法。”
上等兵 井口政吉說:“在日本軍隊里總說,八路軍新四軍是土匪部隊,我到了新四軍以後,才知道是胡說八道,我打算以後和新四軍的同志站在一道。”
同期聲(錢德森,64歲,原景安鄉副鄉長):小時候就聽我父親講,耙齒凌戰鬥非常慘烈,我父親後來參加打掃戰場時,看到溝邊上、河坎邊、墳場內到處是鬼子的屍體,有一幢草屋已燒成灰燼,屋內堆滿了燒焦的鬼子屍體的殘骸。有一個戰士後背上插著一把三八刺刀,兩著手卻死死地卡著身下一個鬼子的喉嚨,嘴裡還含著鬼子的一隻耳朵。
耙齒凌戰鬥,也是軍民聯手奮勇抗擊日寇的一次戰鬥。
同期聲(李世和):戰鬥打響後,地方民兵、農救會、婦救會,還有我們兒童團也參加了戰鬥,救傷員、抓俘虜、為戰士送水送飯,村裡的婦抗委員康桂英與一民兵抬傷員過河口時,發現渡船不在,就抬著擔架涉水而過;民兵中隊長石宗燮發現一個日寇和兩個偽軍向斜橋方向逃跑,立刻帶領民兵衝過去抓他們,在草叢中將兩個偽軍俘虜,沒想到被躲在小橋邊上的日寇打冷槍打中光榮犧牲,日寇當即也被民兵用手榴彈炸死。
同期聲(秦鏡)要感謝地方政府,我們犧牲了93名戰友,有近200名戰士受傷,我們沒有準備,是當地老百姓掩埋烈士,用門板抬傷員,自願來,四人一組,有近800名民眾和我們跑了三天三夜,將傷員抬到東台後方醫院,感情深,我死後我也要把骨灰葬在這裡,還要和戰友在一起。
耙齒凌大捷,有力地打擊了日偽“擴展清鄉”的陰謀。粟裕司令員通令嘉獎。蘇中四分區反清鄉鬥爭,是在河網交錯,既無屏障可依又不能挖地道的江海平原上進行的,這在全國其它各個根據地中是少見的,這是一部壯麗史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的光輝一頁。抗戰結束後,耙齒凌戰鬥收入新四軍抗日戰爭史冊。
半個世紀過去了,耙齒凌血戰仍然深深烙印在如東人民的腦海里,為了紀念和緬懷吳景安和他的戰友,黨和政府在烈士血染的土地上建起了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國小,將耙齒凌所在鄉命名為景安鄉。
走進耙齒凌烈士紀念館,青松翠柏、紅花綠草、碑文雕塑、假山石壁點綴其間,錯落有致。身臨其境,猶如步入了一處莊嚴肅穆的聖潔之地。耙齒凌紀念碑設計獨到,碑身造型由七把明晃晃的刺刀組成,刺破青天鍔未殘,寓意光榮的一師三旅七團精神浩氣長存,與日月同輝。
巍巍豐碑,浩浩長廊,寂寂展廳,把一部輝煌而浩瀚的歷史濃縮為新時期“厚德篤行,扶海越江”不朽的如東精神。93名和不知名的革命先烈,在九泉之下可以欣慰地笑了,勤勞智慧勇敢的如東人民正高舉著你們的旗幟,向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高歌猛進。
天地之間,浩氣長存,英雄不朽,祖國萬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