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城村(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吳城村)

吳城村(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吳城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城村地處縣城西側,108國道穿村而過,交通便利,馳名中外的青龍寺,宋金墓依村而建。全村共有13個居民組,760戶,3700餘口人,耕地面積6000多畝,其中3000多畝為水澆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城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359
  • 地理位置: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
  • 人口:3700餘口
  • 人均收入:6346元
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吳城村,概況,鄉村建設,村名由來,歷史事件和人物,義民吳紹先,村志出版,

山西省稷山縣稷峰鎮吳城村

概況

鄉村建設

近幾年,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吳城村支村委一班人團結一心,銳意進取,取得一系列成果,多年來的為民工程,碩果纍纍:
一、道路建設情況
吳城村位於108國道北側,交通便利。但是村裡的街道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為了改變這種情部,投資10萬元,硬化主街道一條。
二、中國小校舍建設情況
吳城國小於1998年重修後,經縣教育局檢查,已通過標準化學校驗收,但經十餘年後,部分校舍已有破損,為讓吳城村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村主任多方籌資,計畫投資70萬新建教學樓一座。
三、兩委場所的建設情況
吳城村多年來沒有兩委活動場所,無法正常辦公 ,投資6萬元新建兩委活動場所,並計畫今年硬化兩委大院。
四、板棗做為我村的優勢產業,要以科學技術為指導,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幹部自覺帶頭,民眾資源參與為抓手,把板棗產業做強做細做精。大力發展板棗3000多畝,具體做法:1、充分調動民眾種植板棗的熱情; 2、板棗種植實現技術化; 3、改善水利設施。
支村委一班人認真謀劃發展,切實把握髮展,力爭在農業產業調整,為民工程中,實現大的發展,使吳城村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個台階。

村名由來

民間流傳有“先有古吳城,後有稷山縣”之說,吳城的建立起於吳起築城屯兵,確實早於稷山建城。據《吳城村志》記載:吳城系公元前402年吳起所築,公元535年至598年為高涼縣治。據稷山縣民政局上世紀70年代在全縣地名普查工作中了解到,吳城村是全縣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村莊。
稷山縣獨立建制始於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始稱高涼縣,縣治在今縣城東南15公里處(今稷山汾南)。公元535年,北魏分東魏、西魏兩個國家,汾南屬西魏,後屬北周。而汾北屬東魏,後屬北齊,仍稱高涼縣,縣治徙至今縣城西5公里處的吳城。直到隋開皇十八年(598年),高涼縣改為稷山縣,始築城於今縣城外,稷山縣治從吳城徙至今縣城。
從東魏、北齊至隋開皇十八年,高涼縣治在吳城歷時63年。由於吳城於公元前402年吳起在此築城屯兵,公元535年即為高涼縣治,而稷山縣城於公元598年始築城,稷山縣治始徙於此,故稷山民間流傳有“先有古吳城,後有稷山縣”之說,吳城村西城門樓上曾鑲嵌石雕“古吳城”三個大字,後於上世紀50年代被拆除。
吳城系吳起所建,吳起何許人也?《東周列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吳起本是衛國人,從小頑皮好鬥,受到母親責備,吳起就咬破手臂對母親發誓說:“我從今告別母親,遊學他方,當不上卿相之類的大官,就不回來見您。”母親哭著挽留他,吳起不顧母親挽留,毅然前往魯國,投孔子的弟子曾參門下學習儒學,晝研夜誦,不辭辛苦。當時,齊國大夫田居來到魯國,很欣賞吳起的學習精神,與之談論起來,吳起滔滔不絕。於是田居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吳起。
有一天,曾參問吳起:“你在外遊學六年,也不回去看望母親,作為兒子你就這樣安心嗎?”吳起回答說:“我曾向母親發過誓,當不上卿相之類的大官,就不回衛國。”曾子說:“對別人可以發誓,對自己的母親怎么可以發這樣的誓呢?”於是對吳起產生惡感。
不久,衛國有人捎信,說吳起母親已經去世,吳起仰天大哭三聲,就收住眼淚,又像過去那樣學習起來。曾參對此非常生氣,說:“吳起母親去世,卻不去奔喪,是個忘本之人,他不配做我的徒弟。”要他的徒弟們斷絕與吳起來往。
吳起因此就放棄儒學,學習軍事知識,三年時間就精通兵法。經魯國宰相公儀休推薦,吳起被魯穆公封為大夫。當時齊國宰相田和陰謀篡奪君位,但又擔心齊魯兩國世代聯姻,一旦自己篡位,魯國會出兵討伐自己,於是藉口兩國歷史上一些恩怨,起兵攻打魯國,想用武力脅迫魯國屈服。公儀休就向穆公推薦吳起對付齊軍。穆公因吳起娶齊國田氏女子為妻,擔心他不肯盡力出戰,所以遲遲拿不定主意。
吳起了解這個情況後,回到家中揮劍斬下妻子之頭,以表明自己一心忠於魯國,決無二意。穆公見吳起殺妻求將,實在太殘忍了。公儀休說:“吳起不愛妻子愛功名,如果我國不用他,就可能為齊國所用。”於是穆公封吳起為大將,率軍二萬,以拒齊軍。田和聽說魯國起用吳起為將,嘲笑他是好色之徒,不懂軍事,必然要吃敗仗。
兩軍對壘,雙方鬥智鬥勇,但吳起精通兵法,技高一籌,一舉大敗齊軍,立下赫赫戰功,穆公封吳起為上卿。齊魯之戰後,田和感到吳起用兵可與孫武、穰苴相比,如果受到魯國重用,齊國就不得安寧,於是派張醜假扮商賈潛入魯國,送給吳起美女兩人、黃金千鎰。
張醜出得魯城後,故意將此事說給行人。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鬧得滿城風雨,都說吳起受賄私通齊國。穆公聽到訊息,決定罷免吳起官職並追究其罪。吳起知道後,棄家逃往魏國。當時魏國迫於秦國威脅,正需要一員大將把守曲河,經翟璜推薦,魏文侯拜吳起為西河守。吳起到西河後,修城治池,屯糧積草,操練兵馬,築城以拒秦,這座城池便起名叫“吳城”。
現在,三晉境內共有3個吳城,一個在晉北的渾源縣,一個在晉中的離石縣,一個在晉南的稷山縣。那么,究竟哪一個吳城是吳起所築的吳城呢?《中國通史簡編》和《山西地方史研究》所載《山西曆代行政區劃概說》一文中均提到,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分家晉,各占山西一部分土地,其中平陽府、絳州、解州、吉州、隰州、蒲州一帶屬魏;上黨、澤州、遼州、沁州一帶屬韓,其餘晉中以北地區多歸於趙。
以上是韓、趙、魏三分晉國初期各國的占地情況,後雖有變化,但吳起築吳城正是三分晉國後,魏國第一任魏君魏文侯時期,時間為公元前402年。
當時三國分晉不久,尚未向外擴張國土,後來魏國逐步向河南一帶擴張,並遷都於開封,但從未擴張到屬於趙國的晉中或晉北一帶。因此可以證明,吳起所築的吳城無疑就是稷山縣的吳城。

歷史事件和人物

:清康熙年間義民吳紹先歷經17年,萬里尋弟,義舉感動朝野;二賢墓傳說,故事感人肺腑,令人扼腕;民國初年“興盛源”商鋪遍及全國7省,堪稱一方巨賈;一代蒲劇名家吳永勝的丑角表演藝術,名噪晉南大地;“興盛源”後代吳元儉留美15年,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國為國家機械工業做出重大貢獻;稷山縣1938年僅有黨員10多名,吳城村就有3名;解放初期,發生在吳城五里橋截車奪槍之戰,未費一槍一彈,取得輝煌戰果;吳城學校曾面向全縣招生,桃李芬芳,名聲遠揚,周邊20餘村學子慕名前來就讀;吳城村舊時僅寺、廟、祠就達26處,足見其文化底蘊之深厚。改革開放以來,吳城村村民更是緊跟時代步伐,社會經濟迅猛發展。

義民吳紹先

清朝康熙年間,山西省稷山縣吳城村農民吳紹先(字伯宗),為尋找先後走失又分別被掠賣的兩個胞弟,歷時17年,走遍十幾個省,徒步數萬里,受盡千辛萬苦,終於將流落異地他鄉的兩個弟弟找到,重返故里。此事轟動了京師,康熙皇帝聞聽此事,頗為讚許,欽封吳紹先為“義民”,並御賜錦匾“兄弟孔懷”;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李光地,著文《紀吳伯宗尋弟事》,高度讚揚他的“孝悌”精神;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親自面見吳紹先並邀至府內,為他寫了76韻五言詩,稱讚他“力田之夫,猶有唐堯虞舜之風”;吳紹先攜弟返晉後,山西督撫贈匾“亘姓兄弟”,平陽知府贈匾“名高荊樹”,以示褒揚。 二弟丟失
吳紹先自幼家貧,不幸父母早逝,留下了他和年幼的兩位胞弟,他當時13歲,大弟伯桃5歲,二弟伯樂1歲,兄弟三人相依為命。稍長,紹先娶妻成家,為了撫養幼弟、維持全家生計,他農忙時辛勤耕作,農閒時出門給人拉大鋸賺錢。一天,紹先從田間勞作回來,忽然發現二弟伯樂走失,急忙向鄰里親友詢問,均無訊息。他心急如焚、寢食不安,好像死去的父母都在責備他,為失去幼子而著急留淚。
吳紹先悲痛欲絕,尋弟更加心切,不分晝夜尋找。後來打聽到二弟出走聞喜,被浮屠寺和尚拐賣。氣急之下,他將浮屠寺和尚告到衙門,經過審訊,果然是和尚所為,但究竟二弟被拐賣到哪裡?賣與何人?卻茫然不知。官府不作深追細究,而和尚也逃之夭夭。
艱辛17年
吳紹先決心尋弟,即使其流落到天涯海角,也要義無返顧地找回來。從此他徒步上路,四處尋找,先到本省各地,後到河南、山東、湖北、直隸、陝西、四川以及雲南、貴州、廣西諸省。他邊找邊問,歷盡艱辛,仍未能找到二弟。當他返回家鄉時,一進家門,卻又得知大弟伯桃又被別人拐騙。悲憤交加、傷心至極的他跑到父母墳前嚎啕痛哭,並發誓,找不回兩弟,誓不回家。
吳紹先扛起大鋸,再度離家尋找,沒有盤纏,就給人拉鋸。春去秋來,年復一年。他頂嚴寒、冒酷暑,跋山涉水,餐風露宿,有時無錢吃飯,便沿街乞討,最後無法竟然賣掉大鋸。如此苦苦尋找了將近17年,終於從一個北方人那裡打聽到他二弟被賣到京師一個高姓官員家中當差。吳紹先幾經周折,又千里迢迢找到高家,終於見到二弟。此時,伯樂已年過二十。高家待伯樂也還不錯,當得知吳紹先多年尋弟矢志不移的決心和飽嘗艱辛的經歷,深受感動,當即答應他等其找到大弟伯桃時,讓他兄弟三人相偕返回。同時,還贈送吳紹先盤纏,讓他繼續尋找大弟伯桃。
吳紹先在京師時,已經打聽到大弟被掠賣到黑龍江寧古塔(今天的黑龍江省寧安縣)。他思弟心切,食不甘味,夜難成眠,不顧路途遙遠和環境惡劣,急欲起程。臨行前,對伯樂說:“我要找到伯桃,兄弟三人一併返家;找不到他,我終死不回,妻子和孩子交給你照管。”
告別二弟,他離開京畿,出山海關,到了黑龍江。經過多方詢問,打聽到大弟伯桃被賣給一個滿族將軍當僕人。他不顧一切,急於找到大弟,卻被這位將軍拒絕,並讓其部下訓斥責問,拳打腳踢和鞭笞使得吳紹先遍體鱗傷,血流滿面。他毫不畏懼,向將軍陳述了十幾年來兄弟離散之苦,訴說了徒步數萬里尋弟之艱,最後終於感動了這位將軍,答應讓其弟返家。
“義民”立像
吳紹先離京出關到找到大弟已逾三季(從夏到冬),又過了9個月。此時,寧古塔正值隆冬,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兄弟二人仍然上路,數日行走在冰雪中,身體凍僵,雙腳都凍壞了,但仍然在地上匍匐爬行。又是一番艱辛之後,兄弟三人終於在京師會面,一塊返回故鄉。
近300多年,吳紹先尋弟義行一直令後人敬仰。民國12年(1923年),稷山知縣又將其事跡呈報給了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閻錫山命令為吳紹先建亭樹碑並立雕像。稷山知縣在縣城西寨門外建石亭一座,取名“義民”。亭前石匾刻著康熙所題“兄弟孔懷”,亭中樹石碑一通,左右兩側有李光地和陳廷敬的詩文,碑旁有吳紹先的坐像。1962年,擴建縣城時,將此亭拆除,石碑和坐像移至青龍寺博物館。

村志出版

一本教人愛國愛村的鄉土教材
日前,由稷山縣吳城村10位退休幹部自願組成編纂委,並自籌資金、義務編纂的《吳城村志》問世了。這是大家經過幾個月的艱辛努力,終於完成的一件對當地來說意義重大的事。
稷山縣吳城村因戰國時(公元前402年)名將吳起在此築城屯兵而得名,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在民間流傳有“先有古吳城,後有稷山縣”之說,是該縣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村莊。《吳城村志》記述了許多發生在這裡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清康熙年間義民吳紹先歷經17年,萬里尋弟,義舉感動朝野;二賢墓傳說,故事感人肺腑,令人扼腕;民國初年“興盛源”商鋪遍及全國7省,堪稱一方巨賈;一代蒲劇名家吳永勝的丑角表演藝術,名噪晉南大地;“興盛源”後代吳元儉留美15年,毅然放棄優厚待遇,回國為國家機械工業做出重大貢獻;稷山縣1938年僅有黨員10多名,吳城村就有3名;解放初期,發生在吳城五里橋截車奪槍之戰,未費一槍一彈,取得輝煌戰果;吳城學校曾面向全縣招生,桃李芬芳,名聲遠揚,周邊20餘村學子慕名前來就讀;吳城村舊時僅寺、廟、祠就達26處,足見其文化底蘊之深厚。改革開放以來,吳城村村民更是緊跟時代步伐,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吳城村志》的編纂,就是為了使該村豐富的文化資源不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湮沒,教育後人永記先輩創業之艱辛,珍惜當今的幸福生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吳城村志》的編纂者在繼承傳統村志寫法的基礎上,增加民生一篇,從衣、食、住、行、用等5方面的發展變化,體現時代變遷和村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以教育廣大村民更加愛國愛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