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勉(明初貴州起義領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勉(1334~1385),男,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中潮鎮上黃村蘭洞寨)人,明朝官方篾稱“吳面兒”。

基本介紹

  • 本名:吳勉
  • 別稱:王勉、剷平王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侗族
  • 出生地:五開峒
  • 出生時間:1334年
  • 去世時間:1385
  • 主要成就:領導吳勉起義、統一侗區各部
  • 職業:起義領袖、軍事家
人物簡介,起義經過,參考文獻,

人物簡介

吳勉(1334~1385),男,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中潮鎮上黃村蘭侗寨)人,領導了反抗明朝暴政和抵禦外族入侵性質的吳勉起義,被侗族人民尊稱為王勉。

起義經過

明洪武初年,明朝出於穩定貴州,繼而征服雲南的大一統戰略需要,於是從靖州往西向貴州“苗疆侗土”實行武力移民推進政策,今黎平等侗族地區於是成為首當其衝的前線陣地。由於執行鎮撫任務的明軍為獲得土地供軍士屯墾,採取了趕蠻奪業的武力征服方式,肆意圈占田地、殺戮驅趕當地少數民族,於是洪武十一年六月(1378.7)因無法忍受明廷的武力征服與壓迫,吳勉率領當地侗、苗等少數民族,發動武裝起義拉開反抗序幕。
義軍由上黃出發,先後攻下五開洞附近的明軍各處營寨,然後占領黎平,並直搗湖南靖州、零溪等地,擊敗靖州守兵,且殺死靖州衛指揮使過興父子。過興被殺死後,明廷既命辰州衛指揮楊仲名前往鎮壓。同年十一月(1378.11),由於義軍輕敵大意在通道境內被明軍擊敗。吳勉遂率領義軍殘部退往天府洞(今黎平茅貢)一帶的叢林中休整,繼續與明軍對抗。此時明朝官軍也鑒於大勢已定,且反抗軍頭領吳勉已經遠遁,同時迫於兵力不足而罷兵。
洪武十八年四月(1385.6),思州(今岑鞏縣)侗族諸部再次起義,吳勉於是再次舉起反明大旗,號“剷平王”,並將義軍隊伍發展到20萬之眾,席捲“八洞”,勢如竹破,兵峰直指懷化,一度占領今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基本統一了侗族聚居區域侗,苗,瑤,水各部。明太祖聞後極為惱火,立即命令楚王朱楨掛帥,以信國公湯和為征虜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為副將,發兵30萬大軍直指黎平。湯和占領靖州後,派人前往黎平招降吳勉,但被吳勉嚴詞拒絕。招降失敗後,明軍以靖州為基地,步步為營,向黎平推進,在諸洞派兵分屯立柵,降服土司,並移民與土著雜耕,從內部逐漸瓦解義軍。吳勉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帶領餘部回到上黃繼續作戰。洪武十八年十月(1385.11),明軍進攻上黃義軍總部,由於內奸出賣上黃一戰義軍全軍覆沒,明軍以罷戰休兵赦免餘部為誘擒吳勉及其子吳祿,械送京師(南京)處死。
而後,明廷改變了在侗區各地的戰略部署和治理政策,採取以移民雜居、分兵下屯、拔民下寨的方式維持了在該地區的統治,一直實施至明朝中後期。
雖然長達八年之久的吳勉起義最終被徹底鎮壓,但他的英雄事跡卻被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傳頌,至今仍然流傳於當地人民的傳說故事中。此外,在這次征戰中,楚王朱禎的愛妃因水土不服病死銅鼓城(今錦屏縣銅鼓鎮)。信國公、征虜將軍湯和的五個兒子、左軍都督同知、副將軍湯醴戰死。隨後楚王朱禎還朝,湯和領兵戍守黎平,設五開衛,置黎平、中潮等內外十六所、黃團等八驛、高屯等380屯堡,駐軍33460名。
明朝政府五開地區的戰爭雖然直接導致“當地居民死於鋒刃者十之七、八”,大量原先居住在河流沖積地帶兩岸的當地人也因戰爭和壓迫被迫退出開闊地帶,遷徙到深山老林,並在後來發展出新的村落開墾出現在當地眾多的梯田,而“漢住壩,侗苗住山坡”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也在這一時期初步形成,漢文明的輸入也在文化上對當地少數民族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此後隨著漢族屯田軍民的大量到來,經過不斷移民、屯田和發展,漢族客話成為了當地主要語言,為日後當地侗苗族地區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且形成了深遠的積極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乾隆《貴州通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
乾隆《開泰縣誌》,貴陽:貴州省圖書館1964年油印本。
光緒《黎平府志》,光緒十八年(1882)刻本。
貴州通史編委會編《貴州通史(明代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
周振鶴主編,郭紅、靳潤成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貴州民族研究所編《〈明實錄〉貴州資料輯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