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齋記

河南裴君主簿於洛陽,治齋於其官而命之曰“君子”。裴君豈慕夫在外者而欲有之乎?豈以為世之小人眾而躬行君子者獨我乎?由前則失己,由後則失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君子齋記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王安石 
君子齋記內容,《君子齋記》文言文,《君子齋記》白話文譯文,王安石簡介,

君子齋記內容

《君子齋記》文言文

天子、諸侯謂之君,卿大夫謂之子。古之為此名也,所以命天下之有德。
君子齋記君子齋記
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有天子、諸侯、卿大夫之位而無其德,可以謂之君子,蓋稱其位也;有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德而無其位,可以謂之君子,蓋稱其德也。位在外也,遇而有之,則人以其名予之,而以貌事之;德在我也,求而有之,則人以其實予之,而心服之。夫人服之以貌而不以心,與之以名而不以實,能以其位終身而無謫者,蓋亦幸而已矣。故古之人以名為羞,以實為慊,不務服人之貌,而思有以服人之心。非獨如此也,以為求在外者不可以力得也。故雖窮困屈辱,樂之而肯民項煉弗去,非以夫窮困屈辱為人之樂者在是也,以夫窮困屈辱不足以概吾心為可樂也已。
河南裴君主簿於洛陽,治齋於其官而命之曰“君子”。裴君豈慕夫在外者而欲有之乎?豈以為世之小人眾而躬行君子者獨我乎?由前則失己,由後則失人。吾知裴君不為是也,亦曰勉於德而已。蓋所以榜於其前,朝夕出入觀焉,思古之人所以為君子而務及之也。獨仁不足以為君子,獨智不足以為君子,仁足以盡性,智足以窮理,而又通乎命,此古之人所以為君子也。雖然,古之人不云乎:“德?如毛,毛猶有倫。”未有欲之而不得也。然則裴君之為君子也,孰御焉。故余嘉其志而樂為道之。

《君子齋記》白話文譯文

天子和諸侯王稱為君,官員稱為子。古代造"君子"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天下有道德的人,所以天下有道德的人,全部稱為"君子".所以有天子、諸侯、官員的地位而沒有與其地位匹配的道德,可以稱為君子,因為他的地位適合;有與天子、 諸侯、官員的地位相匹配的道德而沒有那些地位,也稱為君子,是因為他的道德適合,地位是外在的,憑藉機遇而得到,別人把君子的名稱給予他,而假作恭順地對待他;道德是內在的,憑藉追求而得到,別人用君子的內涵稱道他,而心悅誠服地對待他。如果別人表面上服從而心不服;給予虛名而不給予實際,那么能在地位上終老一生不遭貶黜,只不過是幸兵棕應料運罷了.所以古人把得到名聲認為是一種羞恥,以得到實質為滿足。不致力於使人表面恭敬,而考慮如何讓別人從內心嘆服。並不僅僅是這樣,我認為向自身之外索取,不可以純粹靠力量得到。所以敬煮希雖然貧窮困頓受屈遭辱,樂在其中而不離開,並不是因為人的樂趣在窮困屈辱之中,而是對窮困屈辱不端料足以限量我心而認為這是一件值得愉快的事情。
河南人一個姓裴的人任洛陽主簿,在他的任上造了一所書齋,並且將書齋命名為"君子"。裴先生難道羨慕外在的東西而想要得到嗎?難道以為世上盡小人,自己獨君子嗎?是前者就是虧損了自己的道德;是後者就是錯誤了對別人的判斷。我知道裴先生是不會這樣的。齋名不過是勉勵修養道德而已。之所以寫上匾額掛在顯要處,是為了早晚進出都能看到,思考古代的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並勉力達到那種修養。只有仁慈的心,不足夠稱為君子;只有智慧,也不足夠稱為君子。仁慈能夠依順生靈的天性,智慧能夠窮盡事物的道理,兼且又懂得命理,這是古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的原因。雖然是這樣,但古人又說:"道德,就像生在皮上的毛,毛尚且有同類。"沒有想要它卻得不到的。況且裴先生成為君子的志向,誰能阻擋得了呢?所以我嘉賞他的志向並且高興地寫下了這些話。

王安石簡介

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灶熱嬸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諡文。安石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府察挨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於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實,“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併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在他任參知政事和宰相期間,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財”和“整軍”兩大課題,積極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方田均稅、免役、市易、保甲、保馬等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或“熙寧變法”。由於受到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講嬸葛主集團的堅決反對,神宗後來也動搖、妥協,革新派內部又產生裂痕等,新法終被全部廢止。安石變法,雖然歸根結底是為加強皇權,鞏固封建地主統治地位,但在當時對生產力的發展和富國強兵,確曾起了推動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在歷史上有其進步的意義。偉大革命導師列寧稱譽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列寧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頁)。
君子齋記君子齋記

王安石簡介

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鐘山,諡文。安石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對北宋中期隱伏的社會危機有所認識。在他進入仕途地方官吏時,能夠關心民生疾苦,多次上書建議興利除弊,減輕人民負擔。由於較長時期接觸了解社會現實,“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要求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抑帛大官僚地主的兼併和特權,推行富國強兵政策。在他任參知政事和宰相期間,取得神宗的支持,抓住“理財”和“整軍”兩大課題,積極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方田均稅、免役、市易、保甲、保馬等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或“熙寧變法”。由於受到以司馬光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團的堅決反對,神宗後來也動搖、妥協,革新派內部又產生裂痕等,新法終被全部廢止。安石變法,雖然歸根結底是為加強皇權,鞏固封建地主統治地位,但在當時對生產力的發展和富國強兵,確曾起了推動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在歷史上有其進步的意義。偉大革命導師列寧稱譽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列寧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頁)。
君子齋記君子齋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