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遺址

同里遺址

同里遺址位於吳江市同里鎮區西北部,在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陸續出土過良渚馬家浜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器物及陶片。2003年12月17日因同里中學建造行政大樓,出土了崧澤文化陶器玉器吳江博物館考古人員立刻前往確認是崧澤文化墓葬。隨即蘇州博物館吳江博物館和同里鎮文保所聯合組成了考古隊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於2004年7月26日基本結束。同里遺址現存面積約32萬平方米,史前時期的文化堆積約1—1.5米,環繞遺址一周分布有寬10米以上的壕溝,並在遺址北50米的地方發現一處良渚文化時期的高台墓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里遺址
  • 地址吳江市同里鎮區西北部
  • 發現時間:1985年
  • 類型:高台墓地
搶救性發掘,影響,發掘意義,考古發掘,

搶救性發掘

發現崧澤文化1座祭台和64座墓葬。祭台被宋代地層所壓,建築在其下的崧澤文化村落之上,形狀呈正方覆斗形,頂部寬10米、底部寬16米、高約1.3米,土台5個面貼有紅燒土塊,其 下四周場地也用紅燒土鋪墊,近土台處場地紅燒土塊較密集,遠處漸稀少。而64座崧澤文化墓葬與祭台屬同一層次,分布於祭台的北側,呈南北3列向東向西延伸排列。墓向大多為南北向,頭向南,少量東西向,東向西。因墓葬位於現代水位以下,人骨大多保存不好,許多墓葬只能看清人骨輪廓,墓葬一般為仰身直肢,個別為側身屈肢和二次葬,一般為單人葬,個別為二人合葬墓。墓坑為長方形淺豎穴,少量為梯形,根據墓坑大小,分3類,大墓葬坑在2.5米以上,小型墓坑僅人身長,中型墓坑介於以上兩者之間。大型墓主要分布在2個區域,一是位於祭台北坡下,有4座,一是位於墓地西部,也為4座。隨葬品數量大小墓葬相差懸殊,大墓一般在20件以上,小型墓葬7—8件以下,少量墓僅見人骨架。隨葬品種類有陶器玉器石器骨器,陶器一般位於墓葬兩端,玉器主要位於頭部和手部,石器位於頭部和腿部,骨器位於頭部和手部。陶器327件,大多為泥質灰陶和夾砂紅褐陶,主要器物組合為等,另有、澄濾器等,器類中以壇、壺、杯組成的酒器最具特色,它們製作精美,非一般實用器皿,可能是陶禮器。陶器中另一大特色是較多的器物飾有花紋,一部分為通體紋飾,另外有一部分少量彩繪陶器。石器20件主要有石錛石鉞2類,特別是石鉞,製作規整,磨製光滑。玉器數量較多,達25件,主要器形有墜飾,璜有橋形、半璧形和半環形3種,同一類璜且有大小不等之分,玉鐲形制單一。牙骨器有4件,出於一個墓葬中,為2件象牙手鐲和2件骨簪。根據器物特徵分析,同里遺址崧澤文化遺存年代處於崧澤文化中期。
考古人員清理墓葬考古人員清理墓葬

影響

同里遺址是目前發現的太湖流域最大的崧澤文化遺址,遺址四周分布有環形壕溝的特 征,為研究本地區史前聚落的特點提供了範例。一群較高規格的墓葬和堆築考究的方形夯土祭台的組合是良渚文化權貴墓地的雛形,原始字元、刻紋陶禮器及原始宗教遺存等各種文明因素的增多,為研究該地區文明起源的問題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吳江市領導市場發掘現場吳江市領導市場發掘現場

發掘意義

同里遺址崧澤文化遺存的發現,有其特殊的意義。
同里遺址祭台規模之大,超過目前所發現同時代的祭台,同時祭台紅燒土的貼面更是前所未見。祭台是部落的祭祀場所,將其墓地安放在祭台的北側,說明了我國源遠流長的祖先崇拜傳統。
同里遺址墓地所發現的墓葬數量,出土玉器數量都超過其他同時期的遺址。另外非常突出的一點是眾多刻劃精美、內涵豐富,以及一些神秘的圖案,為我們提供了大量,不可多得的信息資料。
同里遺崧澤文化遺存處於崧澤文化中期偏晚階段,此時正處於崧澤文化良渚社會的轉型時期。已為大家熟知的良渚高台權貴墓葬及出土的大量精美玉、石禮器,刻紋陶利器,在同里遺址中可一一找到雛形。良渚社會已邁入文明的門檻,故同里崧澤文化遺址則處於文明孕育過程中,這些珍貴資料的出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意義極大。

考古發掘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挖掘,同里鎮何家墳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日前順利結束。
何家墳遺址是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位於同里鎮九里村南300米處,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經過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吳江博物館和同里文保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共發現9個地層、2個房屋的基址、1個殘基、1個灰坑和2口水井。出土了石耘田器、石鑿等生產工具,還發現了夾砂、泥制的盤、罐、鼎等生活用器物。此次發掘工作,一是基本確立了何家墳遺址為良渚時期文化遺址,二是證明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做到了文物保護工作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