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謝廖夫

吉謝廖夫,(1905--1962),蘇聯考古學家。曾獲列寧勳章。1930年結業於俄羅斯社會科學研究所聯合會考古學與藝術學研究生班。以後一直在國立物質文化史研究院(今蘇聯科學考古所)任高級研究員。長期從事田野考古,主要研究銅石並用時代、青銅時代、南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古代歷史和文化。著作有:《南西伯利亞古代史》、《古代蒙古城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謝廖夫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62
  • 職業:考古學家
蘇聯外交官,猶太教沙比,

蘇聯外交官

吉謝廖夫,(1890- ),俄國籍猶太人。1917年加入布爾什維克,後任俄共勞動監督委員會委員負責宣傳工作。之後入外交委員會,任海參崴外交部長,1924年8月接替拉基金任蘇俄駐哈爾濱代理代表。同年1O月任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總領事。併兼任中東鐵路理事會理事。1925年2月15日離任回國。

猶太教沙比

吉謝廖夫,( —1949),俄國籍猶太人,出生在烏克蘭,是一個才華橫溢、視野寬闊、個性突出、正直高尚的錫安主義者,主張恢復猶太人自己的國家。他精通猶太人的希伯來語,還精通俄語與德語。他先後在哈爾濱猶太會堂擔任36年“拉比”,猶太會堂的主持人稱做“拉比”,叫吉謝廖夫“拉比”,在猶太社會裡有很高的威望,被稱為“社區的靈魂”。 1949年在哈爾濱去世,遺體葬在哈爾濱猶太人公墓。
20世紀初,一個猶太男人開了一家妓院,他因此賺了錢並成為一名富人。最後,這個人賣掉了妓院,開始從事其他行業。儘管如此,由於他最初的職業方面的原因,他還是被永遠禁止在會堂中得到一個席位,社區也不要求他交會費,儘管他的捐助並沒有受到抵制。為了繞過這種禁令,這個男人組織一些人,將《拉比》捲軸轉譯成立陶宛語。翻譯工作完成後,譯員們妥善地將譯卷包裝好,精心地保存起來。隨後,這個男人主動提出,要將此捲軸捐給會堂。根據傳統,此人提出,要在一個盛大的儀式上進行捐贈。他的請求遭到吉謝廖夫“拉比”的嚴詞拒絕。“拉比”回應他:“不,你可以將捲軸交給會堂,但沒有儀式,因為你以前從事過不光彩的事情。”結果,捲軸送到了猶太會堂里,但是沒有任何儀式。
1944年,日本在哈爾濱的統治接近尾聲,日本統治當局傳令吉謝廖夫“拉比”和東正教一位主教與他們見面。當時,哈爾濱有多座東正教教堂,信徒有數萬之眾。日本人告訴這兩個宗教領袖,他們打算將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女神———天照大神像置於每個教堂和會堂前。吉謝廖夫“拉比”直接告訴他們:“死都不可以,因為這種做法違背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則。”東正教的主教也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