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所鎮(雲南澂江縣下轄鎮)

右所鎮(雲南澂江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右所鎮位於澄江縣中部,撫仙湖畔,地處東經102°47′09″~102°57′20″,北緯24°30′30″~24°46′18″之間, 東與九村鎮海口鎮接壤,西與龍街鎮鳳麓鎮為鄰,北靠陽宗鎮,南臨撫仙湖。南北長22.6公里,東西寬8.7公里,幅員面積約80平方公里。全鎮轄七個村委會,51個自然村,71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距昆明56公里、距縣城4.5公里。澄華、澄陽兩條二級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捷。

右所鎮位於雲南省澄江壩子東部,北接陽宗,西鄰龍街、鳳麓兩鎮,東毗九村、海口,南臨撫仙湖。南北長22.6千米,東西寬8.7千米,面積78.4平方千米,人口2.39萬人(2006年)。轄右所、小西、吉花、舊城、補益、矣舊、小灣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小街,距縣城4千米。地形分壩區和山區兩部分,西部是平壩,海拔1733米(右所),東部和東南部是連綿起伏的中山地帶,最高點達2380米。呈(貢)華(寧)公路過境,東大河、馬料河由北至南入撫仙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所鎮
  • 簡介:位於雲南省澄江壩子東部
  • 沿革:明清時期為清平里
  • 郵編:652500
  • 所轄地區:平壩區,位於右所鄉中部
  • 水文氣象: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春
歷史沿革,代碼,所轄地區,水文氣象,經濟發展,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為清平里,民國初期為第二區,民國8年(1919)為清平鄉,民國18年(1930)為第二區,民國25年(1936)分為清平、鼎新兩鄉。解放後為第三區,1958年設吉花公社,1983年置右所區,1988年1月24日撤區改為右所鄉。1996年,東與九村鄉、海口鄉接壤,西與龍街、鳳麓2個平壩鎮為鄰,北靠陽宗鎮,南臨撫仙湖,總面積80平方千米,總人口33490人,轄補益、舊城、小西、吉花、右所、矣舊、小灣7個辦事處,53個自然村。1997年撤鄉設鎮。2002年,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34407人,轄小西、吉花、右所、舊城、矣舊、補益、小灣七個村委會,71個村民小組。

代碼

530422104:~201右所村 ~202小西村 ~203吉花村 ~204舊城村 ~205補益村 ~206矣舊村 ~207小灣村

所轄地區

右所村公所:平壩區,位於右所鄉中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千米。人口5800人。下轄小街、三元宮、大營、毛營、斗底寺、梅玉村、上備樂、下備樂、柏枝村、肖嘴10個自然村。
補益村公所:平壩,位於右所北、縣城東北3千米,人口3637人。下轄補益村、吳柞、三合灣、二家村、大樹村5個自然村。
小西村公所:平壩,位於右所西北,縣城西南角,與縣城毗連。人口5966人。下轄小西城、廖官營、趙旗、東大河、小里村、獨房、梨花村、大前所、小前所、沙河村、小洋村11個自然村。
舊城村公所:壩區,位於右所東北,距縣城東南3千米。人口5814人。下轄舊城、東山村、大仁莊、中村、跨馬村5個自然村。  吉花村公所:壩區,位於右所西北,縣城南2.5千米,駐地柿花園。人口6713人。下轄魯溪營、上秧郎、下秧郎、者北村、小團坡、鳳鳴村、吉里村、大坡頭、馬房村、洋潦營、小哈村、新河口12個自然村。
矣舊村公所:半壩半湖區,位於縣城東南部,撫仙湖畔人口3336人。下轄戴村、洪家沖、漁戶村、上村、底板村5個自然村。
小灣村公所:依山臨湖區,位於縣城東南部,撫仙湖東南岸、澄華公路邊。人口1433人。下轄老鷹地、小灣、大灣、大灣陷塘4個自然村。
雲南省玉溪市澂江縣右所鎮

水文氣象

右所鎮境內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如春,冬季少雨,夏秋多雨,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冬夏溫差11ºC,年平均氣溫15.5ºC,年極端最高溫度33.7ºC,最低溫度-3.9ºC,年平均日照210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94毫米,無霜期274天。自然災害主要有冬春連旱、局部性洪災、低溫霜凍及病蟲害等。

經濟發展

右所鎮距縣城較近,城鎮化水平28.0 %。2009年末,全鎮總人口37545人,其中農業人口35720 人,非農業人口 1825人;農業總產值15375萬元;工業總產值6235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848.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26 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以來,右所鎮在國家、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結合本地區實際,增加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服務,積極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加大科技試驗示範的推廣力度,加快城鎮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村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糧食烤菸蔬菜花卉等農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旅遊飲食服務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