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闕序

《史闕序》是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散文家張岱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史闕序
  • 作者:張岱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出處:琅嬛文集
  • 作品體裁:散文
原文,作者簡介,

原文

史闕序
《春秋》“夏五”,闕文也,有所疑而闕之也。如疑,何不並“夏五”而闕之?闕矣而又書“夏五”者,何居?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書之,義也;不書,義也;不書而又書之,亦義也。故不書者,月之闕也。不書而書者,月之食也。月食而闕,其魄未始闕也,從魄而求之,則其全月見矣。
從唐言之,六月四日,語多隱微,月食而匿也。太宗令史官直書玄武門事,則月食而不匿也。食而匿則更之道不存,食而不匿則更之道存。不匿則人得而指之,指則鼓,鼓則馳,馳則走,走者救也,救者更也。使太宗異日而悔焉,則更之道也;太宗不自愧而使後人知鑒焉,亦更之道也,此史之所以重且要也。雖然,玄武門事,應匿者也。此而不匿,更無可匿者矣。
余讀唐野史,太宗好王右軍書,出奇弔詭,如蕭翼賺《蘭亭》一事,史反不之載焉。豈以此事為不佳,故為尊者諱乎?抑見之不得其真乎?余於是恨史之不賅也,為之上下古今蒐集異書,每於正史、世紀之外,拾遺補闕。得一語焉,則全傳為之生動;得一事焉,則全史為之活現。蘇子瞻燈下自顧,見其頰影,使人就壁摸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東坡,蓋傳神正在阿堵耳。
余又嘗讀正史,太宗之敬禮魏徵,備極形至。使後世之拙筆為之,累千百言不能盡者,只以“鷂死懷中”四字盡之,則是千百言闕而四字不闕也。讀史者由此四字求之,則書隙中有全史在焉,奚闕哉!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文學家。出生於官宦之家。一生未曾做官,過著落拓不羈、遊山玩水的“風雅”生活。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孌,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事,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自為墓志銘》)。明亡後,“無所歸止,披髮入山,為野人”(《陶庵夢憶序》)。清康熙初,參與編修《明史紀事本末》。著作頗豐,以小品散文著稱。有《琅嬛文集》《石匱書後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數種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