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積誠

史積誠(1886~1963),又名書勛。本縣建和鄉白龍史家人。幼年學習於胞兄史書倫門下,15歲應童子試,入本縣高等國小。後因病休學,苦讀醫書。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入三原弘道高等學堂,後轉省立高等學堂,與關中名儒研究經學。

基本介紹

  • 本名:史積誠
  • 別稱:書勛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時間:1886年
  • 去世時間:1963年
辛亥革命告成後,積誠在西安經井勿幕介紹加入“同盟會”,旋迴縣協張鳳翽、曹印侯組建革命新軍,與王伯明商派李雲溪、豆漢章等十餘青年加入“敢死隊”進駐鳳翔,安定了西路。
為學問計,他後又考取上海公學,得同鄉留日生蔡祥甫資助,轉考入北京公學(即後之民國大學)大學部,在校加入“國學會”,從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鑽研中國文學,頗有造詣。民國三年(1914)與清文學家王樹枬研究中國文字學,精讀了《說文解字》。四年繼去杭州攻讀,並注釋《四庫全書》。六年(1917),應扶風縣知事王誠齋約,出任縣立高等國小堂堂長。十二年(1923)被選為陝西省署議員兼西安新民中學董事會董事及國文教員。後因不願介入馬凌甫、胡優臣省議長之爭,辭職歸里,在南陽村及法門寺設館訓蒙,兼行醫事。
二十年(1931)史積誠受縣長鄭仲謙聘,任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次年受省主席楊虎城命,往臨潼禁菸。“九·一八”事變後,復回縣清理財政帳目及教育經費,倡立“天足會”、“禁菸所”,移風易俗,成績斐然。二十七年(1938)出任縣教育科長,倡議以聯保建立中心國民學校(完小),以保建立國民學校(初小),並身體力行,是年即建成完小5所,保學24所,入學人數達3500餘名。同時改縣城北街示範國小為“扶風縣北大街女子國小”,送孫女率先入學,開本縣女子上學新風。嗣後,積極致力於興教,先創辦了本縣初級中學,後又協助教育科長張和鳴舉辦簡易師範班,解決了國小的師資問題。三十二年(1943),閒居在家,以行醫為樂事,醫德、醫術有口皆碑。時馮華堂在豆會馮家創辦“親民職業學校”,延請其任副董事及校長。其欣然從命,苦心經營,使學校日臻健全。抗日戰爭勝利後,辭校長而出任縣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三十五年(1946)又被選為本縣參議會副參議長,兼纂《扶風縣誌》。
建國後,史積誠居家行醫。1953年被聘為陝西省文史館館員。1954年受縣文衛科之託,在建和鄉舉辦中醫講習所,培育了數十名中醫。1956年被選為扶風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翌年12月,將珍藏的《欽定五經》、部分《四庫全書》、《說文解字》、《辭源》、省志、縣誌、字典、地圖等25種,計288部捐贈於縣文化館。1963年夏因病逝世,由縣有關部門公葬,留有《生平年鑑》手稿1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