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鐵路

台灣省鐵路

台灣高速鐵路北起台北,南至高雄左營(未來計畫延至高雄車站),採用法國TGV和日本新幹線混合系統,由台灣高鐵公司負責興建及營運,預定於2006年10月開始營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省鐵路
  • 起點:台北
  • 終點:高雄左營
  • 系統:法國TGV和日本新幹線混合系統
  • 建築公司:台灣高鐵公司
  • 運營:2006年10月
發展歷程,曲折誕生,傳統鐵路,輕便鐵路,發展年表,創建背景,簡介,社會背景,建設,

發展歷程

台灣原屬中國福建省。中法戰爭後單獨設省。劉銘傳於1887年奏準修建台灣省鐵路。線路以台北為中心,向東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分別於1891年和893年建成,兩段共長約107公里,軌距1,067毫米,軌重每米18公斤。
台灣鐵路1874年,日本占領琉球群島後開始武裝侵擾台灣,隨後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占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台灣。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台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台灣隸屬福建)。
1876年,丁日昌到台灣視察後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台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台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台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台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
1887年初,劉銘傳再次以加強防務、開展商務為理由,上奏朝廷請求重建台灣鐵路並很快獲得批准。

曲折誕生

1887年春,劉銘傳正式主持修建台灣鐵路,選定臨時省城台北西約8公里的大稻埕作為鐵路樞紐,往東北到基隆,往南經過彰化(計畫中的新省城)直到原先的舊省城台南府。由於築路器材主要購自英、德兩國,工程設計也聘用英籍工程師,所以鐵路採用的是英國標準。1887年3月,從大稻埕到基隆段開始建築,幾個月以後,往南的鐵路也開始修建,台灣的第一條鐵路終於破土動工了。
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雲”、“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台機車牽引。
台灣鐵路的修建,使得西方列強十分眼紅英國在中國擴大的影響,分食中國的野心也更加膨脹,都想藉助修路謀取利益。因此當鐵路修到新竹後,清政府一方面懼怕刺激列強的貪慾,一方面經費也難以繼續籌集,所以工程沒有全部完成就停止了。這樣,化了6年時間只建成了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全長99公里的鐵路,工程總計耗銀達130萬兩。
台灣鐵路世界上第一條鐵路於1825年首先誕生在英國,大約十多年後,有關鐵路、火車的知識方陸續傳入中國,但鐵路在中國的命運遠比在英國曲折艱難得多。早在清朝同治中葉便有人主張效法西洋,修築鐵路,但此議一出立即遭到頑固保守的封建臣僚們一致反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再無人提及。台灣鐵路正是基於這一背景而興築的。
1991年建成通車的南迴鐵路(屏東—台東)已使台灣形成環島鐵路網。2000年以來台灣又在建設台北市地下鐵道及高雄至屏東的雙軌鐵路。
2006年底,台灣建成了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全長345公里的高鐵貫通台灣西岸,以台北(台北火車站)為起點,經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至高雄左營,共八個車站。從台北到高雄僅需要兩個小時。
2008年5月15日,台灣鐵路實施年度時刻表調整,太魯閣號和區間快車大幅增班,普通車並同時退出宜蘭線營運,改點幅度為歷年最大。

傳統鐵路

傳統鐵路為1067mm軌距,全由“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主要由環島幹線鐵路及數條支線構成。
環島:縱貫線(於竹南及彰化間的路段又分為台中線及海岸線)、屏東線、南迴線、台東線、北迴線與宜蘭線組成
支線:平溪線、內灣線、集集線、深澳線、林口線、舊山線、台中港線、花蓮港線(部分廢止)、高雄臨港線(擬改建輕軌)、基隆港線(2003年底部分廢止,擬改建輕軌),及部分軍用或連結食品、工業工廠專用線組成。
過去尚有淡水線(改建捷運線)、新店線(南段改建捷運線)、中和線(終點站改建捷運車站及機廠)、松山線(軍用機場支線,已拆)、東港線、東勢線、神岡線(軍用機場支線)等線。計畫興建則有六家線、沙侖線、恆春線、海生館線、北宜直線鐵路等。

輕便鐵路

·林業:今日僅存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道、烏來台車為客運用。
·糖業:稱為糖業鐵路,昔日密布全台,如今僅殘存數小段作為觀光客運用。
·鹽業:已全廢。
捷運
都會區捷運:在台北縣市桃園縣、高雄縣市等地使用或興建。新竹、台中台南縣市則在規劃中。

發展年表

1887年: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興建鐵路第一階段:基隆—台北開啟台灣鐵路建設的先河,也是全中國的二條官辦鐵路,總共28.6公里,為1.067寬窄軌。
1888年:清朝,台灣由英國進口(騰雲、御風號)兩部蒸氣機車。
1889年:清朝,台灣鐵路建設由台北延伸到新竹,全長106.7公里。
1891年:清朝,劉銘傳興建鐵路鐵路第一階段:台北—基隆鐵路完工。
1893年:清朝,第二個階段鐵路建設,至台北經桃園、中壢至新竹共78.1公里,完工通車。
1898年:日據,日本總督府繼續將台灣鐵路向南建設,完成縱貫線:自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稱,同時也完成台北-淡水支線、高雄-九曲堂支線。
1908年:日據,日本政府為了開發台灣資源,將鐵路由新竹延伸到高雄完成南北縱貫線。
1917年:日據,完成東部鐵路花蓮港-玉里全長87.1公里,歷時八年採用和糖業鐵路相通0.762軌距系統。因此可以和台東糖業公司原先所興建的玉里台東83.3公里糖業鐵路連軌。
1919年:日據,完成基隆-台北之間雙軌工程。
1922年:日據,完成海線鐵路:自竹南-後龍-大甲-清水-彰化,歷時三年。
1924年:日據,完成宜蘭線:自八堵-瑞芳-宜蘭-蘇澳歷時七年。
1926年:收購台東糖業公司原先所興建的玉里台東83.3公里糖業鐵路。完成“東線”鐵路,全長170.3公里,也在陸續完成完成台北-竹南,台南-高雄之間雙軌工程。
1927年:日據,收購電力公司建造水力發電廠而興建的產業鐵路成為集集支線。
1929年:日據,收購自台陽媒礦公司產業鐵路 成為平溪線。
1941年:日據,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鐵路遭受盟軍轟炸,軌道路線、場站設備受到嚴重破壞。
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波及部份鐵路員工,八堵車站建有紀念碑。
1948年:啟用大陸人才管理鐵路,省政府將台灣鐵路管理委員會改組成為台灣鐵路管理局。台鐵改組首任局長:郎鐘騋。
1949年:台灣鐵路第二任“局長”:莫衡,莫衡是鐵路專家,在大陸曾經擔任交通部主任秘書、隴海鐵路局長,是歷任局長在位最長的,共12年,1972年退休。
1949年:“對號特快”,是台灣鐵路史上最早的“特快車”
1950年:美援鐵路顧問進駐台灣
1951年:內彎線完工(27、9公里),台北高雄間,開行銘傳號、成功號列車。
1954年:九月分開行“飛快車”,北高之間五小時半。
1955年:飛快車開始進用飛快車小姐,在列車上服務,比照飛機空中服務員辦法,施以嚴格的服務訓練,免費供應茶水、報章雜誌、午餐供應排骨。開啟餐旅服務先河。
1956年:台北—高雄開行柴油飛快車。
1957年:神岡線完工 8.7公里,台北-桃園間完成自動閉塞行車號誌系統。開行對號特快車使用坐臥兩用座椅。
1958年:金門發生823炮戰,鐵路高雄港、神岡支線擔任重要補給運輸任務。
1959年:東勢線完工14.1 公里,八七水災大肚橋斷,山線鐵路遭受嚴重破壞。
1960年:啟用“中央控制行車制CTC”,該列車密度高、便利列車交會,節省人力,降低成本,動力柴油化,開始引GM進柴電機車。
1961年:台北—高雄開行觀光號特快車。
1963年:將“觀光號”加裝空調,這是台灣鐵路冷氣客車的開始。
1964年:海線竹南彰化完成啟用CTC行車號誌系統。
1965年:中和線完工6.5 公里
1966年:開行“光華號”,北高間四小時四十分更刷新了台鐵速度紀錄。
1967年:林口線完工6.5 公里
1968年:台灣鐵路與大專院校“建教合作”,培養鐵路人才,由鐵路提供學費,並發給學生生活津貼,成為鐵路現今高級幹部。
1970年:彰化-台南雙軌工程完工,台鐵開行了“莒光號”。
1972年:新建完成七堵駝峰調車場:以適應基隆港腹地狹小,選擇在七堵設定分類調車場,將基隆港基隆車站的貨物拖到七堵駝峰調車場重新編組,這是一種效率極高的調車場,調車機將貨車推到駝峰高點,再由塔台調度員控制,使車輛溜放進入分類車道,車道同時裝設自動減速裝置。
1974年:台中港線完工7.8 公里。
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完工,行駛EMU100自強號列車。
1980年:北迴鐵路完工,開行“冷氣對號”,初期附掛在莒光號的後面,又稱“莒興號”。
1982年:花蓮/年東(拓寬) 為1.067M,長162.2 公里。
1985年:南迴鐵路卑南-知本通車營運。
1989年:台北市鐵路地下化第一期工程完工通車。
1991年:購入第一批“EMU400通勤電車”。
1996年:購入“PP推拉式自強號”。

創建背景

簡介

台灣鐵路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劉巡撫劉銘傳所倡導,劉銘傳是眼光遠大,才識兼備的軍事政治家。早在清朝同治中葉便有人主張效法西洋,修築鐵路,但此建議一出立即遭到頑固保守的封建臣僚們的一致反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再無人提及。

社會背景

劉銘傳洞察鐵路對國防、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性,中法戰爭後,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便於1887年4月13日又一次奏請朝廷要在台修築鐵路。他實地考察了台灣島全境,從防務和商務的角度強調在台灣修造鐵路的重要性。劉銘傳的奏摺分析中肯,再加上當時已有津沽鐵路修築在先,國內形勢已非1880年前可比,因此,劉銘傳此次所請獲得朝廷批准,“旨準其開辦”。這樣劉銘傳修築鐵路的理想歷經7年的努力爭取,終於在台灣有了實現的機會。
劉銘傳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方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向壟斷的過渡時期,正向亞洲進行瘋狂的掠奪和侵略,中國首當其衝。他目睹外國侵略者對我國“欺凌挾制”,深切感到不富國強兵無以禦侮圖強。劉銘傳拿中國的貧弱與俄日的富強做比較,認為其中的不同點在於是否修造鐵路。當然,國家的強弱並不在於有無鐵路,這不是問題的根本,但劉銘傳把鐵路上升到這一高度來認識是難能可貴的,尤其將鐵路看做防範日俄入侵的“禦侮”措施,與同時代的政治家相比,其思想境界略勝一籌。如果說劉銘傳1880年上摺奏請修築鐵路是以“禦侮”為要義的話,那么1887年的奏請更傾向於“圖強”之所急需。從“圖強”的角度看,台灣歷來交通落後,對發展經濟很不利,只有修築鐵路,才是“富強至計”,因為“鐵路是國家命脈”,這才是時代賦予台灣發展的商機。

建設

台灣遠踞東南邊陲,兩岸隔海相望,島內居民大多是大陸沿海移民,他們在新的創業環境中更富有冒險與革新精神,而且台灣的商紳與海外聯繫較多,較早具備開放的觀念,與內陸居民相比,對新事物有著較強的適應性與接受能力,強烈的重商觀念促使他們不懈地追求物質財富的積累,使劉銘傳在台灣興築鐵路阻力較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