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玫瑰石

台灣玫瑰石

玫瑰石與台灣玉,並稱台灣礦石中的後與王。玫瑰石學名薔薇輝石,因不同的礦物質擠壓後石頭紋路出現紅黃等色系光澤,得名“玫瑰石”由於地形與地質關係,花蓮縣可說是“寶石的故鄉”。每當颱風過後,強勁的水瀑就會把各種玉石從山巔海角衝到溪畔、海邊。所以,在花蓮,颱風頗受一部分人歡迎,有時風未平、浪未靜,性急的尋寶隊伍就開始在灘頭、溪邊“危險作業”了,“風中尋寶”也算是花蓮一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玫瑰石
  • 學名:薔薇輝石
  • 晶系三斜晶系
  • 化學成分:矽酸錳
簡介,分類,產地,

簡介

玫瑰石系由原生富錳的深海沈積物或海底錳核,經造山運動之區域變質作用後,產生以薔薇輝石為主的岩石, 然後再經過退化變質作用所形成次生之菱錳礦、白雲石、方解岩石、綠泥石、石榴子石、石英...等,進而取代或充填於薔薇輝石中,另碳酸錳(菱錳礦)經過氧化作用後,則產生黑色氧化錳(黑錳礦、軟錳礦、褐錳礦等)賦存於薔薇輝石中。

分類

玫瑰石,學名:薔薇輝石,晶系:三斜晶系,屬矽酸鹽類輝石群,化學成分為矽酸錳(MnSiO3),摩氏硬度為5.5-6.5,比重為3.4-3.7。

台灣玫瑰石的產地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山區;奇萊主山立霧主山等之東側;中橫公路東段沿線亦有玫瑰石礦脈的出露;陶塞溪、瓦黑爾溪、慈恩溪等河床均有零星的轉石分布。不過,玩石朋友所樂意搜藏的玫瑰石,多是撿獲於三棧溪、木瓜溪和立霧溪三條河流的河床及其出海口的附近海岸。因為這三條河流出產的玫瑰石,無論是在顏色、光澤、紋路和圖景等方面均非常瑰麗突出,而且也各具特色。因此玩石界便以玫瑰石的產地將台灣玫瑰石分為三大類:
1、三棧溪玫瑰石:以深淺相間的玫瑰紅色為主,顏色艷麗鮮明,以色澤取勝。
2、木瓜溪玫瑰石:以圖景取勝,粉紅色間夾黑色斑紋構成之圖景,具有明暗
度及層次,似國畫山水,極具變化,以石中景色取勝。
3、立霧溪玫瑰石:多為塊狀紅褐色與黑色相間交錯的圖案。
除以上三大類主要類別以外,在台灣其他地區也會有零星玫瑰石的出產,不過產量很少,其圖案和紋路也無一定的特色,大都為粉紅色和棕色及雜夾黑色,少有精品。
台灣玫瑰石的產地幾乎是全集中在花蓮地區,所以說花蓮是玫瑰石的故鄉。早期花蓮的玫瑰石產量是相當可觀的,後來因為島內玩石的朋友逐年增加,結伴入山採集玫瑰石的人愈來愈多,以致石源日漸枯竭。據說在溪流源頭的深山,還可見到玫瑰石的露頭,但是交通不通,人跡罕至,根本無法採集。

產地

花蓮-系全台灣唯一出產玫瑰石的地方,又因其特殊的地質條件,造就了全世界最為瑰麗的玫瑰石,
不但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更為人們爭相搜藏的瑰寶,雖然世界上已發現多處玫瑰石礦區,但色彩及線條都不及花蓮的玫瑰石那么亮麗多變化。玫瑰石系由原生富錳的深海沈積物或海底錳核,經造山運動之區域變質作用後,產生以薔薇輝石為主的岩石,然後再經過退化變質作用所形成次生之菱錳礦、白雲石、方解岩石、綠泥石、石榴子石、石英...等,進而取代或充填於薔薇輝石中,另碳酸錳(菱錳礦)經過氧化作用後,則產生黑色氧化錳(黑錳礦、軟錳礦、褐錳礦等)賦存於薔薇輝石中。玫瑰石,學名:薔薇輝石,晶系:三斜晶系,屬矽酸鹽類輝石群,化學成分為矽酸錳(MnSiO3),摩氏硬度為5.5-6.5,比重為3.4-3.7。 玫瑰石成結晶者少見,一般多呈緻密或細粒瑰狀,並呈半透明至透明狀,又因其含有多種不同的礦物,加上氧化作用,因而產生豐富的色彩(淡紅、粉紅、玫瑰紅、棕色、褐色、黑色、灰色等),並呈現變化多端的景致,此乃深受人們喜愛著迷的原因。
玫瑰石因含有玫瑰(玫瑰、紅色寶石)般的色彩而得名,但易受氧化而呈現黑色二氧化錳,所以很難從原石的表面看出其內涵。早期玫瑰石的玩法是著重其紅度及色彩上的變化。如今,必須景色俱佳才是上品。玫瑰石在製作上有:原石研磨、噴砂、雕刻、切片及切薄後裝框等不同方式。也可作為印材或飾品等。台灣玫瑰石的產地多分布在中央山脈山區;奇萊主山、立霧主山等之東側;中橫公路東段沿線亦有玫瑰石礦脈的出露;陶塞溪、瓦黑爾溪、慈恩溪等河床均有零星的轉石分布。不過,玩石朋友所樂意搜藏的玫瑰石,多是撿獲於三棧溪、木瓜溪和立霧溪三條河流的河床及其出海口的附近海岸。因為這三條河流出產的玫瑰石,無論是在顏色、光澤、紋路和圖景等方面均非常瑰麗突出,而且也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