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榕

台灣榕

台灣榕,中藥名。為桑科植物台灣榕Ficus formosana Maxim.的全株。分布於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活血補血,催乳,止咳,祛風利濕,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產後或病後虛弱,乳汁不下,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背癰,乳癰,毒蛇咬傷,濕熱黃疸,急性腎炎,尿路感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台灣榕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蕁麻目
  • :桑科
  • :榕屬
  • :台灣榕
  • 分布區域: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長葉牛奶樹、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長葉牛乳樹、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檳榔、仙人桃。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微澀,性平。

功效

活血補血,催乳,止咳,祛風利濕,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月經不調,產後或病後虛弱,乳汁不下,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背癰,乳癰,毒蛇咬傷,濕熱黃疸,急性腎炎,尿路感染。

相關配伍

治毒蛇咬傷後昏迷不醒:台灣榕根皮、葉搗爛,沖入熱酒燜片刻,取藥酒灌服。(《廣西民族藥簡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忌吃酸辣食物。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灌木,高1.5-3米;小枝,葉柄,葉脈幼時疏被短柔毛;枝纖細,節短。葉膜質,倒披針形,長4-11厘米,寬1.5-3.5厘米,全緣或在中部以上有疏鈍齒裂,頂部漸尖,中部以下漸窄,至基部成狹楔形,乾後表面墨綠色,背面淡綠色,中脈不明顯。榕果單生葉腋,卵狀球形,直徑6-9毫米,成熟時綠帶紅色,頂部臍狀突起,基部收縮為纖細短柄,基生苞片3,邊緣齒狀,總梗長2-3毫米,纖細;雄花散生榕果內壁,有或無柄,花被片3-4,卵形,雄蕊2,稀為3,花葯長過花絲;癭花,花被片4-5,舟狀,子房球形,有柄,花柱短,側生;雌花,有柄或無柄,花被片4,花柱長,柱頭漏斗形。瘦果球形,光滑。花期4-7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曠野、路旁、溪邊。分布於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柔肝和脾,清熱利濕。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傷,急性腎炎,泌尿系統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